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物理科普】什么是相对论?(通俗易懂版) ·  13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 ...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苹果中的“冰糖心 ” ·  2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学史】2024版高中物理学史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骑了这么多次马,你却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啥玩意儿啊敢啃潜艇,还敢给虎鲸“拔火罐”?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4-12-23 14:1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达摩鲨,一种神秘的小型鲨鱼,它们会在大型猎物身上留下圆坑状伤口。文章详细描述了达摩鲨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捕食方式以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达摩鲨的特征和伤口

达摩鲨是一种小型鲨鱼,能在大型猎物身上留下圆坑状伤口。这种伤口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直到最近才被与达摩鲨联系起来。

关键观点2: 达摩鲨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方式

达摩鲨通常栖息于开阔海域,有时也潜至深渊带海域。它们通过生物发光吸引猎物,并用唇及唇褶形成的吸盘吸住猎物,然后用利齿进行攻击。达摩鲨的攻击模式独特,能在猎物体表剜下一块圆饼状的肉块。

关键观点3: 达摩鲨的战绩和影响力

相对于其体型而言,达摩鲨的战绩十分显赫,其猎物包括各种鱼类、大型软骨鱼类以及海洋哺乳动物。此外,达摩鲨还会偷袭夜间在开阔海域游泳的人,但这样的案例十分罕见。

关键观点4: 达摩鲨的研究现状

由于大都栖息于深层海域,且体型过小,商业捕捞对达摩鲨种群的影响可能并不严重。学术界对于达摩鲨的具体生态位仍众说纷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正文

如果你去过有远洋渔船停泊的码头,那么很有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刚刚从码头上卸下的大鱼身上,竟有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圆形伤口!这是不是刚被渔民拔了火罐(bushi)?

被“拔火罐”的长吻原海豚,看着就痛
淡定,渔民大哥可不应该背这个锅。如果你“阅鱼无数”,会发现这样的伤口在金枪鱼、旗鱼、剑鱼等大洋性鱼类身上尤为常见。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伤口,始作俑者是一种神出鬼没的小型鲨——达摩鲨
左滑可查看:大型“拔火罐”现场 


PS: 如果在海鲜市场或码头发现被达摩鲨剜过肉的鱼,如果没感染,鱼本身又足够新鲜的话,其实也能吃,没啥影响,不过就是达摩鲨提前分走两口而已(分餐制)。



圆坑伤口,罪魁祸首


事实上,直到1971年,鱼类学家才正式将这种圆坑状的伤口与达摩鲨联系起来。在此之前,学术界曾对这种伤口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来源于细菌感染,有人则认为其是由无脊椎动物寄生而成的。

而达摩鲨最早于1824年步入博物学家的视野中,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型鲨鱼有能力偷袭大型猎物。

现存的达摩鲨属鱼类一共有2种,其中最常见,同时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巴西达摩鲨,尽管名中带有“巴西”二字,但巴西达摩鲨的分布区却遍及全球范围内的热带至暖温带海域。


电视剧中只能演“坏鱼”

这一物种通常栖息于水深0-1000米的开阔海域,但有时也可以潜至水深3700米左右的深渊带海域。由于形态酷似雪茄,它们也被称作“雪茄达摩鲨

相较于巴西达摩鲨,大齿达摩鲨的体型更小,也更加罕见。鱼如其名,大齿达摩鲨的下颌齿比例要显著更大,而下颌齿数要更少一些,仅有17-19枚(巴西达摩鲨有25-31枚)。
大齿达摩鲨(Isistius plutodus)拥有所有现生鲨鱼中相对比例最大的颌齿,其相对比例甚至要远胜过大白鲨这样赫赫有名的掠食性鲨鱼

大齿达摩鲨(上)与巴西达摩鲨(Isistius brasiliensis)(下),前者的下颌齿比例要显著更大

偷袭能手,最佳暗器


成年达摩鲨的体长仅有31-44厘米,我们或许很难想象,这些小家伙有能力对体型是自己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大型猎物发动“偷袭”。但纵观达摩鲨的身体构造,它们简直是为这种以人类眼光看上去有些“不讲武德”的行径所量身打造的“暗器”。

达摩鲨的躯干呈纺锤形,各鳍都不甚发达,这说明它们并不擅长长距离游动。但其尾柄却较为粗壮,还着生有显著的尾柄侧突,配合上帚状的尾鳍,可以帮助其在短距离迅速加速。

为数不多的巴西达摩鲨活体影像记录

这些小家伙很可能会先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待靠近后再突然加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袭

