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XWS
提供外汇交易工具, 基础知识, 自动交易信号. 专注外汇市场投资者教育, 提升中国外汇交易者整体水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  16 小时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3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XWS

十年理财血泪记:欲逐利而不得利,欲理财而不得财,何也?

FXWS  · 公众号  · 外汇  · 2017-03-28 09:53

正文

有府衙名曰“中国人民银行”,专司铸币流通、调节利率、平衡物价之责。此衙一念之慈,则开仓放粮,甘甜乳汁福泽人间;


此衙稍有不悦,则哀风怒号,收货币、抬利率,露潇潇之相,断盈盈之奶。天下金融票号之盛衰、百姓生计之祸福,皆系于其奶水之多寡,故无不唯其马首是瞻,因得诨号“央妈”。


2004-2006

理财=理财产品

话说2002年,利率低字当头,货币宽松为期,经济欣欣向荣,世间钞票日见其盛。

有神秘人进言曰:“时逢人傻钱多之际,货币流通有加速之态,若动能转化热能,则恐经济过热,于大势不利,若不及早整治,恐悔之晚矣!望娘亲明察!”

央妈对曰:“然!然则计将安出?”

神秘人答曰:“大病初愈者,不下猛药;时逢治世者,不用重典。当慎用加息之法,不如以库中国债卖与银行,则货币可收,市场无扰。”

央妈对曰:“然近年库中国债所耗甚速,积存无多,恐难为无米之炊,如之奈何?”

神秘人曰:“娘亲曾记‘央票’否?国债告急,央票可堪此任。”

央妈曰:“善!”

央票者,央妈之借条也。央妈借钱,有借必还!

其时,百姓存款得息2.25厘,银行购央票得息3厘,然央票高墙大院,非寻常百姓可得,其门坐上买主,非银行权贵不可。

2004年,有银行号曰光大,大掌柜郭友、二掌柜李子卿曾于央舅门下(外汇管理局)主事外汇买卖,为国牟利。

二人见央票重见天日,暗忖道:“此票稍加变化,则大有可为!”

遂购央票,创“债券资产化”之术,化整为零,以亲百姓,赐其名曰 “理财产品”

百姓购之,可得息2.8厘,胜存款良多,更恃央妈后台,无蚀本之忧,百利无一害。

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票,飞入寻常百姓家。街头巷陌口口相传,争相认购,富裕人家莫不以手持“理财产品”为荣。

国人理财之路始于2004年。 彼时,所谓理财,则购“理财产品”而已。

斐史公曰: 天下皆以手持“理财产品”则理财无忧,实则谬矣!若以十年之期,理财产品年年得息3.1厘,物价通货岁岁攀升2.9厘,保值维艰,增值何有?虽时时勤勉,期期倒手,亦徒劳无获也!

2007-2008

唯“买基买股”是从

至2007,突见股价飞涨,人心躁动。炒股者日进斗金,笑理财产品为儿戏;理财者年获三厘,惊资本市场之造化。遂解存款、弃理财、卖地契,倾囊入市。

至四月,莺飞草长, A股 剑指四千,破竹之势无人可挡。日开户者,七十五万之巨,其往年常不足五万,气盛之相可见一斑。亲朋相聚,以彼此荐股为乐事;茶余饭后,常吹嘘万点而后快!日日盯盘,见多涨则有怨;时时打听,因少赚而生恨。

公募基金 亦凭风起势,因举旗号“专家理财、省心赚钱”云云,深得百姓之心,常黎明即起,蜂拥银行,四处托求,只为一基。其时,“百亿基”、“日光基”、“配售基”,基基复基基,无人问何基。可谓“乱基迷眼,是基皆宝”。

证监会忧其乱象,遂问道于权威人士:“股市如此,泡沫已成,如之奈何?”

权威人士对曰:“吾观成交之量,五千亿有余,十倍于前,皆短线炒作而致,市场烁烁、人心浮浮,已无长期之资金矣!”

证监会曰:“凶兆也!”

权威人士曰:“宜增其税赋以禁炒作之风!”

证监会曰:“善!”

遂邀财政部相助,于5月30日子时,增“印花税”至千分之三。

仅五日,跌千点,史称“股市五卅惨案”。不赚反亏者不计其数,忍痛割肉者车载斗量。


然短期利空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仅六十日,又重回四千,百姓聚而论之,皆云:“天朝欲控大盘,何患无策?恐回光返照,不能久矣!”


