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贷舆情
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汇集海内外媒体和公众声音,解读研判P2P网贷企业舆情,致力于纯干货,传播价值;透过舆情数据,辅助决策参考;承载理性、建设、独立、客观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贷舆情

月薪几千的工薪族 如何投资理财?

网贷舆情  · 公众号  · 网贷  · 2017-10-05 11:33

正文

不敢创业,不敢离职,拿着几千块工资,没有被动收入,再不学会理财,就没救了。每次一公布所谓的xx城市人均薪资水平,你去看评论吧,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又拖了后腿”。可见,这些“平均收入”的水很深。

现实中,月薪不过万的工薪族,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于是,“我月薪3000多块钱勉强维持生计,拿什么钱投资理财?”、“每个月只有1000块钱能攒下来,投资什么产品好?”的问题,就源源不断地被问到。

小编认为,财富的积累并非是一场智商120的人一定能击败智商90的人的游戏。套用在理财上说,收入几千块钱,未必不能投资理财,而月入过万的人,月光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对于月入几k的小伙伴来说,在面对动辄就大几千的生活成本时,常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忧伤。

假设你符合以下的生活状态:

● 月薪3K-8K,月支出2K-5K,结余1K-3K

● 无家庭负担or家庭负担较轻

● 暂无重大支出计划,如结婚、买房等

● 有理财意愿但缺少投资知识

此时,该如何理财呢?

1. 不要去好高骛远的想着理财的宏图规划;

2. 要有高效的利用钱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具体地,你可以这样做:

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而非“大概清楚”

你的月薪、负债、积蓄、外债、固定支出,都是你应该牢记于心的。如果还不清楚自己每月到底花了多少钱,有多少存款,那你要做的就是记账了。

在这个基础上,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比如月薪3000,打算一年之后要攒下多少钱,2万还是5万?先有个整体的目标,再推算到每个月,你需要攒下多少,你又可以通过理财增加多少利息收入。

开源节流,是理财的基础

月薪没过万,特别是还停留在三四千元档位上的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原始财富的积累和理财知识的储备.

尽量去开源吧,也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多一些。比如你可以做一个自媒体,获得广告、打赏收入,或者开个微店或者淘宝店,总之,多些收入的渠道。

如果没有精力做副业,那就好好的节流,算好每笔钱花在哪儿,怎么花,把现金流控制好。

控制现金流的具体做法,比如,你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捡便宜物件囤货,所有的东西买回家就贬值,这是市场规律;只买必需品,避免重复采购。

虽说这样过会比较累,但是你的收入不允许你肆无忌惮的花钱,也只能这样了。

强制储蓄,因为自律才有自由

如果你有一个殷实的家庭背景,那么你可以很任性。但大多数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需要自己努力积累。

或许你了解很多理财牛人,也羡慕他们所获得的理财收入,但你要知道一点,几乎所有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攒”得来的,没有攒出来的第一桶金,就算你有再好的投资项目,也只能望而生叹。

所以,在收入不多的时候,请坚定攒钱的重要。

另外,除了强制攒钱,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能帮你事半功倍。

比如从“收入-支出=结余(储蓄)”,变成“收入-结余(储蓄)=支出”,把顺序换一下,产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如果你还说,“我存不下钱怎么办?” 解决方法很简单:把工资卡交给你妈保管。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想起以前有用户问我“投资基金可以实现每年20%的收益吗?求推荐。”

我问他为什么非要说20%?他说因为看到有文章里说,李嘉诚有一套理财理论,“一年存1万4千元,并且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

小编敲了敲计算器,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40年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要达到20%!

这个谁能做到?李嘉诚可以,一些高收入高净值的人群可以,一些专业投资人也可以,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靠着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来说,20%无异于痴人说梦,何况每年都需要稳定在20%左右。

高收益的理财方案对你而言不一定是有效的,所以不要盲目选择收益高的产品和投资组合,适合自己的,哪怕只能跑赢通胀也是好的。

月入几千元,能最后拿来理财的钱其实很有限,因此投资上要尽量选择门槛低、安全稳健、方便操作的理财方式。比如货币基金、P2P、基金定投。

除了选对产品,投资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理财不是今天给你做了规划方案,明天你按我说的做了就能摆脱困境的事情,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理财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拥有两张保单

一张意外险保单和一张重疾险保单。

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保险或者保险业务员,都要懂得利用保险转嫁风险。因为意外或者疾病输掉所有的积蓄,太不值了。难道你如今的努力,都为了给医院做贡献吗?

