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色彩是艺术的核心。
姹紫嫣红、镂金铺翠、浮翠流丹……一个个美好的形容是不是看起来就有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艺术,比如说,人民币就是离我们最近的艺术品之一。
当我们拿起一张人民币,最直接的感受可能就是她丰富的色彩了吧!
有时候,我们甚至会以某种颜色来指代某张钞券。
每一套人民币的色彩都各具特色,今天小藏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吧。
没错,每个你喜欢的颜色,人民币上都有哦!
首先咱们来说一说第一套人民币,我们都知道这套“人民币的开山鼻祖”的特色之一就是版别多,所以它的颜色也是很多的,有的甚至不太常见哦,比如灰绿、栗茶、茄紫绿……
不过,在颜色的使用方面,
每一张钞票的颜色不会超过三种,大多数更是只有一种颜色。
如
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的“红船”,
采用的是藕荷红
,
票面上,云彩的红色如同火烧云灼灼耀眼,“解放号”正扬帆起航,画面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第一套人民币以单纯色为主的色彩呈现方式也和其的诞生在特殊时期受种种条件所限有关。
第二套人民币也是“简约”的典范,想想最著名的“大黑拾”,再想想其他的版别,我们会发现,这套人民币纸币每一张都是单色。
第二套人民币1元券
我们来看看2元券上的宝塔山,雕刻技艺精湛,装饰花纹华丽,以蓝色系作为主色调,是该套人民币单纯之美的典范——
到了1962年,第三套人民币发行。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虽然简约依旧,但细节上可是满满的“小心机”,
比如,在局部采用不同颜色系进行组合。
第三套人民币1元券背面
装饰图案的多样化,搭配不同色系成为第三套人民币色彩的一个特点,同时,多以农作物元素作为装饰图案并搭配丰富的色彩,形成了绚丽的视觉效果。
如果说前三套人民币都是“简约风”,底纹设计也都较为简单,那么,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风格就有了较大的变化——
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给人以繁复艳丽的感觉,如第四套人民币的底纹设计出现了较为绚丽的图案,其中角票各种锦纹、花卉纹、几何纹,圆票中的民间剪纸等等,视觉效果非常出彩。
而我们最熟悉的第五套人民币,每一个券种均采用独立的色系,但在装饰元素选用了多种元素的组合,让人感到画面的丰富多彩。
用色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的效果。
人民币上的色彩语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
随着印钞工艺的不断发展,人民币上的颜色不仅呈现出视觉美、艺术美,还是非常重要的防伪元素。
通过凹版印刷的
油墨
在纸张上呈现出的是立体状态,干燥后用手触摸会有高低不平的感觉,
这种“
可以触摸的色彩
”是钞票之于其他一般印刷品的重要区别。
此外,
第五套人民币的光变面额数字也有着很强的防伪功能,看看这
视觉冲击力——
每一张人民币都是一张精美的艺术品,方寸之间的色彩选择,都凝结着设计人民币的艺术大师的智慧与心血。
人民币上的这些色彩,你喜欢吗?
当然,最后小藏也想袒露一下心声——
不论她是啥颜色,我对她始终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