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七公片区开发
高端基建融资:片区开发,ABO/F-EPC,PPP,专项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嗨推  ·  做打粉团队,亏损了3个月! ·  昨天  
NoxInfluencer  ·  TikTok一月带货风云榜:小网红带货销量居 ... ·  14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华硕无畏 Pro 14 骁龙版 2025 ... ·  昨天  
嗨推  ·  还没进私域直播群的,快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七公片区开发

七公片区开发公众号在国内率先开展土地整治指标收入直补融资试点

七公片区开发  · 公众号  ·  · 2024-12-18 20:00

正文

◆◆
七公片区开发

◆◆

七公片区开发是基建融资领域遥遥领先的专业公众号。七公具有20年超1000亿元的政府基建项目筹融资经验, 专注于片区开发的顾问咨询和业务指导,尤其擅长搭建片区开发合规架构和融资路径 。七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咨询机构, 现已分布在全国十几个地区, 诚恳邀请咨询机构建立合伙人合作机制,并支持合作机构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服务。 本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经授权转载,转载请在文首放置如下公众号名片。

写在前面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文挥在2023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大投融资模式创新 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提案》,并且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提到存在“将围绕补充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以下简称“土地两项指标”)开展的投融资模式(七公估计是作为还款来源的)创新,认定为涉嫌违规举债”。

农发行有关土地指标涉嫌违规举债的信息,说明当前以土地指标作为项目收入来源融资的做法,可能已经被普遍认定为违规了。


一、提案捅破了哪层窗户纸?

(一) 垫资整治土地情况十分常见
在近几年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将土地指标收益作为社会资本投资人收入来源进而还款来源的情况十分常见。七公片区开发公众号在2022年开始进行的库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研工作中发现,在2020-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将土地指标收益作为社会资本投资人收入来源的情况,可能会占到土地整治项目个数的一半以上。

(二) 垫资整治土地是违规的

尽管有些省份出台的地方政策规定*明确叫停了这一做法,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尚未关注到有直接的禁令发布。再考虑到,总体上来说,土地整治单体项目规模很小,大多在2-3千万到2-3亿之间,占款期较短,可能被追究的概率不大。所以,七公片区开发公众号也没有将其正式界定为违规。

*注:广西资源、财政、农业三部门联合发布桂自然资发[2018]16号文《关于印发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明确社会投资补充耕地指标归属。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除自治区收储指标外的剩余指标所有权归属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不得通过任何形式将补充耕地指标的分成作为社会投资方的投资收益。社会投资方无权干预补充耕地指标的使用安排”。

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在这一方面肯定具有最丰富的经历和经验,农发行领导提到的“‘土地两项指标’开展的投融资模式(七公估计是作为还款来源的)创新,认定为涉嫌违规举债”的情况,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了: 即通过由社会资本垫资整治土地,验收完毕待指标交易获得收益后予以支付(甚至按比例分成)的做法,是违规的

二、土地整治违规源于风险分配环节

将“土地指标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做法,首先违反了不得分成财政收入的财经纪律,同时,承诺在获得指标收入后,在向投资人支付对价,甚至享受分成的做法,显然属于土地管理领域的“二级补一级”做法,典型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
这种行为,实质是在指标交易过程中,将风险安排给投资人承担,有收益政府则支付项目款项,没收益则政府不支付项目款项。但是,这不符合风险分配的一般原则。指标交易是发生在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易,社会投资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让投资人承担风险,是不恰当的。
土地指标交易收入,可以用于补贴农田改造等土地整治项目,且其指标交易风险应有地方政府承担。
交易结构的设计,也应在确定由地方政府承担指标交易风险且将收支纳入预算的前提下,更加侧重于合理地安排补贴时间,避免地方政府过早地承担支出责任,而不是将农田种植收入和指标收益的风险转嫁给社会投资人。


三、直补最终直接用户(农业企业)开始试点

(一) 交易结构主要思路
在风险分配的问题上,就是说由于指标交易,它局限于政府和政府之间交易,所以这个让投资人去承担是不合理的。
我们所能在技术创新上所做到的事情就是使地方政府的支出时限延后,第二是使农垦公司支付土地流转支出,相当于是把财政补贴转化成市场化经营性的性质了。
总体思路可以参照国家现在给予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就是符合条件的电动车,停车费减半,购置税减半,什么各种税都减半,这就是一种补贴到最终用户的办法。 鼓励使用高标准农田,就跟鼓励开电动车,鼓励引进人才是一样的。

(二) 交易结构核心要点
【合规前提】健康有效的投融资创新是,在交易结构的设计方面,首先的前提是确定由地方政府承担指标交易风险且将收支逐年纳入预算。

【支付条件】侧重于合理地安排补贴时间,在满足验收条件,土地整治工作完成后, 由农垦公司或其他主体作为土地实际最终用户,向投资人支付投资回报,获得规定年限以上高标准农田流转权利,并实际耕作土地获得土地提升后的收益;

【补贴直补】由地方政府向取得规定年限以上高标准农田流转权利的农垦公司或其他主体,分若干年支付规定补贴。而不应该依赖指标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的做法,这种做法很难改成合规路径。单位面积交易结构具体可参考下图:


(三) 操作注意事项

在直补办法的设计上 ,首先是要考虑支付补贴的前置条件,避免增加大量计划外的小额零星支付。

一是可以设置申请补贴的亩数下限,比如说一百亩以上等等。
二是也可以设置申请补贴的前置条件,比如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等等,就是要达到能够形成土地指标交易的那个条件。
其次是在补贴支付的时间上 要延后两三年,通过两三年的时间,要确定土壤等等达到标准,要考察申请人确属最终用户等等。客观上,要等那个土地指标转入收益回来,否则县里也没有钱。
在时间因素上必须设置一个延后的期限,比如说两年或者三年,这个是刚性不可突破的,否则贷款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属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再次是在制度设计上 ,做出建档立卡的相关安排,针对一块改造利用的盐碱地,不要造成补贴两次以上就可以了。

七公片区开发公众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土地整治指标收入直补试点工作,再一次实现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领域技术的遥遥领先。




除特殊说明外,文中数据来源于企业预警通APP

广告





















学习课程请添加课程顾问微信


微信号|aney_spring
公众号|七公片区开发
47, 14, 35, 115号文PPP新机制下,债务高风险区域的政府投资项目和平台公司举债融资受到严控,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模式不能够再为地方政府基建实现融资,只有按照2023年7月城中村改造会议的方针,由社会资本投资城中村改造的片区开发模式,才能应对局面,筹集资金和化解债务。

近期,七公片区开发公众号在千聊账号上已推出片区开发线上课(2022版)的基础上, 按照PPP后时代新机制的政策要求,因应 47, 14, 35等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 ,补充和更新了3小时新内容,率先合并推出了7.5小时的2024年升级版线上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