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恐怖雾霾片戳中无数人心
马云:十年后三大癌症将困扰中国每个家庭
1、
要说今年年度最大笑话,有一则首当其冲
2、
要说今年年度最火组图,“穿过雾霾区的高铁列车”一定入选
近日,一辆从徐州开往北京的高铁图片,刷遍了微博朋友圈。
网友实拍刚入库的京广线列车
下面还有“雾霾黑”。
这是1月2日停靠北京南站的和谐号列车,它刚刚从上海奔袭800多公里而来,车身上布满了仿佛泥水冲刷的痕迹,但这
实际上是雾霾所留下的
。
尘埃布满整个高铁车身
据介绍,高铁在时速超过200至300公里时,列车交错时会产生空气压,空气压产生的强大气流将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紧贴到高铁车身,
会使洁白光滑的高铁车身布满尘埃
,铁路部已确认。
3、雾霾有毒,但雾霾到底长啥样?
北京化工大学一位教授通过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使用10天左右的防霾鼻罩的滤芯,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能清晰地看到附着在滤芯材料纤维上的微米级大小的雾霾颗粒。
4、不戴口罩真的会死人吗?
《纽约时报》中文网健康主编詹涓的一份调查数据提醒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不戴口罩可能真的会死。
马云说,“十年后三大癌症将困扰中国每个家庭。”
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肺癌是因为我们的空气,胃癌,是我们的食物。
150秒雾霾侵入人体全过程,刷爆朋友圈!
央视新闻:
不到10秒钟就有一人得癌症,肺癌是第一杀手!
马云: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
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
30年后,医生将失业
马云,互联网的代表人物,他的一举一动总是能触动市场的敏感神经在去年,2014年5月28日,马云将他的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医疗领域。支付宝对外公布了一项旨在改变公立医院拥挤现状、帮助医院提高运转效率、更加优化资源配置的“未来医院计划”。通过这项计划,患者可以在线上就能完成挂号、候诊、缴费、查看检验报告以及医患互动等环节。
马云说,
“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下一个阿里巴巴将诞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
“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乐两个产业,如何让人更加健康,如何让人更加快乐,不是建更多的医院找更多的医生,更不是建更多的药厂,而是我们投资做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越来越少了,药厂少了很多,这说明我们做对了。
事实上,不仅仅只有阿里巴巴被互联网医疗所吸引,腾讯、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也跨界玩起了医疗。现在,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行业。
-
2015年1月,
百度医生
APP正式上线,经测试,在80%的情况下,百度医生的诊断和北大国际医院的医生诊断是一致的,它的准确度令人惊讶。
-
2014年9月2日,
腾讯斥资7000万
,投资给了定位于医疗健康的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刷新了移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金额。值得一提的是,马化腾还在不久前提到微信正在探索一种急救功能:“比如说突然间有人心脏病发,我怎么能够找到最近的心脏的AED这个设备,或者会急救的人、志愿者在哪里,用新技术一按,他就可以收到call,他知道你在哪里,就可以过来帮助。”
-
BAT之外的另外一家市值超百亿美元的公司
小米
,也在同年9月19日宣布
投资2500万美元
战略入股九安医疗旗下的iHealth。
资本之所以热衷于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无疑是看中其巨大的前景。
生命脆弱,科学技术让人看病不再难
如今我们去淘宝、京东购物,未来我们会在哪里看病?当然,短期看,医院不会消失,但是未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一定是多样化的、去中心化。
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提高医疗效率。这些变化让患者从挂号、门诊、检查、手术以及住院等各环节,都能更加便捷。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全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近3亿,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
生命脆弱,即使有再多的钱财和声望没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谈。而如今互联网+医疗还在萌发中,能否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使人们看病不再困难,平常生活中能更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才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如今的最大使命。
也正因为如此,“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
创业投资风险大,
众筹项目来帮您!
颢云科技,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实践者
讲了这么多,互联网医疗这么火,但是因为各种局限性,读文章的你可能无法参与这波创业大潮,那就通过
百度百众
来投资创业者吧!
有人认为寒冬时期不适宜投项目,其实不然。
颢云科技作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实践者
,是由多名曾经在世界五百强科技公司知名外企及上市公司任职的资深医疗行业顾问、大数据分析专家及技术高管发起,由顶级医疗及技术专家组成核心团队,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及技术积累,致力打造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共同体;与中国电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卫计委、华润医药等单位战略合作,入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案例库,并荣膺2016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医疗大数据领域杰出企业奖。
一、投资亮点
1、资深行业团队:由知名大数据分析专家、技术高管、学术专家组成。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卜晓军,是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IT行业近20年,历任IBM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IBM软件专业服务大中华区总经理等职务。具有企业内拓展新创业务成功经验,组建并带领IBM医疗解决方案团队实现5倍业绩增长。曾任IBM 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亚太区导师。致力于将大数据分析与行业结合,帮助客户获取竞争优势。
公司团队共50多人,主要成员来自世界500强科技公司,在IBM、微软、华为、东软、甲骨文、百度等外企及互联网企业担任过资深医疗行业顾问、大数据分析专家及技术高管,核心成员在企业大数据架构、医疗大数据分析、临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方面也有很强的积累和经验。
2、市场前景广阔:千亿级医疗健康数据分析服务市场。
专业机构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达到230亿美元。高血压、慢性病或老龄化群体都不约而同地需要通过移动医疗设备监测生理指标。
而且未来互联网医疗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方向,国家有关部委正在谋划建立国家层面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各地医疗数据可以在平台上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