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基金报
关注中国基金报,即时获取深度理财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刚刚,阿里否认!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比亚迪大动作!概念股一度暴涨55%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盘中跳水!原因找到了!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国家超算互联网、华为AI平台宣布:接入!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知名巨头官宣:解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基金报

295家,1900亿元!刘强东夫妇悄悄在做这些事

中国基金报  · 公众号  · 基金  · 2020-09-04 00:18

正文


京东旗下达达集团完成分拆上市,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等嫡系企业估值数百亿乃至千亿元以上,加上京东战略投资13年,涉及的近300家公司中,92家处于D轮后的陆续收割阶段,再造一个“新京东”逐渐清晰。

刘强东家族的理财,主要通过控制的3家机构实现,目前投资还在试水阶段,升值更大空间将寄希望于专业PE打理。变数或在于章泽天,她能否在家族投资乃至京东系管理中承担重要作用?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鲍有斌


01

京东的隐秘战线:10年1900亿元,投资295家公司


截至8月31日, 京东(JD.O,09618.HK) 在二季度利好财报推动下,股价上涨至78.64美元/ADS,相对2014年IPO时19美元/ADS的发行价,累计上涨314%,和另两大电商平台股价相比,基本打平阿里巴巴(涨316%),略低于拼多多(368%)。


在另一条隐秘战线上,京东继续向前。 2020年8月12日,京东战略投资见福便利店。8月14日,京东物流以30亿元战略投资跨越速运,实现控股,共持股55%。


这只是京东在过去十几年投资的缩影。京东2007年开始就对外投资,从2011年至2020年上半年,京东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总计为1909亿元。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京东IPO前的2011-2013年,投资总额约67亿元;2014年后,每年投资总额基本维持在百亿元以上,2016年达到巅峰,约为483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投资净额为234亿元(图1)。 这显示,京东登陆资本市场,除拉动创业者个人财富暴涨外,对品牌价值提升,融资通道打开,无论是进行市场扩张,还是股权投资,都至关重要。


据IT桔子统计,截至2020年8月31日,京东共投资295家公司,在国内互联网七雄中,超过百度(262家)、美团(68家)、网易(62家)、拼多多,但低于腾讯(753家)、阿里巴巴(530家),数量位居第三(表1)。清科评选的2019年中国战略投资者/CVC10强中,京东和腾讯、阿里、蚂蚁金服、字节跳动等均榜上有名。



京东投资的295家公司,按照地区分布,前三是北京(113家)、上海(64家)和广东(44家)。北京是国内人才高地,创业公司密集;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而广东则是国内经济最强省,民营经济发达,京东在上述三个地区共投资221家公司,占总投资数近3/4。


按照投资轮次,从种子轮,一直到收购轮,京东都有涉猎;A轮最多(77家),其次是天使轮(60家),战略投资轮(45家)。D轮及以后投资项目中,D轮(13家)、E轮(2家),F轮(包括Pre-IPO,2家),IPO后(11家),收购轮(18家),加上战略投资轮,共92家。

数据来源:IT桔子,新财富整理(截至2020年8月31日)


分行业看,京东在电子商务板块的投资最多(43家),这应与其补充核心业务版图有关;其次是企业服务(42家)、本地生活(39家)、智能硬件(31家)领域,均超过30家;金融和汽车交通行业也超过20家(图2)。


同为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投资集中的区域和京东重合较多,也有明显区别。阿里系投资主要分布在企业服务(87家)、文娱传媒(70家)、电子商务(59家)、金融(57家)、本地生活(46家),汽车交通(39家)、物流(31家)、医疗健康(24家)领域。 可见,京东和阿里,都在电商、本地生活和企业服务方面下了重注。


互联网公司中,百度、腾讯和字节跳动,是典型的流量产品型公司,而京东、美团、阿里巴巴、拼多多,则是业务性公司,各自投资风格也不同。


如果可能,阿里会寻求100%控股,比如高德软件、饿了么、优酷等,几十亿乃至近百亿美元总交易金额也在所不惜,所投公司最终和阿里系水乳交融。腾讯旗下业务板块烧钱无数,也会突然放弃,将它们交给对手,比如电商业务交给京东,搜索业务交给搜狗。


