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哪吒2进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前二#】据 ... ·  13 小时前  
创业邦  ·  中国火锅,沸腾海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姚明,会成为下一个邓亚萍吗?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26 11:05

正文


作者|浮   萍
编辑|李春晖


姚明当选篮协主席,几乎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决定。


对于篮球运动,曾经是顶尖运动员的姚明最有发言权;对于篮球改革,少壮派姚明精力和勇气都值得期待;对于篮球商业化变现,姚明称第二,可能没有人敢称第一。

这些判断的依据都来自姚明一路来的表现:从运动员到大鲨鱼球队老板,从投资人到基金合伙人,智商情商双高的姚明节奏精准。

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姚明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做个纯粹的商人,接手篮协,就意味着从此开始 踏上仕途

按照规矩, 篮协主席应该是副部级待遇, 即使没有实权+去行政化,主席永远都是主席。

在欢庆的背后,硬糖君更加看到摆在姚明面前的,是一个如何与体制相处的艰难博弈。在体制内篮协主席的座位上,能够推行什么样的改革,改革能见几分成效,成为悬在姚明头上的一把利剑。

他的表现尚待观察,但他的前辈邓亚萍却给他提供了一个警醒的案例。 “败光”国家20亿的争议,恐怕会成为邓亚萍人生履历的最大败笔。但愿姚明不要走邓亚萍这条路。

“我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如春晚对我的改变” ,这是2014年凭借“开门办春晚”走马上任春晚总导演的冯小刚最无奈的一句话。而对于姚明能带来的改变,期待越高,最后的失落感可能就会越大。

姚明或晋升部级官员,但恐无实权

姚明的真正当选,意味着他从此以后也是有身份、有级别的人了。

在我国的特殊体制下,篮管中心名义上是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但实际上直属总局的领导,是体育总局直接负责篮球项目的管理部门,是一个 实实在在的事业单位 ,领导都是有级别划分的。


按照惯常规矩,篮协主席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兼任,国家体育总局是一个正部级的事业单位,副局长就属于副部级待遇。目前资料可查的篮协主席于再清,就曾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兼任篮协主席,享受副部级待遇。

篮球协会是一个正厅级的单位,向上升一级配一个副部级领导,管理起来也很方便,这在足协、羽协等单但项目机构里很普遍,现任的足协主席蔡振华就是享受副部级干部待遇。

但是篮协似乎没有多少实权, 因为还有一个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存在。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和篮协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例如曾经篮球界最有实权的信兰成,身兼篮协副主席和篮管中心的主任两职。

篮管中心实际上就是政府安排在篮协里的实权部门,篮管中心主任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体育方针政策,统一组织、指导全国篮球运动项目的发展,推动项目的普及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运动项目的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

虽然现在体育领域推行去行政化改革, 姚明的当选也被认为是这一波改革的急先锋, 但是这些既定的规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打破的。

篮球商业化,30亿身家的姚明合适!

为什么这次当选的是姚明,答案似乎不用细想,连高中生都知道:姚明智商情商双高,不仅是出色的运动员,也是出色的生意人。

关于姚明是出色的运动员这一条不用多说,姚明对于中国篮球的贡献至今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姚明在做运动员的时候,就开始经营一些副业。 比如在美国开姚餐厅,比如作为姚明的资产管理团队,从2005年开始,姚之队已经陆续投资项目,如今姚明团队已经是黄杉基金、弘远基金等多个投资机构的操盘手。

有人说姚明凭借这一系列金融操作,加上之前运动员的积累,有人说他的个人身家达到22亿,也有人说30亿,但是毫无疑问, 他已成为史上最成功转型的运动员之一。


他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利用自己的个人品牌。2009年,姚明用 2000 万人民币收购了上海大鲨鱼俱乐部,事后这2000万元的资本并不是姚明出的,是由美国著名企业韦德公司的在华分支机构出的。

连早期的姚餐厅、姚基金等项目上, 姚明都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很多都是他利用姚明个人品牌,对外募集而来,姚明的智商不得不服。

拥有这样的经历,姚明的当选就不会太突兀。对于体育总局来说,与其说是利用姚明的名气来提升篮协的知名度,不如说是借助他的商业头脑提高CBA的市场化推广工作,促进篮球体育产业的发展。

姚明会是第二个邓亚萍吗?

姚明的当选值得庆贺,但姚明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力量要与体制扳手腕,难度可想而知。

远的不说,就拿篮协的“亲密战友”足协来说,喊了这么多年的改革,领导换了一茬茬,人也抓了,责也问了,想尽了办法仍然不能扭转半点局面。

所以外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姚明是进了一个坑,很可能成为第二个邓亚萍。

姚明和邓亚萍虽然身高上有巨大差异,但两人的经历有太多的相似性:同样都是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级的专业运动员,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同样智商情商双高,利用运动员时期积累的资源打拼发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