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卫视
梦想的力量,你我同在!东方卫视精彩内容抢先看,王牌综艺、精彩剧集、明星趣闻、有奖互动,独家倾力呈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WhatYouNeed  ·  在朋友圈发负能量,再也不用秒删了。 ·  4 天前  
品牌头版  ·  吴艳妮的“无裤风”,代言女王又被审判了 ·  3 天前  
品牌头版  ·  吴艳妮的“无裤风”,代言女王又被审判了 ·  3 天前  
字母榜  ·  直播间剧本,骗走爸妈血汗钱 ·  5 天前  
字母榜  ·  直播间剧本,骗走爸妈血汗钱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卫视

《新华社》点赞《诗书中华》:古诗文也成“网红”,综艺节目“黑马”能跑多远?

东方卫视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6-14 17:44

正文

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式的“家庭文化派对”,这样的综艺“清流”,正在变得更亲民、更接地气,一步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昨日新华社发稿以《古诗文也成“网红”,综艺节目“黑马”能跑多远?》为题,表扬了《诗书中华》等一系列传统文化类节目。


唐诗、宋词成了“网红”,论语、诗经也成了“网红”,2017年以来电视综艺生态环境为之一变。与古诗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一骑绝尘”,成为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激增的“黑马”。


在第23届上海电视节举办之际,《诗书中华》等多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成为业内焦点。网友追问:“这样好看的综艺‘黑马’,会变成“汗血宝马”吗?这样的节目能持之以恒吗?”



古诗古文节目走红,彼此会“撞脸”吗?


今年上海东方卫视推出了以42个家庭为主线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诗书中华》,节目播出以来,也得到大家的认可,收视不断上扬,两期破1,创下今年省级卫视文化节目收视最高纪录。前8期在周五晚黄金时段,成为继《奔跑吧》之外,收视最高的节目。


豆瓣网友“miss絮雨樊”认为该节目把传统古诗文与家庭、家风结合起来,是最大的创新。“和家人一起观战,也能‘温故而知新’。”



不过业内也有一些疑虑,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一下子多起来,会不会扎堆“撞脸”?


来自上海电视节相关论坛的一项统计显示,尽管《诗书中华》等节目网上网下走红,但与音乐歌舞类、搞笑模仿类、游戏竞技类、明星“晒娃”类的综艺节目相比,这种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仍处于弱势。今年1-5月,占据中央电视台及各省级卫视上星频道晚间黄金时段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仍不到5%,实属凤毛麟角。



“当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是多了,而是总量和基数长期偏少,一两档古诗古文节目红了,就有业内人士担心‘撞脸’,但实质上不是多了,而是以前太少了,我们需要源源不断增加供给。”东方卫视《诗书中华》总导演王昕轶坦言。


除了拼背诵、比记忆,还能“考”出新意吗?


有网友点赞目前以唐诗宋词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但也有观众担心,这类“拼背诵、比记忆”的节目,把年轻人引入死记硬背的误区。


“阅读、朗诵、背诵等,是了解和掌握古诗文的基础,这是入门门槛,其中不乏学习和应试技巧,但如果综艺节目长期停留在这个门槛上,显然会令大多数观众和网友无法过瘾。”参与《诗书中华》命题和学术顾问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笑一分析说。



《诗书中华》主持人之一、历史学者钱文忠认为,综艺节目应当摆脱简单的“比记忆”。从古文古诗的讲解中,更多的观众希望学到的是知识和礼仪,这都是传统文化留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所谓‘温故而知新’,‘新’这个字很重要。”钱文忠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胡中行则说,“背诵是根、理解是苗、创作是花、做人是果。”从电视画面看,选手在舞台上通过学识及才艺展示,最终被“考”出的是国民素质。



专家举例,比如《诗书中华》的“家庭赛制”,体现父子间相互扶持、兄弟间友爱关心,既比了知识面,又巧妙展示了普通人的家风、家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俞亮鑫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知识宝库,更是一座精神宝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类综艺节目的探索才刚起步,应当欢迎多种多样的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弘扬传统文化。”


综艺“清流”如何在网络视听时代行稳致远?


专家指出,电视和互联网都是20世纪的产物,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本身相比,网络视听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仍十分短暂,也缺乏经验可循。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普及基础文化知识“电视课堂”。21世纪初又有《百家讲坛》式的“电视讲座”兴盛一时。而今则出现了《诗书中华》式的“家庭文化派对”,这样的综艺“清流”,正在变得更亲民、更接地气,一步步走进寻常百姓家。



“古代诗词本身就融合了音乐的听觉艺术和绘画的视觉艺术,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文艺载体。对于网络视听时代而言,并非难以传播,而是更易传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说。


另一方面,专家也指出,从《百家讲坛》到“诗词大会”的变迁,恰恰证明了对观众填鸭式的灌输传播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最终应当归结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专业学者与普通大众之间,通过综艺节目实现了一种良性互动,这也是这股综艺“清流”今后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



前来参加上海电视节“中国电视节目自主创新高峰论坛”的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作为综艺节目制作播出的主平台、主渠道,将持续推出更多、更新颖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


源自:新华社


周六21:00

六个核桃《诗书中华》

诗文传家远 书香满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