股谚有云:“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其七月新高,八月新高,九月又新高!至五千仍无颓势!百姓又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市场汹汹,大势难挡,何不从之?”

遂重整溃军,凭“不博不精彩”之残念、以“虽千万人吾往矣”之奋勇,毅然入市。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至十月,美利坚“次级贷款”致危机四起,美林易手,雷曼倒闭。萧杀之气席卷全球,天朝亦不得幸免。一时间泥沙俱下、玉石皆碎!

万亿散户黄粱一梦,惊醒处唯见残阳似血。

予曾作《大股垂江赋》叹其事:


“大哉市场!上扼机构,下吞散户。历数年以扬波,卷泥沙又入海。至若学生、大妈、车夫、公募明星、鬼怪异类咸集而有。盖夫金银之所依凭,黎民之所战守也!然宏观大势,股指迷踪,皆有天数,非常人可知之。遂多空难辨,去从不明,常惩不敬不畏不戒之人…”

彼时,所谓理财,唯“买基买股”是从。

斐史公曰:天下皆以手持基金股票,则十倍收益、一夜暴富!此非理财之正道也,实一“赌”字而已。进进出出,久赌必输,长此以往,收益未必见长,心神已然不堪。理财至此境地,何乐之有?实自寻烦恼也!

2009-2012

“分红保险”大行其道

秋风落叶,满目疮痍。红楼云:“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昔日资本市场车水马龙,今时交易大厅门可罗雀。百姓避之,犹胜克夫之妇。

有志士见状曰:“残局如此,百姓惶惶,谁可扶大厦于将倾?谁可挽狂澜于即倒?谁可拯理财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

众皆低头沉吟,无人敢应。

忽听一声:“某虽不才,无甚赚钱本事,然以保本为己任,愿携百姓修养生息、渡此劫难!”


众相循声望去,乃 分红保险 是也!

志士曰:“保险素有侠义之名,雪中送炭、托妻献子皆出‘保’家善举,然保险姓保,如何应理财之事?”

分红保险曰:“此言差矣!其一,保险者,保本也,无亏钱之忧;其二,分红者,入股也,收益有盼!”

志士曰:“然期限过长,如之奈何?”

分红保险曰:“长期者,安分也!此前皆因理财、存款之流灵活有余,稳重不足,百姓可随意解约、跟风炒作,方遭此大祸!吾以五年为期,严防剁手,有定海神针之妙!”

志士曰:“善!”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基金虽在货架,早已无人问津。各理财告示皆大书“保险理财,保本保息,长期投资,安心之选!”

叫卖者又美其言曰:“分红赛五年定期,上不封顶,往年曾有10厘!限时限量,欲购从速!”

尝有百姓质曰:“区区保险,收益何来如此之高?”

则对曰:“保险资金,国之重器,自有生财之道,君不见南水北调之项目、西气东输之工程,皆有保险分羹,此等国家谋划,岂有不赚之理?君乃明公,故以实情相告,明公但买勿疑!”

一席言语竟好有道理,使人无法反驳!

分红保险遂成一时福音,如世间良药。至2010年,保险十之有七为分红险门下。

殊不知,其往年分红之高,一者股市给力,二者利率撑腰,况分红之多寡,悬于费、利、死之差,所云“国家项目”之论,于分红而言,实不足道也!

时下,经济萧条,利率下滑,已失利差之本;各家拼杀,争相返利,又损费差之基。

如此五年,百姓所得分红,远不及所允之数,欲寻之理论,已不知所踪也,遂大呼上当,愤然曰:“保险,都是骗人的!”

彼时,所谓理财,唯保本是从,“分红保险”大行其道。

斐史公曰:天下皆以“分红保险”可疗蚀本之伤!此本末倒置也!保险者,防患于未然也!若解重病之资、儿孙教养、晚年所费之忧,其妙用无穷。若逞收益之能,则百无一堪!百姓皆持保险而盼收益,如水中捞月、镜中采花,岂能如愿乎?