京东体量没有阿里、腾讯那么大,投资时极少像阿里、腾讯,高举高打。 2019年年报中,京东披露了主要战略投资项目,共11家公司(表2)。



不计算流量资源价值,京东在这11个项目中总投入折合人民币368亿元,占1900亿总投资约19.37%。11个大项目,共19次交易,全部集中于京东上市后。


11个大交易中,较为特殊的是中国联通,京东、腾讯、阿里等联袂参与央企混改,持股已近3年。至2020年8月31日,中国联通总市值1609亿元,京东持股市值约39亿元,浮亏22%。但互联网公司参与央企混改,本身具有象征意义,有助打开和国资乃至更多央企合作的空间。


中国联通之外,其余10个项目均与京东的主营业务零售有关。


02

零售领域的三条投资主线


京东的零售行业投资,大致可以分为三条主线,一是投资不同领域的电商企业,二是布局线下商超,三是投资物流、消费金融及供应链金融、商业地产等产业链相关公司。


电商是京东核心业务,京东屡出大手笔,并不奇怪(表3)。其中,将易迅收入囊中,是腾讯战略投资京东交易的一部分,外加拍拍也打包送给京东。京东拥有1号店的代价,是向沃尔玛发行5%新股,总价值约14.9亿美元。沃尔玛随后也掏出真金白银增持京东,现持股近10%。



在奢侈品电商中,京东先后布局两个棋子,国内是寺库(SECO.O),境外是Farfetch。京东前后投资Farfetch共4.24亿美元,是第一大股东,至2020年8月31日,持股市值为13.44亿美元,账面收益率为217%。


近年,大电商平台在线上流量逐渐饱和时,瞄准了线下流量, 阿里打出“新零售”牌,京东则抛出“无界零售”,双方针锋相对,全国布局的连锁超市、IT、家电连锁店成为各自抢夺的目标(表4)。



京东前后两次投资永辉超市,总代价为7.94亿美元,持股11.8%。京东还两次投资五星家电:2019年4月出资12.7亿元,收购46%股权;2020年7月收购剩余54%股权,将其纳为全资子公司。京东在2020年中报中透露,54%股权的收购代价是五星电器欠款10.3亿元,以及帮助偿还江苏五星债务4亿元,共14.3亿元,和上一轮收购时的估值基本持平。


此外,通信产品连锁商迪信通,京东持股近9%。拼多多、京东先后认购国美零售(00493.HK)可转债,也有联手对抗阿里巴巴+苏宁易购(002024)之势。


国内物流领域,京东物流是重要一极,但重磅投资案例不多(表5)。 与达达集团联手,补强了京东高频的线下配送短板,毕竟“618”、“双11”大促季节,临时招人也不那么容易,而达达穿梭城市的几十万骑手,相当于京东子弟兵,招之能战。



中国物流资产主要从事开发、经营及管理物流设施,收购地块用于开发物流园。2018年5月,京东物流集团与中国物流资产达成战略合作,9亿港元获得10%股权。京东在全国建物流基地,中国物流资产有助于选址以及建立物流网络,提高效率。


2020年8月16日,从事供应链业务的京东信成的全资公司京东博海,以总金额30亿元战略投资从事限时速运业务的TO B物流企业——跨越速运,持股55%,成为控股股东。


消费金融领域,京东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是乐信(LX.O)。2015年3月,京东以3300万美元获得乐信约2890万普通股,双方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乐信分期乐商城对接京东库存。乐信IPO发行价为9美元/ADS(两股普通股等于1份ADS),则京东收益率大约为294%。


2020年1月17日,根据股权变动文件,京东还持有乐信1199万股,此前并未减持,按照前一日(1月16日)平均价格14.26美元/ADS测算,则减持套现大约1.2亿美元,剩余股权持有至8月31日,价值约4682万美元,则京东总收益率大约为406%。


