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小伙伴从 4 年前的第一篇文章从头翻公众号历史。我在这里记录了自己财务自由的大部分历程,偶尔被点评“像在坐时光机”。
2019 年 8 月的文章,最近收到一条来自“两年后”的回访:
我在最初财务自由实证里做过一次估算:
每年存下 30 万,年化收益 10%,十年就能积累到 500 万
(假如目标是 100 万,就是每年存 5 万;目标是 200 万,就是每年 10 万。同比缩放)
但走到 2019 年那会儿,距离目标日期还有 3 年,实证却还差 250 万。
相当于剩下每年要增长 83 万,这和当初的 30 万储蓄额放在一起显得特别吓人
。
“还能实现吗?”连也太都这么问我……
我后来做了个任务拆解:
-
当前储蓄节奏,3 年能存下 90 万,那 250 万的缺口还剩 160 万;
-
160 万看着数字挺大,但相比于当时的 250 万本金,其实就是 60+% 的收益。
所以看起来很难的任务,仔细算下来,只要后面 3 年间能赶上一波行情,达到 60% 左右的收益,目标就差不多了。
……
2 年后的今天大家已经知道结局了(👇 每个红点是一个月)
现在的财务自由进度比当时增长了 220 万,相当于每年 110 万,甚至还比「每年 83 万」还超额完成了目标。
很多乍一看可怕的目标,拆解下来其实没那么吓人。
比如「攒下 100 万」,虽然数字挺大,但拆下来也就是每年储蓄 6 万,坚持投资 10 年,很容易实现。
再比如对当时我们来说吓人的「3 年要赚 250 万」。但拆下来发现,只要保持节奏,等待 60% 的收益,有时候就是一波行情的事儿。
不要被目标的数字吓倒。换个角度,小心拆解,问题很可能没有那么难。
……
关于钱总有种说法「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前半句我同意,但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反驳半句,钱也是省出来的。
当时我的判断现在回头看是正确的——估值不高,行情随时可能到来——这是我「赚到的」钱。
但
假如 2 年前,我有一样的判断、一样的赚钱本事,但没有前面几年努力积累下的 250 万呢
?
同样的经历,换个起点,资产也就增加个 70~80 万。
但加上这份积累,资产增加 220 万,几乎是 3 倍。这不正是「省出来的」钱嘛。
投资机会固然诱人,赚钱确实很重要,但「机会 x 本金」才是我们最后的收益,如果本金是 0,机会就没有意义。
赚钱和省钱同样重要,当下的省钱,就是未来赚钱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