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落幕:
姜萍和老师在决赛中没有获奖,并查出在预赛的时候,姜萍老师对姜萍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姜萍老师被取消评优资格。
我们抠一下重点:
姜萍只是没有在参赛中获奖,所以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但姜萍老师,犯了错,自己鼓励学生参赛,又指导学生做题,提供了帮助,但也不是很大的错,因为是题是公开的题,所以只是取消评优资格,都没有被学校炒鱿鱼的地步。
但是在网上,网友是怎么讨论的?
“姜萍作弊了!姜萍不是天才!我去,姜萍果然是造假。”
也就是说,姜萍这个读中专的普通女孩,被全国媒体炒上天,说成了“天才少女”之后,现在被拉下神坛,说成了骗子,作弊。
我不敢想象,此刻的姜萍家是一个怎样的境遇,曾经被记者挤破家门,被土豪送礼送钱。现在被全国骂,被亲戚笑,从正面人物,变成了街头巷尾的落汤鸡。
这种被现代传媒的套路裹挟之下的大起大落,超级反差,我真心希望,姜萍和家人能挺住。
因为整个过程,姜萍其实只是一个木偶。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喜欢数学的年轻女孩,姜萍其实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她只是想出人头地,自己喜欢数学,有老师看好,推荐她参加一个公开的赛,然后,就变成了一个震惊全国的时代悲剧。
我一直在想,推动姜萍成为悲剧的,到底是谁?
表面上,是姜萍的王老师,因为他引导姜萍去从那家比赛。
但实际上,真正的提线木偶,是阿里巴巴。
阿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了过度宣传这位女孩,以自己的力量,推波助澜,最后这个姜萍被各大媒体跟进,炒上了天。
大家知道,姜萍被大家熟知,是预赛成绩。
阿里巴巴的这个数学竞赛预赛,是开卷的,没有人监考的,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报名参加,也因为这样,姜萍这个中专生才可能参加。但是,预赛既然是开卷的,就不是结果。
结果是决赛,决赛是闭卷的,闭卷才能最终决定成绩,才能确定姜萍是不是“天才少女”。
这个数学竞赛,决赛时间是6月22号,但是姜萍被炒作成天才少女,却是在决赛之前。也就是说,在看到预赛成绩的时候,阿里的团队未来宣传这个竞赛,就疯狂炒作姜萍。
最后,姜萍被炒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