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腰是个大活,太极拳沉胯讲究胯要练出向下松沉之感。
太极拳法之要
第一是尾闾正中,第二是尾闾正中,第三还是尾闾正中。
直立行走,将两胯关节被压死,练太极拳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尾闾摆正,将两胯松开。所谓虚实分清也是分在两胯关节。
松开的感觉好像是往生锈的轴承里滴油,是一点一点松开的。
当你打拳时能自动观注到两胯时,说明两胯开始松了,从开始松到完全松开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最好常看松胯松得好的人打拳,全身关节松开是以后的事。开始练拳时,松两胯最重要。
走猫步的好处是松整条腿,皮肉筋膜骨头关节
。腿的中间部位是膝盖。如果整条腿都松了,那膝盖一定是松的。如果腿上有哪儿还不松,那膝关节也别想松。松膝是个大问题,太极拳的发放也可以用膝盖发,但要你的膝盖松了以后才行,用膝盖发人,一屈膝人就发出去了。
要怎样才能气、力入骨呢?
先要两股前节有力。要把两条腿练出来,而且胯膝踝三个关节松开,做到我以前常说一腿三折。这两条腿是要下大功夫的。一般踝关节松了,胯关节松了,膝盖关节也就松了。擎起彼身借彼力,首先要能擎起自己。双腿擎起别人,单腿要能擎起自己。这其中非
要吃大苦耐大劳不可。李雅轩可以连续走几个小时猫步,所以李雅轩的两股前节有力。李雅轩讲练拳要大松大软。真的大松大软是以两股前节有力为前提的。
能做到两骨前节有力,大胯才能向下松沉。讲开胯的人很多,其实应该说沉胯才对。两肩的松沉关键在于脊椎,脊椎有感觉了,两肩才能说是真正的松沉。太极拳法强调的几个重点,一呼吸。二尾闾中正。尾闾中正做到了,胯就正了,腰也才能松。我打拳整十个月才找到尾闾中正,一年十个月虚灵顶劲的感觉自己来了,之后胸椎,腰椎,颈椎感受越来越深。半个月后感觉腰椎能向后拱,练一个月后感觉神意上身,整条脊椎向上挺拔。脊椎的感觉有了,才明白什么是松肩,什么是力由脊发。两肩就向汽车的方向盘,同它下面的轴连成一体。轴就好比是脊椎。汽车是用方向盘来控制转轴,而太极拳是用脊椎来带动两肩。
变换在腿,两腿需能一腿三折
。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这还是脊椎的事,脊椎上拔,自然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上于两臂相系,下于两腿相随。这要各大关节松的好。化时关节松开,发时关节合拢。关节能开能合,好像用离合器控制。
打太极拳能身心合一往往是高手的境界。
先谈神气。神是心识,气是气感。普通人的心识受贪欲和掉举的影响,无法自控,你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除非有特定的吸引你的目标。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识又被特定的目标所吸引控制。也就是心识很少有在家的时候。家就是你的心和身。练太极拳有收拢心神的作用,高手打拳,身心合一。平常人打拳,缺练。
用心来关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这就是身念处。
但保持念处需要你有这能力。
张义敬
讲李雅轩打拳跟别人不同,显出一个静
字,也是如此。也是心与身合的的动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