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手
青手,任性捏大地;想装逼就装逼,景观儿童欢乐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多款AI产品投放超级碗广告,TikTok ... ·  昨天  
白鲸出海  ·  Le ... ·  昨天  
中油工程建设  ·  公司与大庆建设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3 天前  
阿里开发者  ·  微调碾压RAG?大模型意图识别工程化实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手

青手行旅 | 一个漫长的不可思议的古堡改造,告诉我们真正牛逼的设计师不是修旧如旧,而是有能力让建筑自我进化

青手  · 公众号  ·  · 2018-08-10 20:35

正文

青手导读


瑞士境内的一个孤独城堡 Castelgrande ,现在是贝林佐纳文化中心,建筑师 Aurelio Galfetti , 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看看这个漫长的不可思议的改造,告诉我们真正牛逼的设计师不是修旧如旧,而是有能力让建筑自我进化。


我们特邀青手好友汤汤发来第一手体验报告,零距离领略下孤独城堡的“虽由人作却鬼斧神工”的设计魅力~~~适合夏夜安静地慢慢阅读。






曾经遗世独立的孤独城堡

现在贝林佐纳的文化中心

Aurelio Galfetti X  Castelgrande


1

贝林佐纳,提契诺首府。


意大利马焦雷湖 Lago Maggiore 的北段,就已经是瑞士境内提契诺省 Ticino ,提挈诺河 Fiume Ticino 再往东北,就慢慢深入阿尔卑斯山脉了。

当你抬头,看到正前方一座大山做了屏障,那你八成就在贝林佐纳这块河谷地了。

往这一站,环顾四周,三座山头 (St. Gotthard、San Bernardino、Lukmanier) ,三条路,一条河,听书听多了,也就心领神会,估摸出这必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虽然是省城的首府,在我们眼里都是小,不到20平方公里,1.8万人口(2016年)。

说这里是南下进入意大利的钥匙孔,顺提契诺河而下,不就是马焦雷湖了么,可见这形容,一点也不错。



虽说是瑞士境内,但确是一副北意伦巴第大区的风貌。

石头房子散射阳光,干燥的风卷着热浪。




2

这里,是米兰公国的防线。


三座城堡 (Castelgrande、Castello di Montebello、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 塔防、长城在15世纪构成了坚不可摧的壁垒。


图片来源:ausflugsziele.ch


遗址群也在2000年被UNESCO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3

最初的最初,在罗马人以前


八十年代的挖掘工作,表面公元前5500年这里就有人类定居。

公元4世纪,出现了第一个防御工事。

公元14世纪,大城堡的拉丁语名字Castel Magnum第一次出现。

在我们这个时代,城堡进行大规模修复。


Bellinzona,John Ruskin  (1819–1900)

