1945年之前挂掉的人,没有机会见证青霉素的普及和其对于人类预期寿命提高的重大贡献。有些技术发展,越过临界点之后的指数跃迁,无法以现在的逻辑理解 //
@猫采果
:看到有人说,年轻时候的体验和年老不一样,人老了很多事情做不了没意思,川大怎么看这句话
发达国家男性 (假设2020年出生) 大约百分之一的人寿命可以到102 岁,千分之一可以到 106岁,万分之一可以到 109岁。(根据日本厚生省数据,女性还要再加大约三岁)
但在美国亿万富翁 (流动资产超过一亿美元) 占人口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
人们是否有意识到媒体上鼓吹各种亿万富翁的励志故事,实际上概率比男性活到 109岁还要低,比活到 106岁的概率要低 90%,比活到 102岁要低 99%?
那么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盲目拼死拼活追求一个小概率的数字目标 (但实际上可以由央行随便印),但不到八十岁就认命的挂掉了,而无法见证参与后面三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是极为愚蠢极为短视?
不要说基因是长寿的主要原因,那是给自己懒惰不坚持健康习惯找借口。
但在美国亿万富翁 (流动资产超过一亿美元) 占人口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
人们是否有意识到媒体上鼓吹各种亿万富翁的励志故事,实际上概率比男性活到 109岁还要低,比活到 106岁的概率要低 90%,比活到 102岁要低 99%?
那么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盲目拼死拼活追求一个小概率的数字目标 (但实际上可以由央行随便印),但不到八十岁就认命的挂掉了,而无法见证参与后面三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是极为愚蠢极为短视?
不要说基因是长寿的主要原因,那是给自己懒惰不坚持健康习惯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