乐信招股书中还透露,刘强东本人在2014年8月通过Various Ample获得乐信大约735万股份,成本不详,但收益同样不菲。


每个交易背后,也有不同的故事。 1号店、达达集团,在京东投资案例中具有典型意义。


  • 收购1号店打到阿里大门口,将“半条命”交给达达


2016年6月,沃尔玛战略投资京东,京东则从沃尔玛手中收购1号店,交易总金额大约15亿美元,这是京东历史上的最大一笔投资。沃尔玛后续对京东增持,成为第三大股东。


并购1号店,消灭一个重要对手的同时,1号店的日化、饮料等高频业务,可以与京东低频的3C家电业务互补。1号店总部在上海,杭州是阿里巴巴大本营。此例另外一层意义是,2015年,阿里计划在北京建第二总部, 而京东收购1号店,也相当于“杀到”阿里大门口。


投资达达集团,送出“京东到家”业务,在京东投资史上很罕见, 这是将“半条命交到别人手里”。


京东到家原本做即时配送,主要服务对象是商超,但是商超跑腿业务频率低于外卖,这使得京东到家业务成本压力很大。达达创立时,即时配送业务重要订单来源于饿了么,后来饿了么自己做蜂鸟配送,达达的订单大幅缩减。京东和达达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2016年4月14日,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京东同时投资2亿美元现金,持股为47.4%。就在同一天,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向饿了么战略投资12.5亿美元。实际上,早在2015年8月,京东也投资过饿了么,腾讯投资美团外,也多轮投资饿了么,但最后饿了么完全倒向阿里。2018年4月,阿里巴巴全资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


2016年10月,沃尔玛向新达达投资5000万美元。2018年8月,达达集团融资5亿美元,京东出资1.8亿美元,沃尔玛出资3.2亿美元。2020年6月,达达集团IPO,京东持股约48%,为第一大股东,沃尔玛持股10.68%,为第二大股东。沃尔玛重金下注达达集团,补强业务外,也享受了达达集团IPO的资本盛宴。


达达同城配送业务已经覆盖全国1000个县区市、“最后一公里”业务则覆盖全国超过2400个县区市。达达平台骑手超过63.4万名,年度总计交付9.26亿份订单。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京东“618”大促海量订单需要达达集团即时配送来消化,缓解配送压力和成本压力。沃尔玛后期也跟投达达,也是看重达达能解决线下配送问题。


2019年6月,京东战略投资爱回收,并将同类型业务拍拍与爱回收合并,京东做大股东,也是“达达模式”。


  • 唯品会、永辉超市收益可观


京东多个投资项目,是和第一大股东腾讯联手,如唯品会、永辉超市、步步高、易车&易鑫,以及万达商业地产、中国联通、乐融致新等。 这些投资,有的账面收获满满,也有至今浮亏。


拼多多崛起前,唯品会是国内电商第三极,但其股价在2015年4月后一路下滑,至2017年11月时,和历史高点相比,市值蒸发超过八成。2017年12月18日,腾讯和京东分别以6.04亿美元、2.59亿美元入股唯品会。腾讯持股7%,同时微信“支付”流量入口提供给唯品会。京东此前持有唯品会2.5%股份,加上新投资,持股比例提高到5.46%。


彼时唯品会市值不到50亿美元,京东和腾讯成功抄底。腾讯和京东后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至2020年一季度末,腾讯持股为9.6%,京东持股为7.5%。


京东入股唯品会,本具有协同效应。唯品会服饰类特卖业务可以给京东补强,而服饰零售毛利率高于家电,也是天猫和淘宝系较大品类,为阿里巴巴带来较厚利润。但据京东内部人士后来介绍, 唯品会并未和京东形成化学反应,非标业务协同和用户拉新上,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是唯品会从京东这里导走流量和订单。


京东累计对唯品会投资金额共6亿美元。唯品会至2020年8月17日市值为161亿美元,京东持股7.5%,股权价值为12.08亿美元,账面浮盈1倍以上。唯品会2020年二季度财报于8月19日发布后连续大跌,京东账面收益也同步缩水。


唯品会是腾讯系在电商领域抢夺的盟友,永辉超市、步步高等则是京东、腾讯与阿里争夺零售连锁巨头时需要攻下的山头。阿里在新零售上的投资,出手非常阔绰,先后“拿下”苏宁易购、三江购物(601116)、新华都(002264)、居然之家(000785)、美凯龙(601828)、高鑫零售(06808.HK)、银泰商业、百联集团等。腾讯系稍有犹豫,就可能让阿里得手。


