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铁六局
行稳致远 继续前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用泡沫盖房子真是头一回见! ·  16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deepseek】爆火,deep相关单词 ... ·  昨天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39话详细情报丨贾巴头上有“火焰” ... ·  2 天前  
一条漫画  ·  过年就这样贴对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铁六局

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丨民心所向,六局所往

中铁六局  · 公众号  ·  · 2024-10-03 06:00

正文

导 语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阔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铁六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为己任,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庆之际,中铁六局微信公众号推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题报道,全景式展现中铁六局服务民生,助力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通,百业兴,道路不畅,商贸不旺”,这些朴素的俗语,饱含着群众对交通畅通的渴望。有的农村地处“山路十八弯”,进山不易,出山更难;一些乡村守着“金饭碗”饿肚子,水果满枝却没有销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公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急国家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是央企的初心与责任。

▲大凉山的孩子们走在中铁六局修建的新路上

大别山区、云贵高原、秦巴山区、大兴安岭、雪域高原……曾经山高路远、闭塞落后的地区,如今经济民生因交通发展而焕发生机。路,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修好一条路,就能带动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门路。 修一条老百姓所盼所依的路,是中铁六局始终放在心头的责任。

万山挡不住,凉山致富路。

大凉山腹地,曾经交通闭塞、地瘠人贫。新中国成立后,75年沧海桑田,今日凉山大地,新居新寨错落有致,硬化道路通村入户,彝族群众安居乐业。

作为脱贫任务最重的“三区三州”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脱贫攻坚事关全国脱贫攻坚大局。 2020年6月30日,由中铁六局天津公司承建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最后一条扶贫道路——川兴镇丁字坡段至拉克村道路工程建设完成。

川兴镇丁字坡段至拉克村道路原貌


凉山72%的面积为高山地貌, 短短20公里扶贫路跨越海拔高差达到1000米, 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导致交通发展极其缓慢。 心系群众所盼, 中铁六局建设者们仅用40天,建成了这条彝族群众盼望了几十年的致富路、幸福路。建设者的辛苦和奉献,彝族群众看在眼里,记挂在心里。

▲中铁六局建设者与当地彝族百姓合影留念

“你们帮我们修路,这钱我坚决不能要!”

一次施工材料运输中,建设者的车辆不小心压死了一只鸡,司机小陈特意找到鸡的主人,送上赔偿。 得知小陈是中铁六局建设者,彝族兄弟说什么也不要。

“以前路难走,家里的鸡卖不出去,30个鸡蛋拿到镇子里就变成了20个,颠簸的土路让鸡蛋都碎了,日子难,挣钱也没路子。 等着路修好了,我家就可以养更多的鸡去卖,那样生活就会慢慢好起来了,一只鸡算什么。

参建过数不清的高铁、特大桥、地铁、高速公路,但这短短20公里的道路和彝族兄弟的期盼,让中铁六局建设者感觉心里沉甸甸的,这条路,承载了大凉山深处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当地彝族群众邀请建设者一起过端午

修一条路,让孩子们走出大山。

在修路的过程中,中铁六局建设者们总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虽然家在远方,但家里的孩子也是同样的年纪。上学的路上,看到老师带着孩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行走,建设者们就会停下来车带他们一程。

路,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通向大山外的世界的大门。 技术员卢天龙遇到两个奔跑嬉戏的孩子,得知他们是来修路的建设者,孩子忽然停下脚步,举起小手对着他们敬了一个礼,亮晶晶的眼里充满了希望。 那一瞬间,卢天龙摁下了快门,将这张照片珍藏在手机相册里,也正是这张照片让他甘愿将婚期一拖再拖,早一天将这条路打通,这些孩子们就能更早一天看到山那头的世界。

这是一条扶贫路,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大道。

2022年8月26日,全长190公里的玉楚高速公路正式全线通车,宛如一条玉带镶嵌于滇中山水之间,连接起玉溪、昆明、楚雄3个州县,中铁六局建设者用这条康庄大道,为沿线百姓搭建起一条致富路。

