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大海邮币社”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 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一说到这个日子,
人们想到的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理发
北方过年有风俗,正月不剃头,生长了一个月的头发必须得在龙抬头日剃掉。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但是今年情况特殊
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少出门
出了门也别聚堆
尤其理发店是相对密闭的小环境
病毒传播风险更高
不过,要是实在头发长得
刘海盖过睫毛
打卷超过金毛
干枯胜过刷碗丝瓜
杂乱赛过阳台拖把
非理不可
那么这则二月二理发指南
你或许用得着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已经练成了
自行理发的新技能
小金为您点个赞
在二月二这一天
我们还是要以“币”为载体
今日“龙抬头”
“币”有好兆头
“二月二”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民间将这一天称为“龙头节”
又名“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
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人们迎龙求雨祈丰收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
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不仅是祥瑞之物
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南方“二月二”祭社习俗,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
社日举行的演艺赛会,为酬神求福,要演“社戏”,又称“土地戏”。宋代陆游《稽山行》说:“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农村中春秋社戏,通常在庙台或临时搭建的野台上演出。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
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江上初逢社燕归,青春二月色犹微。
茸茸屐底草烟合,冉冉樽边花雾飞。
蹭蹬容图双鬓改,苍茫乐事寸心违。
紫丝结鞚谁家子,马跃东风试薄衣。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古人相信青龙抬头是祥瑞之兆
让我们在这一天为中国祈福
抬头,春在前方
部分内容来自人民日报微信、新华网等
编辑 | 小金
2020年还有
武夷山纪念币
和
冬奥币
可以在银行
等额预约兑换哦
关注我!不错过哦!
阅读后顺便点
右下方
【
在看】
往期文章回顾
(点击可以阅读)
-
人与人走得太近,是场灾难
-
第一套人民币最新报价
-
第二套人民币最新报价
-
第三套人民币最新报价
-
第四套人民币最新报价
-
99版人民币最新报价
-
回顾:2019年纪念钞综述
-
回顾:2019年连体钞行情综述
-
回顾:2019年磁卡行情综述
-
深度分析:从2020年邮票发行计划看投资机会
-
刚去银行兑换的新版人民币有收藏价值吗?
-
谁是“下一枚泰山币”?!要盯着年底的这个公告看!
-
【高清图】继续揭秘泰山币细节
-
最受收藏家追捧的,民国纪念币大涨!
-
定了,2020年计划发行三枚纪念币!解读!
-
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
-
千股跌停,钱币圈受重创!鼠币、泰山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