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国知局专利代理管理系统网站(
http://dlgl.cnipa.gov.cn/
)
悄然完成升级。
不仅在页面上有所改变,其中,笔者最常使用的专利代理师/代理机构查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现在通过专利代理师公示仅能查询执业专利代理师信息,而仅具有专利代理资格证而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代理师信息则无法查询到了。目前,全国获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人数已达5万左右,执业专利代理师也已突破2万人,二者相差3万人左右。由于从拿证到执业一般也就一年多时间,而这3万人肯定不是一年内新取得资格证的人数,其中大多数人应该并不就职于专利代理机构。可能出于这一原因,国知局觉得也没有必要通过专利代理管理系统继续提供此类信息的查询服务了。
另外,目前好像还没有发现其他官方途径可以查询到
仅具有专利代理资格证而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代理师信息,专利代理师协会的网站也仅能查询到执业代理师的相关信息。
和以往的查询信息界面相比,少了出生年月等信息,多了是否取得律师执业资格以及执业年限等信息。特别是
是否取得律师执业资格
这一项,其实就是在区分是否为“双证
”
代理师。换个角度说,
现在不区分是否为执业代理师了,而是要区分是否为
“双证”代理师
了,也算是一种升级吧。
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公示可以查询专利代理机构信息,相较于以前,增加了机构类型、成立年限以及同时取得专利代理执业资格和律师执业资格人数等信息
。特别是上述后两项信息直接体现了一个代理机构的实力。
无论是专利代理师查询,还是专利代理机构查询,这次网站升级绝不仅是界面上的升级,内容上也进行了升级。作为一种公共查询渠道,可以提供更具公信力的信息。
笔者曾经将专利
代理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根据技术交底书把一个专利写清楚。
第二阶段
是根据可能的审查意见在撰写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以提高最终授权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
是在撰写时进一步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无效与侵权调查取证的因素,让专利能长期屹立不倒。
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一是进行大量撰写,第二阶段的基础之一是处理大量答复,第三阶段的基础之一是接触无效和诉讼。同时,还要有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三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边界,但是,后一阶段肯定是要兼容前一阶段的。
因此,能够成为诉讼代理人将是一位专利师综合实力的展现。而在2019年3月发布的《专利代理师诉讼代理管理办法》则具有如下规定:
第九条 申请专利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资格的专利代理人,应当
最近五年连续执业
并年度考核合格,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取得律师资格证书或者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一年以上
;
(二)曾经代理专利诉讼案件;
(三)曾经代理宣告专利权无效案件;
(四)其他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认定的特别情形。
第十条 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第一审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诉讼代理人资格的专利代理人,应当
最近两年连续执业
并年度考核合格,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取得律师资格证书或者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一年以上
;
(二)曾经代理专利复审案件;
(三)曾经代理宣告专利权无效案件;
(四)其他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认定的特别情形。
可以看到,没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专利代理师想要上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行政案件(主要是针对不服驳回或无效提起的行政诉讼)诉讼代理人只需要作为专利代理师执业两年
以上
,而民事案件(主要是针对专利民事侵权诉讼)
诉讼代理人则需要作为专利代理师执业五年以上。
虽然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在专利这个行业,专利律师或专利民事诉讼代理人才处于较为顶层的地位。笔者最近拜读了杨敏锋老师的新书《化学攻防战——中美叔碳专利诉讼实录》,对这一点颇有感触,成为诉讼代理人,特别是“双证”诉讼代理人,无论是从虚一点的个人成就感,还是从实一点的高附加值角度而言,肯定都是优于只能埋头写案子的普通专利代理师的。
上文提到,现在通过专利代理管理系统不仅能查询执业专利代理师信息,还能进一步查询是否为“双证”代理师。笔者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对专利代理师的激励吧
。虽然有两张证不必然代表专业能力很强,毕竟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研究生在毕业时就很有可能考到了双证,但有足够实践经验的“双证”代理师毫无疑问是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当然,这背后的付出也不是常人能轻易做到的。
所以,各位专利代理师同仁,自诩打工人权当乐呵乐呵,大家一起努力升级自我吧。
文章作者:徐师付,思博论坛ID:江郎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