▲玉楚高速田房2号桥

中铁六局建设者用这条康庄大道, 穿深谷,跨大河, 为双柏县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有了路,就有了市场,农产品不愁销路,好东西也能卖上个好价钱, “山货进城、城货下乡”, 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起来,老乡们富起来了。

“我们当地的农户种植的品种可不少,豌豆、玉米、番茄、辣椒,品质好价格低,以前运输成本高,本地市场小,农特产品销量低,现在高速路修到家门口,采、卖、运一条线,每天都忙着发货。”妥甸镇农特产品经销商王家祥激动地说。“直达农户、直上高速、直供市场”的方式,让当地名优土特产通过玉楚高速畅销远方,路子活起来,群众的日子富起来了。

小康不小康,村路算一桩。

农村公路,如同细微的“毛细血管”,连接起农村与城市,打通了贫瘠与振兴。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原来的土路几十年了, 进了村坑坑洼洼,绕田绕屋绕泥塘, 看着就在眼前,走起来来回绕,腿脚不方便的要耗个半把小时。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烔炀镇山昂村的李老汉讲到,“下雨天, 什么车都陷,什么也别想运出去。 几村之间尽是坑坑洼洼的“盲肠路”“瓶颈路”,村民们苦不堪言。

巢湖指栏路

2021年5月31日,中铁六局呼和公司承建的巢湖市农村道路项目四条道路主体工程全部贯通, 惠及周边5个乡镇约16万群众,沿线村镇的商品、物资、生产资料在这里进出,镇村路网等级得以大幅提升,一条条农村公路像充满活力的“毛细血管”,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肌体”贡献着源源动能。

四条农村公路,是沿线村镇群众翘首以盼的“民生路”,更是党在基层凝聚民心,为民造福的“幸福路”。 “通了路,感觉人气儿都旺了,天天都去走亲戚。 ”巢湖村村民张大娘的娘家在相距近30公里的颜岗村,藏不住的幸福在脸上蔓延开来。 “路好走了,这村子就‘活’了,感谢中铁六局的小伙子们”。

▲修建后的道路不再"绕田而行“

踏平坎坷成大道,一个脚窝一首歌。 经历过国家各项重大工程历练的中铁六局全体参建人员,看着亲手铺就的路路通、村村通,和惠及千家万户的笑脸,心里比蜜还甜。

天路通南北,万水千山告别“道阻且长”。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各类物资运输全靠人背畜驮。75年来 ,一条条进藏“天路”为西藏增添了人气和经济活力。

“风沙大没有决心大,紫外线强没有意志强”,中铁六局丰桥公司项目部标语醒目。 忠材山隧道,位于拉萨市,长约0.83公里,路线总长约1.91公里, 身处平均海拔3600米的高原,面对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 丰桥公司建设者们经过370个昼夜连续奋战,于2021年5月4日实现双线顺利贯通, 打通了这条“世界之巅”上的隧道。

▲拉萨 忠材山隧道

有效施工期短、用工多,建设中带动了更多农牧民务工就业。 20岁的旦增索朗来自山南市浪卡子县多却乡,他和工友们忙着搅拌水泥、整理石块。 “在这儿干活一天收入230元,还包吃包住,我们20多人全是山南老乡。 这几年西藏工程多,我们打工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广。

▲藏族群众为建设者献哈达

60岁的仁青曾感慨万分,他在尼木县麻江乡经营器械修理生意15年,“以前从村到县城要2个小时,一天最多得修700多辆摩托车。”他说,“现在40分钟就能到,很多村民经常去县城和拉萨卖牦牛肉和酥油,日子越过越好,感谢党,感谢修路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021年12月31日,四川宜宾至云南彝良高速公路通车。这条高速由川入滇,穿越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一路向上爬升,建设环境复杂、安全风险极高。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承建段全长19.5公里,是全线地质环境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

▲宜彝高 速四方碑沟特大桥


“120公里的路程,3个多小时车程才到达施工现场,一下子就体会到乌蒙山区的‘蜀道之难’,还有这里真真切切的贫困”。中铁六局建设者第一天来到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低矮潮湿的木质结构房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