2015年8月7日,京东通过旗下京东邦能认购永辉超市新股,持股5%,加之旗下江苏圆周持股5%,累计持有永辉超市10%股权,总投资金额为43.1亿元,永辉超市总作价431亿元。


两年多后,腾讯也入局永辉。2017年12月,永辉创始人张轩松、张轩宁转让5%股份给腾讯,总对价约42亿元,永辉总作价840亿元左右。截至2020年8月31日,永辉股价为8.88元/股,市值845亿元,和腾讯入股时基本打平。


京东投资升值将近一倍,但假如没有腾讯“捧场”,永辉市值是否还能维持在高位,也有疑问。 因此,腾讯接盘也间接帮助京东获得高收益。


  • 血亏的途牛成为交易棋子


让京东投资血亏的项目,首推途牛。


京东在旅游业布局由来已久,从机票、酒店标品到邮轮、度假旅游,初步具备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旅行服务的能力。2015年前后,在线旅游风云变幻,去哪儿和艺龙轮番冲击携程(TCOM.O)机票、酒店业务,携程腹背受敌后逐步将其收编。途牛以度假旅游产品差异化竞争,受到资本青睐,2014年5月登陆IPO,京东、海航先后成为途牛大股东。


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京东两次出手,累计投资现金3亿美元,另送上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流量资源,一度持股途牛比例大约28%,为最大股东。2016年1月,海航投资途牛5亿美元,持股24%,取代京东成为大股东,京东持股稀释至21%。途牛度假旅游和京东理论上存在整合机会;海航系机票产品也有望为途牛补充产品库。


理想很美满,现实却骨感。


资本市场上高光的途牛,在营销和业务上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导致成本高企,费用攀升, 并在2015-2016年分别亏损14.59亿元、24.27亿元。巨亏之下,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途牛调整战略,营销上紧缩,不再追求交易量,而是抓毛利率,公司大会小会上,GP(Gross Profit,毛利润)时刻被高管挂在嘴边。


2017年开始,途牛执行线下门店扩张战略,门店总数曾超过500家,自营门店本意是要线下获客,但这不可避免带来较高成本和管理费用。2017-2019年,途牛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上市后,一直没有获得规模化盈利。2014年到2020年一季度,途牛累计亏损超60亿元。


2020年1月底开始,新冠疫情蔓延,旅游行业遭受重挫,途牛股价一度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遭遇摘牌危机。当前途牛股价还在1美元附近徘徊,无论是和历史高点近25美元,还是京东入局时价格相比,差距极大。


京东战略投资途牛超过5年,获利没有一点希望,如何抽身?


京东选择曲线策略,拟将所持途牛全部股权以大约6500万美元(4.58亿元)大甩卖,拟接盘方是凯撒集团。 如果交易成功,则京东投资将由账面浮亏,变为实际亏损,亏损率为80%,不计算流量价值,相当于两折价格出售途牛股权。


凯撒集团旗下凯撒旅业(000796),拟向京东旗下宿迁涵邦等投资方定向增发,发行价格为6.16元/股,宿迁涵邦拟以现金4.5亿元认购。如果上述两次交易完成,则相当于京东用途牛股票换取凯撒旅业股票。在免税概念刺激下,凯撒旅业股价曾在6月底至7月连续拉出9个涨停板,每股曾高至24.6元,后大幅回撤,至2020年8月31日为14.46元,但与6.16元相比,还上涨135%倍,最终增发价出现变数。


2020年8月16日,京东和携程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产品和供应链上互相开放资源。携程也是途牛股东,持股低于5%,但占据途牛董事会一席。


如果不涉及资本层面,京东和携程战略合作仅有象征意义。在凯撒集团收购途牛股权待定之际,京东携程牵手,不排除携程出面整合途牛的可能。毕竟途牛主打的旅游度假业务,也是携程四大业务板块之一。


