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后,不少家长都反馈,孩子经常看手机看电脑,近视又加重了,开学看黑板明显模糊了许多。
复
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的王主任向我们介绍:
“
学生熬夜看书、年轻人长期看电子屏幕,青少年视力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中老年人也常常面临视力退化的问题。
造成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是用眼姿势不当,二是用眼时间过长。
”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突然抬头,觉得视线模糊、眼睛干涩。
是我们的近视加深了吗?
其实,如果保持用眼姿势正确,距离得当,看手机电脑对近视的影响并不大。
之所以视线突然模糊,是
因为过度用眼,造成睫状肌的僵直痉挛、无法放松,所以当抬头看远处时,会有近视加深的现象,称为“假性近视”。
王主任介绍:“开学后眼科患者增多,很多中小学生都是假性近视,主要表现为视力水平忽高忽低,对有远处的东西有时看的清,有时又看不清。”
经过休息或应用
阿托品眼药水
,假性近视能够得以缓解或消除。
但如果仍然继续近距离用眼,将促使眼球前后轴拉长,形成真的近视。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可以避免近视,那是否意味着可以长期看电子屏幕呢?
其实,电脑、手机屏幕发出的短波蓝光,才是
危害
眼睛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短波蓝光
具有极高能量,
如果不经过滤,长期直接照射视网膜,会导致视网膜上皮细胞衰亡,不能给人眼的光敏感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
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慢性损伤,导致视网膜退化,是引发和加剧视网膜色素变性及黄斑病变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在人类视网膜上的黄斑点有大量的叶黄素聚集,
叶黄素作为黄斑的主要必需元素,可以过滤高能蓝光,保护眼睛免受氧化及高能量光线伤害。
另外,
人到45岁以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RMD),是成为永远失明的第一原因。
在美国,有1300万人患ARMD症状,估计120万人因这种疾病陷于视觉障碍。
因黄斑变性导致的永久失明,比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性视网膜病变这三种常见病致盲人数总和还要多。
多项研究表明,充足的叶黄素摄入,可以一定程度预防黄斑变性的发生。
叶黄素只能靠食物获取,人体无法合成。
1994年,美国将叶黄素列入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之后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也先后给出摄入标准,建议成人每日叶黄素摄入量为60—100mg。
中国人每日叶黄素的摄入量相对偏低,
主要是我们的饮食结构造成的。深绿色的植物中,叶黄素含量较高,如菠菜、西兰花、甘蓝、猕猴桃、蓝莓等。
其中,
菠菜的叶黄素含量非常高,每100g熟菠菜的叶黄素含量达到了11mg,是胡萝卜的44倍。
所以,杏仁医生建议您,
如果您看电脑、手机的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可以适当多吃菠菜等深绿色蔬菜食补,每隔20分钟看看远处放松眼睛,不必过分补充。
而对于以下特定人群,建议根据情况选择人工提纯的叶黄素护眼片作为膳食补充:
一方面,在外上班或者做生意,饮食不规律,别说多吃深绿色蔬菜补充叶黄素,有时连饭都不能按时吃。另一方面,在外工作的人群,特别是办公室白领,是用眼过度的重灾区。
白天上班看电脑屏幕,晚上玩手机舍不得睡觉,
每天对着电子屏幕的时间经常超过8个小时,蓝光对眼睛的损伤非常明显。
一项省会以上城市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年轻人有过早晨起床眼睛干涩发痒、眼睑呆滞沉重的情况。
特别是有过眼睛充血、流泪等不适症状的人,可以考虑额外补充叶黄素,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伤。
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有手机,再加上经常熬夜看书,十年寒窗下来,眼镜镜片也变得越来越厚。叶黄素可以防止眼睛退化,预防近视带来的积水、飞蚊症等后遗症。
需要注意的是,
12岁以下儿童在日常饮食中通常可以摄取足够的叶黄素,无需额外补充。
如果眼睛出现不适,想要预防老化和近视,可以考虑以蓝莓花青素为主的儿童款护眼产品。
前面提到,黄斑变性是45岁以上人群常见的视力疾病。
有些人年轻时视力很好,到了中年反而视力变差了,究竟是不是黄斑变性呢?
早期的黄斑变性,眼睛的中央位置视力会有所下降,但眼底的改变却不明显。
这类疾病以预防为主,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叶黄素,如果觉得视力下降明显,建议咨询正规医院专业的医生。
杏仁医生提示您:护眼是个长期预防的过程,使用人工提纯的叶黄素护眼片时,要按照建议一日一次,一次一片,不提倡因为眼部不适大量使用哦。
本次团购的
叶黄素护眼片
,6
月份我们已经开团过一次,但很快就断货了,今天终于又开团啦!
来自由网球世界冠军李娜代言的澳洲知名大品牌
blackmores护眼片,不仅含有叶黄素,还因特别添加了DHA和EPA成了全球护眼片中的明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