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宣传和推广珊瑚实验小学的亲亲教育理念,加强和促进大家对亲亲教育的认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习近平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在研讨中思考,在体验中成长!珊瑚实验小学开启2018——2019学年度教师项目学习之旅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 公众号  ·  · 2018-09-29 16:47

正文

点击"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关注我们





新思路,新视野,新作为。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研究,不断实践,

确立边学边干,

勤于钻研,勇于创新,

终身学习的观念,

才能将最好的东西

奉献给学生!




“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这是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理想的学校教育方式,也是珊瑚实验小学一直努力的方向。新的学年,珊瑚实验小学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2018——2019学年度教师项目学习之旅。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新模式,掌握新理念,收获新感悟。



珊瑚实验小学近200名教师

分为两个大组分别体验

“爬山虎”项目和艺术实践项目。

两个大组又通过多次分组,

以5人小组的形式,

在组长的带领下,

纷纷投入这场头脑风暴:

项目的提出、任务的驱动、

团队的合作……

老师们集思广益、积极探索,

他们在忘我投入、分秒必争的

学习劲头中激发出无限潜能,

在冥思苦想、热烈讨论中

收获理念和方法。







“爬山虎”项目

学习体验活动

珊瑚实验小学百草苑的岩壁上攀爬着大片的爬山虎,轻风拂过,一墙的爬山虎就会漾起波纹,生机盎然。爬山虎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落叶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它在绿化、美化环境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发挥着增氧、降温、减尘、减少噪音等作用,是藤本类绿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此外,爬山虎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非常顽强,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利用爬山虎作为原材料或半成品,仔细确定其吸盘的微结构和功能性,将会促进仿生和生物信息材料以及仿生器件的深入研究。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叶圣陶先生的名篇《爬山虎的脚》对爬山虎如何爬墙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科学课上老师也时常会带领学生去观察、认识和研究植物。因此,老师们选择爬山虎作为此次项目学习研究的对象,它不仅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在实地研究前的头脑风暴中,老师们围绕爬山虎纷纷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梳理归纳出研究的五个方向。随后,大家被随机分成 10 个小组,分别研究爬山虎的脚力、爬山虎的“爬行”高度、爬山虎叶片的制氧量、爬山虎的生长环境以及爬山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领取任务后,老师们立刻制定测量方案,确定测量工具,明确测量方法,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实地测量,做好记录。活动中,老师们有明确的分工、团队的协作、大胆的思考,还有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驱动、项目构思等一个个新概念时时冲击着老师们的大脑。



▲“研究爬山虎脚力”小分队充分借助电子称、钩码、弹簧测力计测量成熟吸盘的质量、吸盘与基底的黏附接触面积、可以承受的拉力



“研究爬山虎‘爬行’高度”小分队测量爬山虎从根部生长出的茎最远的攀爬距离



▲“研究爬山虎叶片制氧量”小分队借助便携式氧气浓度测量仪测量光合作用前后叶片周围氧气浓度的变化。



▲“研究爬山虎生长环境”小分队利用光照强度测量仪、电子称、PH试纸测量爬山虎周围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土壤湿度、土壤PH值,并且利用形色APP识别爬山虎周围的植物。



▲“研究爬山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小分队 用温度计测量叶片正反面的温度以及被叶覆盖和没被叶覆盖的墙面温度,用分贝测试仪分别测量距离噪音源等距离的空旷处和爬山虎覆盖处的分贝值。



艺术类实践课程项目

学习体验活动

在部分老师热火朝天地研究爬山虎时,另一组的老师也开始了他们的艺术实践之旅。结合美术、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的艺术实践课程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意识。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更有效地实施这类课程, 老师们 便以学生的身份深入参与到课程中。

首先,老师们共同欣赏了四幅画作:步辇图、雅典学院、宫立龙农村系列、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并简单了解了四幅画作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含义。接着,他们被随机分成五组,每一组选择其中一幅画进行破题、微拍、再创作。他们仔细观察画中的细节:画作的色彩、构图、内容,并联系创作背景深度解析画作所表现的故事和思想感情。解读出画作的深层含义后,他们利用校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拍摄一张能体现画作中心思想的照片。最后,他们还需对画作的含义进行延伸、拓展,并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将延伸的意义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次“烧脑”的艺术之旅让老师们感叹美术作品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历史关联以及画家别具匠心的巧妙构思,收获了从未注意过的新视角和欣赏思维,洞悉了艺术的奥秘。这种获得过程,正是提高鉴赏力和审美的途径。




▲鉴赏 “雅典学院”团队



▲ 鉴赏“宫立龙农村系列”团队



▲ 鉴赏“ 步辇图 ”团队



智慧分享 助力成长

最后,老师们又聚在了一起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了交流汇报。爬山虎项目学习小组用他们精确的数据、直观的图表以及生动的图文详尽地阐释了他们的研究报告,老师们无不感叹植物世界的奇妙。艺术类实践小组的老师们分别从画面布局、色彩运用、人物微表情等不同角度对四幅画作进行了深刻地解读,并向大家呈现了借助“光与影”、“花与叶”、“人与物”进行微拍的作品。最后他们还“脑洞大开”地对画作进行了重新解读。一幅绘画原来蕴含如此丰富的思想和趣味,真是让大家大开眼界、回味无穷。一路寻踪,携手探索,在思想的碰撞交融中,老师们都惊讶于彼此的学习能量。






珊瑚的老师在合作中,

领会着、交流着;

珊瑚的老师在实践中,

转变着、提高着;

珊瑚的老师在互动中,

批判着、吸纳着;

珊瑚的老师在反思中,

进步着、成长着!




项目有终点,学习无止境。

从陌生到熟悉,

从仰望到实践,

项目学习给珊小的老师们,

带来了困惑与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