更远点想,携程合并去哪儿后,百度成为携程大股东,从原来持股约27%,到现在持股约12%,不高不低,似有全线撤退之意。京东会否和携程、百度继续做交易,将旅行板块全部交给携程,百度彻底退出携程,同样有想象空间。


03

投资平台:主力是京东邦能,物流、金融板块蓄势待发


京东在海外的上市主体,注册于开曼,其在境内主要有两大经营实体:京东世纪、京东信成。京东世纪对应零售体系,京东信成对应物流体系,上市公司通过协议实现对二者的控制(图3)。京东的对外股权投资职能,则主要由京东邦能实现。


2015年8月4日,京东设立股权投资平台京东邦能,作为其投资主力部队。京东邦能成立4天后,迎来投资首秀,于当年8月8日入股永辉超市。


图3:京东的股权控制结构

数据来源:京东2019年年报,新财富整理


截至2020年8月底,京东邦能对外投资35家公司,A股公司除永辉超市外,还有中国联通、步步高,并通过腾讯普和持有海澜之家(600398)约5.4%股权;创业企业包括乐融致新、浙江味央(网易养猪项目)、新潮传媒、金蝶医疗等(表6)。



腾讯普和,是京东、腾讯和唯品会等多方为投资海澜之家,在2018年2月联合成立的投资平台,注册资本20.5亿元,腾讯持股28.94%,京东持股14.47%,唯品会持股14.47%,其他LP还有招商基金旗下的培元投资(11.98%)、益盟股份(5.99%)、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的上海国鑫(4.11%),林芝利新(腾讯系)和宁波挚信为双GP,均持股0.04%。腾讯普和办公地点就在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的腾讯大厦。2018年2月,腾讯普和以25亿元收购海澜之家老股,持股比例为5.31%。至2020年8月31日,海澜之家市值仅有304亿元,腾讯普和持股市值还剩16.14亿元,账面亏损35%。


京东邦能除直接投资外,还陆续做股权类私募投资布局,借力的重要平台是星界资本。宿迁辉远、国新风投(深圳)、上海喆弘、横琴拓景远分别持有星界资本29.26%、26.6%、23.94%、20.2%股权。其中,宿迁辉远为京东邦能旗下全资子公司。


星界资本主要投资是通过星界新经济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星界新经济”)进行。星界新经济注册资金244.4亿元,股东方包括国新投(深圳),出资额101亿元,持股比例41.33%;中信证券(600030)旗下上海常璞出资额100亿元,持股40.92%;京东邦能出资额35亿元,持股14.32%。其他LP还有红杉资本旗下上海喆弘、腾讯旗下深圳利通以及国新系旗下的横琴拓景远(图4)。


图4:星界新经济的股权结构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股权穿透,国新投(深圳)最大股东国新控股,是资本市场的“国家队”,国新系持股近40%的国新央企(广州),持有京东旗下京东数科2.42%股权;中信证券是京东数科的上市辅导券商之一,中信里昂也是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主承销商之一;红杉资本是早期京东投资人,京东和刘强东无论是作为LP还是GP,和红杉有多次合作。


京东除与腾讯在多个项目上同进退外,还和多方机构交叉投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刘强东的投资盟友圈,为京东系商业版图布局不断增加新棋子。


京东邦能是星界资本最大股东,同时是星界新经济第三大LP。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曾担任列支敦士登王室拥有的资产管理机构LGT(The Liechtenstein Global Trust)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代表。LGT擅长做FOF基金,星界资本业务也以FOF为主,兼顾直接投资。


图5:星界新经济投资的基金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星界新经济直接投资的案例并不多,包括西藏安和、超级猩猩(D轮)、图匠数据(A+轮)、圆心科技(D轮)、凯金新能源(战略投资)、本初子午(C轮)。目前,其已经参与投资19只基金,合作伙伴包括真格基金、高榕资本、红杉资本等老牌VC/PE(图5)。这些基金迄今共投资89个项目,其中,上海线性锐、夏尔巴一期、广州丹麓创投合伙投资的项目超过10个(表7)。



