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团中央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团中央权益部

12355自护学堂|寒假来了!儿童假期防疫指南,得人手一份~

团中央权益部  · 公众号  ·  · 2021-01-26 23:48

正文



导读

寒假来了,但多地疫情反复加上冬季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儿童作为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自主防护能力低,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防护工作呢?我们为你整理出一套“全方面儿童防疫指南”。



居家防护篇





孩子的防护以被动防护为主

居室保持清洁, 每日定时通风 。家中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


家长 不要亲吻孩子 ,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

孩子的物品、玩具 定期消毒




尽量避免带孩子出门


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儿童游乐场所等;不可避免要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 保持安全距离 (1~2米以上)。

与人接触时,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或近距离对儿童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少去医院

疫情期间建议推迟或取消常规的儿童保健健康检查, 尽量避免去医院 。若孩子患有慢性病,复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医师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不可擅自做主。

如果医生可以通过线上形式和家长沟通,做好患儿疾病的监测、疗效判定并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可以减少到医院就诊的次数。

但如果病情不允许,或出现变化甚至恶化,则应及时就诊。就诊时,患儿和家长均应做好防护, 全程戴好口罩 。可就近进行一些必要项目检查,将检查结果通过线上途径发给主治医生,以指导接下来的治疗。




家长或照护者及儿童都应勤洗手

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 洗手后才能抱孩子

教育或帮助孩子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喷嚏、接触过唾液和分泌物之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如要咳嗽或打喷嚏,应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有盖的垃圾箱,用流动的清水认真洗手。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可以用弯曲的手肘掩护,然后认真清洗手臂。




增强儿童抵抗力

保持孩子 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选择开阔的公园等地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居家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儿童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

外出防护篇





戴口罩

对以自我防护和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的孩子而言,在医院、密闭空间、人流密集的场所等, 均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在人口密度不高的通风空间,可不戴口罩。


佩戴口罩前,应先查看其是否在效期内,所有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都有时效。此外,应洗手后再佩戴口罩, 建议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

如果孩子不喜欢戴口罩怎么办?

首先,家长应购买适合孩子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这些口罩可能会有一些花纹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告知孩子为什么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佩戴时帮孩子调整好口罩位置,减少其抵触心理。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通过角色扮演、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跟孩子对着镜子一起戴,刚开始不要着急,可以反复多试几次,让孩子减轻对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

如果孩子实在无法戴口罩,就只能尽量待在家中,减少出门。




携带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用来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纸巾应包好并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

外出中不方便流水洗手时,咳嗽、打喷嚏、给孩子擦鼻涕后家长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婴幼儿应该使用婴幼儿专用湿巾。




戴手套

外出时可戴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湿的手套;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教育孩子外出时不要到处乱摸,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归家后及时清洗消毒

外出回家后,应先脱衣服换鞋,然后认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

外出时穿戴的衣物、手套和携带的物品,如怀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如去发热门诊就诊),应及时清洁消毒。

饮食篇





注意饮食卫生

肉蛋充分煮熟,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开。

家长在处理生食及熟食之间要认真洗手,做好饭菜洗完手再去接触孩子。

使用餐具时,最好每人单独使用碗筷,用公筷分餐制;每顿饭后仔细清洗餐具,建议蒸锅开锅后,蒸十分钟。

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包括不用嘴吹凉食物),不跟孩子共用餐具。





均衡营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