经营好自己的信用

信用的好坏,跟你的收入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信用卡作为一个短期融资工具,可以解决近忧或者捞到实惠。但是一定要把负债率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别让钱包太难堪。

尽早开始积攒自己的信用分值,以便为有资金需求的时候提供方便。比如,如果拥有良好的信用形象和信用分值,未来能提高在银行的贷款额度。

经营好自己的信用,对你有益无害。

多学点 儿理财知识

理财知识,别人说了也就说了,你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自己学习理解了,然后一点点尝试,才叫积累投资经验,也才会更全面的认识自己适合怎样去投资、能承受怎样的风险,不至于被一些低劣的骗人伎俩给骗到。

现在收入不高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整天哀叹于挣得少,不够花,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理财细节,学会开源节流,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财富。越早开始理财,未来才可能越安稳。

来源南方网


三口之家如何规划家庭保险?

今年35岁的张先生在国庆假期期间,开始为明年的财务做新的规划与预算。而在这之前,他将自己家庭的财务情况重新梳理了一次,并且跟南都记者一起咨询了理财规划师。

大型保险规划师建议,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产品,用年收入的10%来配置。另外,对于意外险产品建议高配,尽量将杠杆放到最大,同时利用消费型健康险来减少家庭资金开支,并且做足家庭保障。

家庭保险产品的配置

对于张先生而言,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必备工具,必须打好基础。

一、意外险品种

1.成人意外险:

每年150元-500元

根据中国保险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显示,交通类风险是第一位的意外风险原因。男性的意外伤害风险高于女性,在中青年(20-59岁)阶段,男性意外风险是女性的2.38倍。

意外伤害事故带来的影响常远远超出个体承受范围。作为专门针对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提供风险保障的意外伤害保险,在分散意外灾害风险、为被保险人提供财务补偿、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型保险公司保险规划师、高级营销总监李埔章称,购买相应的保险也是转移意外伤害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有效手段。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适用人群广泛,投保简易,能够覆盖全时间、全空间、全人群、全事故原因风险。

今年的互联网人身险统计中,意外险的规模保费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长了149%。

值得关注的是,意外伤害保险的伤残保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2014年1月份起,意外伤残条目由原7级34项扩大为10级281项,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意外伤残风险保障水平。

一家互联保险规划师则称,建议张先生一家在网上购买1年期的意外险,或者长期意外险。

“关于意外险的保额,选你能买到的最大保额,保障杠杆放到最大,市面上不少产品都配搭了意外住院等保障。”李埔章称。

南都记者在淘宝保险平台查询到成人意外身故和残疾赔付50万的保险,每年费用在150元-500元区间。新设立不久的互联网保险安心保险则更为大胆,意外身故保额最大放大到300万,保费每年在1860元。

2 .小朋友意外险:100元

另外,“对于青少年来说,高危时间是暑假,高危事件是溺水。”《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指出。

“身体和思想都处于发展成长期的青少年好奇心强,并慢慢开始有了独立活动,但对生活中很多危险因素认知还不够,因此经常会让自己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中。”李埔章对南都记者表示。

小朋友则应该加强保障。“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却不购买或疏于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这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相对较高,头疼脑热、生病住院的概率也要比成人高很多。”

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

南都记者在保险公司官网上观察,泰康在线0-9岁小朋友身故保额20万附加意外医疗,住院津贴综合意外保险,价格在120元。而在官网购买还有8折的优惠。

二、健康险品种

1.税优健康险:2400元

比较有意思的是,张先生购买了税优健康险这款产品,每年缴费24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分为两个一个风险账户,另一个是万能险账户。张先生的2400元缴费,扣除了每年的风险保费后,剩余部分流向万能险账户进行积累。

张先生今年的风险保费为378元,剩下的2022元则进入了万能险账户进行积累生息。

事实上,国内第一款享受税收优惠的保险产品,普及率并不高。

南都记者从保监会获悉,税优健康险自2016年3月首张保单签出至2017年7月底,全国售出税优健康险88525单,实收保费1.67亿元。

“我也是在一个保险公司精算朋友的推荐下购买的。税优的产品的价格和保障设计都受到严格管控,保险公司以微利运营,对于消费者肯定是让利的。”张先生对南都记者阐述了购买税优保险的初衷。

张先生抱怨,“大家的购买意愿其实还是很强的,我也拉上了公司财务一起购买。这个产品一年下来有600多的免税额。主要是购买多一份保障,不过购买这个产品流程确实很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税优健康险推行以来单笔赔付最高案例。