红杉时尚科技通过子基金红杉璟睿,战略投资原歌力思(603808)控股的百秋网络,总金额3.33亿元,持股27.5%,并签下“对赌协议”,基本是稳赚不赔。


除了京东邦能,京东也会通过旗下经营实体进行投资。比如,零售体系的江苏圆周,主要经营京东图书业务,也有部分股权投资,除投资永辉超市外,还通过全资子公司京东科润投资了车千线汽车。京东360则是京东自营电商品牌,其与安联财险合作,持有京东安联财险30%股权。


京东物流2019年6月成立汇禾资本,规模15亿元,主要在物流金额供应链领域投资,迄今只有1例投资:在“集餐厨”项目中,A轮、A+轮参投,持股约15%。未来,汇禾资本或将更多投资项目落地。


京东控制的上海晟达元,旗下全资公司宿迁涵邦迄今投资8例,包括100%控股五星电器,以及投资银隆新能源、天天鲜果、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等(图6)。


图6:宿迁涵邦投资的公司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银隆新能源于2016年12月战略融资,总金额30亿元,包括京东、万达集团、中集集团、燕赵汇金,以及格力电器(000651)董事长董明珠等投资方入局。其大股东魏银仓因被银隆新能源起诉涉嫌侵占国家补贴,于2018年避走美国,董明珠持股银隆新能源17.42%,现在是第二大股东。 大股东未归,管理存短板、经营受租,银隆新能源何时让京东等战略投资者退出,成为未知数。


京东系另一重大业务板块,则是京东金融背后的经营实体京东数科,其迄今直接对外股权投资的公司在30家左右(图7)。


京东数科持股15%的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方还包括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对外经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2%、18%、15%,注册资金为12亿元,主要业务是开展金融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以及其他等。


京东数科还与多方合作,成立股权投资平台,包括北京和融创业,京东数科持股5%,迄今投资了3个项目:金诺威(控股90%),胜通和(33%),中数通(11.32%)。北京3W,京东数科持股42%,主要做孵化器投资,在深圳、上海、武汉、成都等9个城市设立“三大不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


图7:京东数科投资的公司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京东数科100%控制的宿迁东辉,是重要的对外股权投资平台, 旗下的上海金顺东控股卓能众创、嘉兴顺东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嘉兴东家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深圳市赢盈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有限合伙,图8)。


图8:上海金顺东股权结构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京东数科旗下专注于消费领域的投资基金“千树资本”,目前主要投资项目集中在卓能众创。卓能众创注册资本1亿元,共有11个投资项目落地,持股比例都不大(图9)。京东金融官网显示,千树资本其他投资项目还有最生活毛巾、等蜂来、茶里等8个项目。


图9:卓能众创投资的公司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04

再造“新京东”,砝码足够


无数创业公司“死在C轮”,京东前后投资的约300家公司,有90多家是D轮以后或战略投资出手,未来应该有更多退出机会。比如万达商业地产2016年从港股退市后筹谋A股上市,按照“对赌协议”,2023年前完成上市。


众多投资项目逐渐进入收割期,加上计划中的京东数科冲击科创板,京东物流、京东健康板块分拆上市,“再造一个京东”成为可能。


京东数科前身是京东金融,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2018年宣布盈利,业务主要包括AI科技、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和数字营销四大块,客户涵盖个人端、企业端和政府端。比如在个人业务中,“京东白条”并不限于京东商城,还扩展到旅游、汽车等多种消费场景。


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京东数科进行数轮融资,除两轮融资金额不详外,其他轮次融资累计折合人民币在350亿元以上。京东数科目前估值大约2000亿元。2020年6月25日,京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文件,收回京东数科35.9%股权,并追加投资17.8亿元,持股比例提高至36.8%。


就在该文件提交前几天,京东数科股东会通过决议,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刘强东及其控制的宿迁领航方圆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宿迁领航”)持有的股份,每1股享有10票表决权。刘强东直接持股比例为14.02%,并通过宿迁领航、宿迁明进、宿迁博大间接持股3%、1.86%、1.93%,直接加间接持股比例为20.71%。在双重投票权结构下,刘强东和宿迁领航将合计拥有京东数科54.7%投票权(图10)。


图10:京东数科控制结构

数据来源:企查查、新财富整理


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五矿证券及华菁证券分别与京东数科于2020年6月28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京东数科登陆A股开始加速。


