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是对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逐步兴起,绿色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从新能源汽车到节能环保家电,从闲置交易到以旧换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绿色产品、交易闲置物品等方式来践行环保理念。《中国居民消费趋势报告(2023)》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绿色消费的逐步兴起推动了生产生活的转型升级。
不是新的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 闲置交易兴起让更多物品实现循环利用
小到衣服、饰品、背包,大到家用电器、自行车、家具,打开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二手商品映入眼帘。作为绿色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闲置物品交易成为一种潮流,受到很多人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喜爱。“物尽其用”“不是新的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这种消费理念让闲置物品循环流动起来,也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悄然兴起。
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张女士是一位资深的二手商品买家,不久前她刚刚通过手机“闲鱼”APP买到了防晒冰袖等物品。“防晒冰袖这种小物件如果去买全新的品牌产品价格很高,但是二手的价格能便宜一半不止。卖家也很诚信,买之前会拍实物照片发过来,东西也干干净净,省钱又环保。”张女士说,除了购买一些其他人的闲置物品,她也会通过网络平台出售一些自己的闲置物品,比如电脑升降桌等。
相关数据显示,“闲鱼”二手交易平台的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去年一年,有超过1亿人在该平台发布了自己的闲置物品。其中以“95后”“00后”等年轻人占比较多。从交易商品的种类来看,排在前几位的是手机数码、动漫模玩、票务卡券、交通工具、运动户外、服饰等。记者了解发现,目前,我国国内已有不少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平台和渠道,比如综合性的平台“闲鱼”“转转”等,电子产品类的“爱回收”“闪回收”,书籍类的“孔夫子旧书网”等。这些闲置交易的盛行延长了一个物品的使用周期,避免了新产品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推动了减碳降碳。阿里巴巴集团7月发布的《2024财年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显示,2024财年,用户在“闲鱼”平台参与闲置物品交易及旧物回收,累计减排659.4万吨,相当于453万户家庭一年用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闲鱼”总裁丁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二手闲置交易的兴起,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让更多人意识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缘于闲置交易行业的快速发展,让闲置物品交易的便利性提升,降低了大家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