2013-2015

沉迷P2P之利

话说百姓正乏味无聊处,忽见一异军扬鞭奋蹄而来。至近处,但见其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煞是讨人欢喜,问其姓名,则答:“小将 P2P ,闻百姓理财有难,特来相助!”

百姓喜曰:“将军相救,功德无量!”

P2P曰:“小将一无显赫家世,二无沙场经验,全凭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

百姓问曰:“愿闻其详!”

对曰:“天时者,银行利率低,民间利率高;地利者,与银行借钱难,与百姓借钱易;人和者,百姓有钱,实业缺钱。如此,聚众人之筹,借与实业,则可兴实业、利百姓!得利十厘易如反掌!”

众人皆啧啧称奇。

忽有一人道:“不知风险几何?”众人望去乃一黑面莽汉。

P2P曰:“君为行家,不敢相瞒,个中风险,全在实业,若实业死,则风险生。然则众筹之数,分而散之,非集于一家,偶有风险,仅损利一、二厘而已,无碍大局也!”

黑面莽汉又道:“P2P兴于2007年间,至此五年,‘跑路’之言,不绝于耳,常致百姓血本无归,敢问此亦‘无碍大局’乎?”

见百姓面露惧色,P2P则曰:“皆陈年旧事也!人方孩童,孰能无过,严加管教,自可成才!如今互联金融法规已成、规范有加,更兼大势所在,风险又何足惧哉?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况五年乎?小将已今非昔比也!”

百姓闻之皆点头称:“善!”遂争相购之。

黑面莽汉寡口难劝众心,只叹:“风险犹在!风险犹在!勿谓言之不预也!”遂飘然而去。


众人皆笑其不知大势。

P2P之崛起如雨后春笋,于江湖之中攻城略地,势不可挡!仅三年,其门派200家增至近4000家、每月筹钱30亿增至近1300亿、门下信徒2.5万人增至近300万人!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人得利,则呼朋唤友,共享众筹之乐!如此往复,渐成庞氏之局。偶有实业坏死之小灾,无伤歌舞升平之大雅。

时有P2P掌门见利而忘义,挂羊头而不卖肉。聚百姓之筹,不助实业之兴盛;敛天下之财,仅供一人之逍遥。至无以为继,则一走了之。

此三年,P2P虽已少年,稚气犹存。“跑路”之祸、“停业”之殇,时而有之,且日见其多,仅2015年达1200余家之巨!

因贪小利而血本无归者,数十万之众!

有走投无路之人,常大书“骗子公司XXX,还我血汗钱!”于白幅之上,举之游行于街市,喊冤于府衙,从之者众矣!昔日黑脸莽汉之叹,犹言在耳!

彼时,所谓理财,则沉迷P2P之利也!

斐史公曰:天下皆以P2P为“高收益无风险”之稀世珍宝,购之则高枕无忧!此“逐利而丧本”之举也。P2P之祸,已非天祸,因实业坏死而亡者少,因掌门私欲而崩者巨!人心难测,此之谓也!须知:大腹婆非大富婆,小腰仙是小妖仙!

2015-2016

以借钱炒股为快

2014年11月间,央妈祭重器“降息降准”,以轻实业之负,助投资之兴,成转型之道。

股市亦闻之起舞,六十日,涨三成,自2009年来,未见如此!百姓有久旱逢甘霖之喜,然虽喜亦犹,恐甘霖为酸雨,无人敢为天下之先,仅作壁上之观,聚而论之。

有先觉者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吾观指数龙头已抬、资金已聚,五千之梦可立而待也!不如同往!”

众人摆手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经济乃股市之本,经济颓然至此,股市何牛之有?昙花一现非长久之势,五千之论,绝逼是痴人说梦,望勿再言!”

先觉者悻悻而返,携三、五志同者悄然入市。

至2015年3月,央妈再降利率,其时,付息5厘便可借钱,而股市得利数倍于此。更兼妖股横行,若暴风科技、全通教育、安硕信息之流,动辄十倍涨幅、千倍市盈,借贷之费愈显飘渺虚无。

证券公司伺机出招 “融资融券” ,以股票为担保,放款与股民,股民得之又购股票。此招势大力沉,用于牛市有锦上添花、火上浇油之效;用于熊市则有漏屋逢雨、落井下石之伤。

借他人之钱,生自家之财,空手赚翻,羡煞旁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