京东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招股书中提到,上市3年内,可能将一家子公司分拆至港交所上市;上市3年后,可能将1个或多个相关业务于港交所分拆上市。从京东集团现有业务布局看,未来分拆业务极有可能是京东物流和京东健康。


京东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2017年4月宣布成立京东物流集团,现已有独立域名:jdl.cn。


2019年4月,刘强东在给快递兄弟的一封公开信中提到,京东物流已经连续亏损12年,其中2018年亏损23亿元,扣除内部结算,亏损扩大28亿元。 京东物流亏损核心原因是外部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 刘强东同时在邮件中开出减亏“药方”,一方面减少公积金比例;另一面要求全员努力提高揽件数量。 这也意味着京东物流要走出去,和顺丰、“三通一达”争夺快递市场。


京东物流官网显示,其服务涵盖:京东物流供应链、国际供应链、京东快运、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云仓、京东服务+、京小仓等八大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京东物流运营75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为1800万平方米,这也是京东物流乃至京东核心的资产。


刘强东在公开信中曾发出预警,如果京东物流还像2018年前那样亏损,“融来的钱只够亏损两年”。京东物流迄今仅融资一次,2018年2月获得2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资本、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机构。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仍持有京东物流81.4%股权。


京东让出京东物流18.6%股权,获取25亿美元资金,则对其估值为134亿美元。在财务表现上,2020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约154亿元,同比上年的99.72亿元增加大约54%。


京东数科、京东物流外,京东系第三个大型独角兽则是京东健康。


京东2013年开始开展健康品零售业务。2019年5月,京东健康完成A轮融资,并成立京东健康集团,正式独立运营。京东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核心是京东大药房、药京采、京东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


相对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不为公众熟知,融资却并未耽误。 企查查显示,2019年5月,京东健康进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霸菱亚洲、CPE中国基金。2019年11月,京东健康还进行过一轮融资,投资方和金额都未透露。2020年8月17日,京东健康B轮融资引入单一投资方高瓴资本,预计总金额为8.3亿美元。该轮融资结束后,京东仍旧是京东健康控股股东。


高瓴资本在医疗健康板块多次下注,至2020年6月底,A股公司泰格医药(300347)、爱尔眼科(300015)、金域医学(603882)、凯利泰(300326)前十大股东中,都有其身影。高瓴资本还投资过华兰生物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后者有在创业板上市的计划。高瓴资本以23亿元参与凯莱英(002821)定向增发,已获得证监会核准,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持股凯莱英比例将提高至5%。


借助高瓴资本的资源,京东健康也有望加强药品供应链能力,寻求更多业务机会。此前有报道称,京东健康最快于2021年在香港上市,集资10亿美元,目前已委任美林、海通及瑞银为上市负责行。


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若登陆资本市场,投资势能将得以释放。 就像京东在上市后投资200多个项目,京东数科未来上市完成后,融资平台打开,加之本身就有金融属性,应有更大手笔投资出现,上市前投资的几十个项目,只是小试身手。


新财富简单统计京东系重要投资项目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持股权益,加上京东数科目前估值2000亿元、京东物流估值900亿元、京东健康估值500亿元,累计总市值(估值)已高于4000亿元,和京东1241亿美元市值(约8000亿元人民币)相比,相当于50%。如果和京东2014年IPO时市值大约260亿美元相比,则仅仅京东数科估值已高于此。这和蚂蚁集团现估值达到2200亿美元,已经超过阿里集团IPO时市值(1900亿美元),极其类似。伴随业务扩张,京东数科IPO后,市值还有望大幅提升。


而刘强东身家的提升,已不只决定于京东系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来自于他与章泽天平行展开的家族投资业务。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刚刚,阿里否认!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比亚迪大动作!概念股一度暴涨55%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盘中跳水!原因找到了!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知名巨头官宣:解散!
3 天前
肌肉训练营  ·  健身不会吃,再练也白费
7 年前
教你看穿男人的心  ·  七类最容易离婚的男人女人,你上榜了没?
7 年前
米尔看天下  ·  让班花脸红的同学聚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