2 .高额医疗险:376元

李埔章称,张先生拥有医保、税优健康险、重疾险的保障,保障其实相对齐全。不过,税优健康险有个问题是只保障到65岁,健康风险高企的老年生活无法覆盖。不过更应该补充谢太太的保障。

“首选重大疾病保险保障终身,不过建议配置50万保额,保险价格在13万- 18万。”另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保险规划师周冰称,“鉴于家庭资金压力,消费型健康保险其实更为推荐。虽然每年健康险的保费会随着年龄增加,但是未来更多的健康险产品形态会出来,投保者的保险产品选择更多。”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2016年火爆市场的“百万保额医疗险”,在2017年继续高歌猛进。平安、阳光、众安等保险公司掀起一波短期健康险红海战,保额从600万元一路升至1000万元、1500万元。一贯以价值为先的银行系险企工银安盛近日也加入战团。迄今线上销售的各类一年期高额医疗保险已超过10款。

张太太如果投保一款百万保额医疗险产品,保障额度为一般医疗保险金300万元和恶性肿瘤保险金300万元。张太太只需要376元,该公司宣传称,产品能够续费到80岁。

上述保险规划师李埔章称,医疗险和重疾险的重大区别在于,人的健康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上升,长期重疾险可在数十年内锁定赔付额,而医疗险多是一年期保险产品,实报实销,即便买了很高保额的保险,也不能提前支取未发生的医疗费用。

“如果被保险人健康状况变差,或者被保险人发生过理赔,不能继续购买原医疗险,再次购买其他重疾险产品将面临较大的加费甚至被拒保风险,可能面临无险可保的情况。”李埔章也表示,“重疾险重在长期规划,医疗险重在短期保障。”

3 .少儿保险卡:200元

少儿其实保障保险相对较多。

对于基本医保以及学校统一投保的学平险对儿童的基本医疗以及意外风险已有覆盖。婴幼儿、学龄期儿童以及在校生其实都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且由于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所以个人所缴纳的保费相对便宜,且可以带病投保,不用担心儿童有先天性疾病而被拒保。同时,中小学生在入学时自愿投保的团体保险学平险同样具备性价比高的特征。

事实上,不少保险公司也推出了针对少儿健康保险卡。比如张先生的小朋友投保,平安少儿安康卡200元一张,重大疾病赔付5万,意外身故赔付10万。众安少儿重疾险重疾25万保额,保费250元。

“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保险规划师周冰表示。

建议一

合理安排支出

对于很多中产家庭而言,目前的资产积累可能是花了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慢慢完成的。

张先生目前每月支出其实并不算少,但是,张先生需要进行长期财务规划,需要明确资金用途,知道家庭每月的必要开支,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争取积累更多资金,将来才能游刃有余。

建议二

调整投资结构

张先生表示自己为中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一家第三方机构的理财师则建议,低、中、高风险的资产配比分别为20%、60%、20%。

从投资结构来看,目前张先生全仓炒股,应该适当配置低风险的资产。国内的股市波动大,而且机构操作优势未来会越来越大。

规划师称,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投资市场,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孤注一掷,做好资产配置,待保险等保障类投资产品给家庭打足了基础,其他高风险投资才不会是空中楼阁。合理的资产配置顺序应该是保障类产品,比如保险、存款等、现金管理、固定收益类产品,最后才是风险最高的权益类和另类产品投资。

案例

张先生今年35岁,在事业单位从事文书工作。谢太太比张先生小2岁,律师助理,家庭年收入20万左右。家里有一位3岁的小朋友。张先生和谢太太夫妻俩还房贷、养车、赡养老人等等,每月开支在1万左右。张先生对金融相对了解,自己玩股票,也跟热点配置保险。张先生和谢太太单位均买了职工医保,小朋友也购买了医保。

另外,张先生此前购买了新推出的税优健康险,并投保大型保险公司一份保额在6万元的重疾险。而谢太太和小朋友则没有其他保险了。夫妻两人考虑未来孩子支出会变多,所以也想着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自己做好健康保障。

南都记者带着张先生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多位保险公司规划师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

>>>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

互金常务理事 18家透明 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广东配音最前线  ·  叼你老味,条仔真系好衰格....
7 年前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  IAB:2016年全球网络广告收入报告(附报告)
7 年前
HOT男人  ·  上班时为爱鼓掌啪啪啪?刺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