Pencil, watercolour and bodycolour on blue-grey paper,

31.2 x 51.3 cm,1858


4

一眼千年。


主街上走着,职业病自然又犯,被两旁座椅、耐候钢雨水篦和垃圾桶吸引,巷口转角同材质的艺术雕塑又猛地障目,隔三米距离又是系列的S曲线自行车架。



边锁车边感叹,小城的景观公共设施很到位,猛然抬头,发现Castelgrande就在正前方,那种无意一瞥,又猛然撞击心脏的感觉,大概是忘不了的了。



开阔的城市广场三边下沉两个踏步,都有无障碍开口,四个角是四个素砼地下停车场人行出入口,配有电梯和停车自助打票机。



顺墙根,看着地上V字形的防御墙阴影,就能找到入口,不需要任何文字、标志的引导。

混凝土结构支撑起第一个门洞,前面巨大通高的钥匙孔形状隧道里,悠悠暗暗,晃着两个黄色的眼睛。


且等一等,做一下心理建设再进去。

回头看。



原来是城墙另一边,和旁边建筑的夹角里是个迷人的石墩水景,和城墙配一脸。



倒着走回去,原来是这么个流线,一开始真是被城堡吸住了,全不见广场旁边的这个彩蛋。



岩石被掏空,像四十大盗藏宝的秘密山洞。混凝土结构支起的入口,武装到每一个细节。



1989年建筑混凝土大奖。



从狭窄幽暗的通道开始就是一个异度空间的体验,黑暗里涌出的阵阵凉风,对未知的好奇。

高耸的顶部空间逐渐降低,在道路尽头达到安全的心理高度。



进入电梯厅,空间瞬间又拔高。这是一个圆厅,空间束起,止与方井。

照明除了两部电梯上方的壁灯,就是座椅下面的灯带。天井提供的天光很远,只是心里暗示。



两侧变形的门洞是楼梯入口,第一跑几乎没有照明,到第一级平台两侧楼梯合并,进入天井。



进入天井后的旋转梯有天光及人工照明补充。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混凝土结构与岩壁的交接。



电梯、楼梯一个指示牌都没有,电梯里也只有上下两个按钮,你不需要知道你要去哪里,因为路就会带你去那里。


拾级而上,看到天光的一刹,又是另一个高潮。


什么叫先抑后扬,大概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

混凝土山墙嵌在城墙里,上部有拗口,在我看,是再现长城V字形布防墙垛,4*6的方形凹凸也是从混凝土墙内嵌灯具,到博物馆窗洞开口,一以贯之的符号语言。



电梯井侧面的检修楼梯。



南入口标高做了下沉,一开始并看不见风吹草甸,慢慢上去,城堡南庭的景致才铺陈开来。



心思巧妙的圆形入口空间,极具形式感,又满足无障碍,成为儿童游戏的场所。



对面山上的两座城堡遥遥相望。

南侧一圈房子是原来的机械库,现在是博物馆、餐厅和洗手间。

入口立面没有窗,雨棚下的灰空间又被小门分割。



挑高四层的中庭,博物馆和餐厅两个功能区分左右,入口又出现了一致的语汇。



中庭立面开穿全在正面墙体,弧形轻质顶棚吊挂,采光极好。



另一个黑洞洞入口可以上城墙。



墙外有一汪水,远不止从上面看到的这么美。



圣米歇尔礼拜堂的基础被保留,也是历史记忆,也是南庭里的一个几何符号。



白塔Torre Bianca,是开放式暸望塔。

现存的这类塔楼或钟楼多半是逼仄的旋转石梯或木梯,而这个塔身完全被掏空,立 钢柱,加钢楼梯、钢筋网做防护及扶手用。

瘦、漏、透,古代塔楼空间的压迫和幽闭感全无,降低了爬楼的晕眩感,不需要补充照明。

理性与结构之美尽显。



最上层为了最大释放游客瞭望空间,楼梯改为居中并采用面积最小的围绕中柱旋转梯。



城市像河,涌进两侧山谷,一边是Lukmanier一边是San Bernardino。



城市在脚下,城堡入口广场占据了一个街区。



南庭,一树、一圆、一方,还有前文提到的小礼拜堂的基础轮廓,在对话。



西庭,城墙一路延伸去了另一个山上的城堡。



出南庭,穿西庭到北庭,一切都被消防车道连接,车道点、线、面结合的做法,本身也值得一看,磨损缺角的混凝土在这里适得其所,就像这长在岩石上的石头堡一样,找不到分界。



回头,又回头。


本以为在白塔上洞察了底下的一切,知道了石墙后面是石头、是池水。可穿过第二道石墙到了北庭,脑子里平面图全不见了。



身手还算敏捷,于是上蹿下跳,绕池一周,以表喜爱。



从塔顶看的是水,在水边看的是山。

这雄浑之气,像提契诺的阿尔卑斯。



这池水缠在山石腰间,绵软滑腻的绿藻,像美人,勾人魂魄。


背着光,又是另一张冷峻的脸。



有赤足体验。



有长凳阴凉。



草甸里凸起的岩石气定神闲,他们才是这里的土生土长的人,一眼看不尽的是时间。



沿消防车道下行,可以回到南入口的下方。看不过瘾,重新往上,一面是另一家餐厅,另一边又可以回到迷人的圆形入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