达摩鲨的眼部结构与大多数软骨鱼类截然不同,其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集中于一个同心区域,而非水平散布于视网膜上,这可能有助于它们将视野集中于头部前方。对于攻击大型猎物的达摩鲨而言,这样的视觉效果可以在捕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漆黑一片的深海中,视觉对于达摩鲨而言可能尤为重要。
在攻击猎物时,达摩鲨口中的利齿是其最好的武器。其上颌齿呈狭窄的针状,用于固定猎物;而宽扁的下颌齿则可以有效地切割猎物的皮肉。和其它鲨鱼一样,为了保持切割效率,达摩鲨同样会定期更换颌齿,但它们的下颌齿会整排更换而并非单颗更换,这样的模式在软骨鱼中并不算常见。

此外,达摩鲨还懂得“回收利用”——它们会将脱落下的颌齿吞入腹中并消化,以更好地利用其中的钙质!在贫瘠的深层海域,达摩鲨很难从外界获取额外的钙质补充,而很显然,高强度的颌齿正需要大量的钙质积累,为了保证自己“吃嘛嘛香”,达摩鲨只得用这种“另类”的方式保证自身的钙元素供应。
巴西达摩鲨的颌骨,其宽扁的三角形下颌齿是切割猎物皮肉的主力,纤细的上颌齿则用于辅助固定猎物。©HAWAII DIVISION OF AQUATIC RESOURCES
达摩鲨的口周围有发达的唇及唇褶。平时,它们会紧贴于口隅处,但当达摩鲨张嘴时,其唇及唇褶便会迅速弹出,形成吸盘并吸附在猎物的体表,从而避免猎物在撕咬过程中滑脱
大齿达摩鲨的唇及唇褶形成的“吸盘” ©アクアマリンズ - おちゃのこネット
由于不擅长距离快速游动,达摩鲨并不会主动追击猎物,恰恰相反,它们会通过生物发光,主动吸引猎物送上门来。依靠腹部的发光器,达摩鲨可以发出蓝绿色的荧光,在漆黑一片的深层海域,这对于好奇的猎物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值得一提的是,达摩鲨有一圈暗色的颈环,其上并未着生发光器,这使得它们腹部的发光器区被分隔为一大一小两部分,远远看上去,如同一条在暗夜中游动的小鱼或乌贼——对于大型掠食者而言,这正是它们喜爱的猎物。

而它们并未意识到,看似猎手的自己,其实正一步步沦为猎物。而达摩鲨,正是靠着这种“扮猪吃老虎”的捕食模式,在海中成为了狡猾而出色的猎手,逍遥一方。
巴西达摩鲨腹部暗色的颈环将发光器区一分为二,“装扮”成掠食性鱼类喜爱的小型猎物,从而吸引“受害者”主动接近。©Laurent Duchatelet

捕食现场,剜下“曲奇”


由于相关研究的缺乏,鱼类学家目前尚未完整观测并记录过达摩鲨在自然情况下的捕食全过程,我们仅能通过少数远洋渔船上渔民的目击描述大致推测达摩鲨的捕食模式。

在锁定猎物后,达摩鲨会快速扑向猎物,用唇与唇褶形成的吸盘吸住猎物,其喷水孔也会同时关闭,舌肌向后收缩,从而在口腔处形成真空区,以便牢牢地吸附在猎物体表。

随后,达摩鲨便会用上颌齿扎入猎物的皮肉,并将其作为原点,扭动起身体进行旋转,利用下颌齿从猎物体表剜下一块圆饼状的肉块,并将其吞入腹中,留下直径约5厘米,深度约7厘米的伤口。



达摩鲨的攻击模式示意图,偷感很重 
在发动一次攻击后,达摩鲨通常会迅速离开“案发现场”,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受害者反应过来自己遭到偷袭时为时已晚。不幸中的万幸是,达摩鲨的攻击往往并不致命,大多数大型猎物在经历达摩鲨的偷袭后,留下的伤口仍能慢慢痊愈
由于撕咬下的圆饼状肉块酷似曲奇饼,因此达摩鲨在英文中获得了“cookiecutter shark”的称谓,乍一听上去,似乎非常可爱,但了解过这种生物的人都知道,这无疑可以算得上是地狱笑话……

手里的曲奇饼突然不香了 ©Redbubble
和诸多深海鱼类一样,达摩鲨同样会进行垂直迁移。它们白天通常活跃于水深200米以下的中层带海域;而随着夜幕降临,它们则会上浮至表层海域觅食。不过据最新研究表明,垂直迁移的行为可能只存在于成年达摩鲨身上,幼年时期的达摩鲨主要栖息于中层带海域,并在那里追逐小型猎物果腹。
达摩鲨的垂直迁移示意图 ©Aaron B. Carlisle et al.

