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腾腾爸
《投资大白话》作者。还有若干大部头著作待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腾腾爸

辟谣了!

我是腾腾爸  · 公众号  ·  · 2024-06-17 09:00

正文

最近几周市场连续回调。
尤其小微票,回调的幅度还比较大。
高点锚定心理再次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听到叫惨声一片。

上周三,也就6月12日,网上有人炒作转融通的问题,说:12日一天,转融通就新增了1.7亿股,这样疯狂,什么样的市场不跌?
然后有网友又扒拉了下前一天,即6月11日的转融通数据,发现当天转融通新增了2.8亿股,比12日还要疯狂。
于是,叫惨声演化成了惨骂声。
全面禁止转融通的呼声四起。

我当时也很疑惑这个问题,还在微博上转化了一条与转融通相关的信息。
但对全面禁止,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昨天(16日),证监会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
讲得很全面,算是对上周的相关炒作进行了回应,对炒作中夸大和虚假的部分,进行了专项的辟谣。

证监会回应和辟谣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6月11-12日的转融券出借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指数成分股半年度调整引发的转融券“借新还旧”。
直白点说,就是融券借出去的股票,有部分被调出了成分股,这部分需要收回。
同时,又有新股票被调入成分股,这又会引发新的借出。

2、网上部分自媒体瞎炒作,只公布了新增的数据,忽略或者故意隐瞒了收回的数据。
事实上,6月11日、12日两天新增了4.5亿股转融券,同时又收回了9.1亿股。
一放一收,这两天转融券余额实际上是减少了4.6亿股。
同时,上周转融券余额总共下降了54亿元,降幅高达14%。

3、去年以来,根据市场关切,证监会先后禁止了限售股的转融通,降低了转融券的效率,严禁利用融券变相T+0交易。今年2月6日,证监会还规定各证券公司以当日转融券余额为上限,暂停新增证券公司的转融券余额。目前该政策仍在严格执行。

4、截至上周五,即6月14日收盘,全市场转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新规推行时下降了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目前转融券余额仅占A股流通市值0.05%。

讲了这么多,其实可以总结为两句话:

1、最近市场的下跌,跟转融券没有半毛钱关系,别瞎咧咧;
2、转融券业务,基本上已经被限制死了,别担心。

这个回应、辟谣来得非常及时。
市场下跌,各种妖魔鬼怪又出来了。
有些人,纯粹是一种情绪性渲泻。
而有些人,就是在故意造谣、卖惨、贩卖焦虑。
对后边这类人,我只能说是心怀叵测。

我个人的观点: 限售股的转融券将会被永久性取缔,除此之外的正常融券业务,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完全取缔
现在的严格限制,只能是暂时性措施。
一个正常的市场,应该同时允许做多和做空。
这样的各方力量才能均衡,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价值发现功能。
现在市场不好,大众情绪低迷,临时性的限制融券做空,对稳定市场信心、提振市场情绪是有好处的。
如果全面取消,将来牛市沸腾时,市场的泡沫化则无以制约。
所以,看远点,不要因噎废食。

换帅以来,管理层是非常呵护市场的。
也确实做了很多拨乱反正、意在长远的铁规铁纪。
对这一点,我们应该积极地给以支持和拥护。
任何一名普通投资者都是市场的一分子,我们的情绪和呼声,集合起来,产生共振,可以直达上听。
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千万不要做叶公好龙的事儿。

比如前两周监管函频出、ST票批量出现。
这本是管理层加强监管、努力出清垃圾股的重大举措,但被市场上的某些人恶意放大焦虑,将之列为市场下跌的罪魁祸首。
细想想,有问题的股票,监管函提示不正常吗?
ST股票下跌,不正是投资者退出的理性表现吗?
好了,一通哭惨、骂娘式的炒作之后,管理层为照顾市场情绪,已经伸出的监管之手,又收回去了。
监管函少了,ST少了。
这样对普通投资者真地友好吗?

这是一次典型的舆论绑架政策。
非常遗憾,它是不正确的。
容忍上市公司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允许垃圾公司继续在股市里混,这是对所有股市投资者的伤害。
可笑的是,有些人一边骂垃圾股,一边骂管理层不该清退垃圾股。
这精神分裂的程度,可真是不一般地轻啊。

最近网上还有人炒作中国GDP的话题。
说:2024年一季度中国GDP用美元计算,只占美国GDP的59%。
还说:我们最多占到美国GDP的78%,接近80%了。
然后炒作:中国不行了,跟美国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告诉你:没有的事儿!
把心放在肚子里,该干嘛干嘛去吧。

1、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美国2.8%。
中国的实际增速还是远远高于美国。
2、这两年以美元计算的占比降低,是因为汇率原因。
这两年美国升息,中国降息。
过两年,这个周期有可能会倒过来。
人民币兑美元,一定会再涨回去的。
3、按购买力平价,中国GDP总量在2016年就超过了美国。
2023年,中国GDP已经大约1.3倍于美国。
中国领先美国的趋势,还在加大。

讲这些,不是为了无脑吹中国。
我们自己当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当务之急,通缩的问题就需要认真对待。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更不要妄自菲薄,跟着一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瞎焦虑。

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未来,都是星辰大海。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正在热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