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泉藏品
主要经营业务: 金币、银币、各种流通纪念币、纪念钞,外国货币,纪念金条,黄金投资,定制开发各种金、银、铜质纪念章、各种纪念品、工艺品、个性礼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areerIn投行PEVC求职  ·  中概股 “井喷日”:宁德、蜜雪、万国齐发IPO大招 ·  昨天  
HRTechChina  ·  2025HRTech机构会员,是您数智升级, ... ·  昨天  
智联招聘HR公会  ·  精准把握职场热搜爆点,做职场人求职风向标 ·  2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国信证券金融市场总部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泉藏品

创意!东京奥运会项目首次使用动态图标

万泉藏品  · 公众号  ·  · 2020-03-07 21:23

正文

点击万泉藏品 关注我哟

2020年2月26日,东京奥组委、残奥组委公布了73幅动态运动项目图标,涉及33个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和22个残奥会运动项目。这些图标以高度简洁的图形和动画体现了每项运动的特点,令网友赞叹不已。


话不多话,看起来!


(视频来源: https://tokyo2020.org)


静态图标由日本著名设计师广村正彰设计,动画效果由动态设计师井口皓太接手制作,历时一年完成。


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是奥运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两大作用:第一,具有跨越语言障碍,清晰表达运动项目的特点,指引运动员找到正确场地的识别和指向功能。第二,在视觉设计方面,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


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第一次将运动项目图标设计成系列性图标;1964年东京奥运会奠定了运动项目图标的官方地位。从那时起,历届夏季奥运会的运动项目图标长什么样?又有哪些特点?都是谁设计的呢?本文将搭配历届夏季奥运会相关纪念币,为您略作解读。


1964东京奥运会(第18届)


设计:山下芳郎/胜见胜


这套图标是依索符号系统以图代文设计理念的延伸,集中体现了东京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实际上是浮世绘设计风格和国际主义风格的融合,注重对称化的设计构图,简洁明了,信息传达迅速准确,同时加入了日本文化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到,图标主要以几何图形为主。

1964日本-东京奥运会纪念银币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第19届)


设计:第19届奥运会组委会城市设计部(兰斯·维曼等)


这套图标在视觉上高度简化,仅以运动员肢体或运动器材的一部分为识别特征,遵循了以局部代表整体的原则。可以将它们看成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些符号参考了墨西哥的文化和历史。其中,水上运动项目符号中的水纹设计受到维乔(Huichol)印第安人艺术的启发。

1968墨西哥-墨西哥城奥运会纪念银币


1972慕尼黑奥运会(第20届)


设计:奥特·艾歇尔(Otl Aicher)


这套图标呈现出明显的几何化特征,线条角度基本以45度角及90度角为主,在风格上高度统一,突出了德意志民族理性、冷静的个性,同时也为以后的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提供了比较完整的设计思路。

1972联邦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纪念银币


1976蒙特利尔奥运会(第21届)


设计:由乔治·休尔(Georges Huel)和皮埃尔·伊夫·佩勒捷(Pierre-Yves Pelletier)在奥特·艾歇尔(Otl Aicher)的设计基础上改动


这套图标是上一届夏季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的延续,除了调整部分图标中运动员的朝向方向外,没有什么创新性的变化。

1973-1976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纪念银币(部分)

图源:apmex.com


1980莫斯科奥运会(第22届)


设计:尼古拉·贝尔科夫(Nikolai Belkov)


莫斯科奥运会组委会与几所艺术学校接触,将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图表设计纳入了学生的学位项目,最终选用了穆希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尼古拉·贝尔科夫的设计。这套图标在风格上与前两届奥运会的运动图标相似,但线条呈30度或60度,运动员身体也处理为一体。

1980苏联-莫斯科奥运会纪念银币(部分)


1984洛杉矶奥运会(第23届)


设计:基思·布莱特及合伙人公司(Keith Bright and Associates)


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最初对获得慕尼黑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的版权感兴趣,但他们最终意识到最经济的办法是原创,为此发起了一场竞赛,加利福尼亚的三家设计公司参与竞标,最终获胜的是基思·布莱特及合伙人公司。该公司参考前五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为开发新式图标明确了六个基本标准:


基于以上标准,设计师最终设计的图标相当实用,图标中运动员的躯干、四肢和头部是分开的,清晰地传达了运动项目的特点。

1984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纪念金币(精制版)

第23届奥运会纪念银币(1984 中国)


1988汉城奥运会(第24届)


设计:汉城奥运会组委会


这套图标结合了东方设计思想,借鉴了慕尼黑奥运会的严谨造型。运动员的头部、四肢和躯干及其它元素在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注意第一个游泳运动项目出现了三位运动员的形象,这种分散排列的方式使图标具有空间感。

1988韩国-汉城奥运会纪念银币(艺术体操)


第24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1988 中国)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第25届)


设计:何塞普·马里亚·特里亚斯(Josep Maria Trias)


这套图标展现出艺术性,设计灵感源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胡安·米罗的绘画作品,设计师将绘画元素抽取出来,以点和曲线表现出动态感,使图标传达了巴塞罗那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

1992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纪念银币

第25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1990/1991 中国)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第26届)


设计:马尔科姆·格雷尔(Malcom Grear)


这套图标的设计灵感源于古希腊陶罐上的人物形象,运动员身体轮廓和肌肉结构接近真实的人体特征,既有古典气息,又兼具奥运会的文化理念。

1996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纪念银币(游泳)


第26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1995/1996 中国)


2000悉尼奥运会(第27届)


设计:桑德斯(Saunders)


这套图标中的运动员,下肢由回旋镖构成,看起来有点“胖”。回旋镖是澳大利亚土著的传统狩猎工具。如此设计是向澳大利亚土著文化致敬,并以动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运动员的速度和敏捷性。

2000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纪念币(摔跤)


2004雅典奥运会(第28届)


设计:雅典奥运会组委会


这套图标的运动员形象设计灵感源于古希腊基克拉底大理石小雕像,图标形状使人联想到古代陶器的碎片。

2004希腊-雅典奥运会双色币(掷铁饼者)


2008北京奥运会(第29届)


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这套图标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篆书,结合了美学和运动的概念。 直线和曲线的组合,既体现了篆书结构紧凑、字型修长的特点,又符合简洁、实用的现代符号特征。 图标使用黑白两种颜色,即是对篆书书法风格的传承,又是对“拓片”的概念的阐述,强烈的颜色对比,使线条的动态美更进一步,向世界传达了“人文奥运”的奥运体育精神。


更难得的是,我国发行的第29届奥运会贵金属纪念币出现了奥运会运动图标,这种设计元素的添加在 各主办国发行 的相关题材纪念币中是首创。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1组)

1/3盎司金币(马术/射箭)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

1/3盎司金币(游泳/举重)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3组)

1/3盎司金币(摔跤/足球)


2012伦敦奥运会(第30届)


设计:SomeOne设计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