小小猎手,显赫战绩


相对于体型而言,达摩鲨的战绩可谓十分显赫:其猎物不仅涵盖金枪鱼、旗鱼、剑鱼、枪鱼、鲣、翻车鲀等中上层硬骨鱼类,还包括大白鲨、大青鲨、巨口鲨、姥鲨、紫色翼魟、六鳃魟等大型软骨鱼类。

此外,达摩鲨还偏好捕食海洋哺乳动物,诸种须鲸、抹香鲸、虎鲸、喙鲸、诸种海豚及鼠海豚、毛皮海狮、豹海豹、象海豹、儒艮等身上都曾出现过达摩鲨极具标志性的圆坑状咬痕。有时,达摩鲨甚至会偷袭夜间在开阔海域游泳的人,但这样的案例十分罕见(图我就不放了免得你们晚上做噩梦)。

虎鲸

 ©Ingrid Visser


大白鲨

 ©Edgar Mauricio Hoyos Padilla et al.


长须鲸

 ©Michael Moore et al.


豹海豹

 ©Australian Museum


朗氏印太喙鲸

 ©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


剑鱼

 ©Offshore Fishing Account


谨慎查看达摩鲨的部分战绩(左滑查看)


达摩鲨留下的圆洞状伤口,甚至曾引出过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传说。在古代萨摩亚传说中,进入帕劳利湾的鲣鱼会将自己的血肉作为祭品,献祭给这里的守护神并在身上留下圆洞状的伤口。


据后人考证,这正是古人在看到自己捕获的渔获物身上规整的达摩鲨咬痕所产生的遐想——这种伤口实在是太规整了,确实很难让人将其与鱼类的咬痕联系起来。


在极少数情况下,达摩鲨甚至会将目标锁定在核潜艇上。在冷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核潜艇舰队就曾出现过燃油管道泄漏、电缆受损、声纳保护罩破损等莫名其妙的问题,美国军方曾一度将此归咎于苏联特制的新型武器,但后续研究却表明,这竟是达摩鲨的杰作。
被达摩鲨袭击的潜艇声纳保护罩,“傻鲨”偶尔会将潜艇误当作自己的猎©Australian Museum
无独有偶,石油钻探平台的水下设备偶尔也会遭受到达摩鲨的攻击。它们很有可能是被水下设备所发出的电脉冲所吸引,进而将其误认为是猎物并发动攻击。

事实上,“偷袭”并非达摩鲨的“专利”,和达摩鲨同科的铠鲨同样会做出类似的行为。大型猎物并非达摩鲨的主食,相对而言它们更偏好捕食小型硬骨鱼类、头足类等相对较小的猎物

偷袭“小人”,也有敌手


达摩鲨在海中也并非所向无敌,2015年,科研人员在古巴沿海捕获的一尾剑鱼胃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尾巴西达摩鲨。这例罕见的记录说明,达摩鲨有时同样会沦为中层掠食性鱼类的猎物。在险象环生的海洋中,它们同样需要处处小心。
在剑鱼胃中发现的巴西达摩鲨,你也有今天。©Alexei Ruiz
由于大都栖息于渔业活动难以企及的深层海域,加上体型过小,因此,现阶段商业捕捞对于达摩鲨种群所造成的影响可能并不严重。即使偶尔被渔民捕获,这些诡异的小东西往往也只有沦为下杂渔获物被抛弃的份儿。根据目前的资料,我们甚至很难确定达摩鲨的具体分布范围,对其进行系统的种群评估及生物学研究自然也就无从提起。

如今,学术界对于达摩鲨的具体生态位仍众说纷纭,这些小型中层鱼类究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我们并不能单纯以人类的好恶,去主观评价某个物种——即使是达摩鲨这样引人厌恶的小角色,也有着它所独有的生态位



来源:博物

编辑:悦悦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扫码进入“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它们制造了地球20%的氧气,但如今正在死去

2.如何在没有剪刀的情况下弄断绳子?你一定想不到 | 正经玩

3.为啥外国人喜欢大冷天光腿穿短裤,不怕得老寒腿吗???🧐

4.为什么单轨可以从居民楼里穿过,而有的高架地铁建了声屏障还那么吵?

5.全世界的专家第一次来到这个公园时都震惊了,你们中国的化石多到用来铺路吗?
6.为什么影院用红色椅子?其实都怪霸王龙!
7.我:是不是该睡觉了?基因:再熬会儿
8.都冬天了,为什么最近还这么多蚊子?!
9.打响指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看似简单却总打不响?| No. 434
10.这“煤球”为啥是世界三大珍馐之一?有的卖上百万?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