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预售商品
300名购买者可获得藏书票一张
书店是城市的审美底色,沉淀着浓浓的书香和醇厚的思想。掠过书店的每一个身影,都存有迷人的身姿和动人的故事。
在作者绿茶心中,城市中最美的风景是书店。十多年来,他先后走访了中国大陆的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十几个城市,包括台北、香港的书店,此外还足及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大阪和新加坡等地的书店。
不同城市的每家书店都有其独特性,绿茶以其资深读者和书店观察者的视角,为这些书店留下精彩一笔,让我们从中体味书店之美和书香之味。
比如经典的“北京书店漫游之旅”,温馨梳理5条京城书店路线——从南锣书店到琉璃厂,从模范书局到彼岸书店,从参差书店到前流书店,从码字人书店到老书虫,从布衣书局到杂书馆……配有手绘,说走就走,每一家书店都有故事等你。
作者
绿茶,书评人,作家,插画师,“绿茶书情”创始人,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
常年担任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华文好书榜、新浪好书榜、中国童书榜、中版好书榜等好书榜评委。
曾任《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文史参考》主编、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著有《如果没有书店:中国书迷打卡计划》《在书中小站片刻》等,以及“墙书”《中国通史》。
图书基础信息
作者:绿茶 著绘
出品方: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特约编辑:曹凌志
设计:艾藤
书号:9787542673398
出版时间:2021.4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预售商品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基于交互概念的创新方法来研究印刷文化。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以一种新颖的交互方式来构想、开发和提出的。印刷交互研究小组的二十二名合作者使用在线平台和老式的年度研讨会共同撰写了这本书,并共同负责其中的所有内容。在这本书中,我们研究了人们如何与印刷品交互,人们如何使用印刷媒介与他人交互,以及印刷文本和图像如何在复杂的媒介生态中彼此交互。交互是一个经常与数字技术联系在一起的词,但我们认为,一个历史层面上的细致入微的交互概念是引发我们对印刷文化更深层次理解的关键。正是如此,印刷术在 18 和 19 世纪成为欧洲主要的交流技术。
这本书的十八个章节是一份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指南,介绍了这一时期印刷文化中的关键概念。有些章节涉及印刷术所改变的文化实践,另一些章节涉及了反映这些文化实践或文化实践自身所产生的印刷制品。这些章节并没有涵盖所有的主题,也不打算成为这一时期印刷文化的入门指南或全面概述。相反,每一章节的目的是提出我们的理论方法,并通过选择来自 18 和 19 世纪(以及这一时期前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例子(一些例子来自北美、奥地利和意大利)来展示其如何工作。章节按字母顺序排列,但可以按任何顺序阅读。每章的关键词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引用可以让读者以各种方式浏览本书。本书的结语尝试构想出一种非书籍的、基于新的计算式导引的方式来表达章节之间的联系。
作者
组论小组(The Multigraph Collective)
本书作者为22位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他们成立了一个“组论小组”,以纸质媒介和印刷文化为中心,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展开论述,为读者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他们中有: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家、印刷文化和期刊写作史学者汤姆 • 摩尔,伦敦大学艺术史教授、法国与英国艺术与视觉理论学者理查德 • 陶瓦,麦吉尔大学德国和欧洲文学副教授、计算机文学分析学者安德鲁 • 派珀,蒙特利尔大学世界文学副教授、手稿和早期现代印刷文化学者尼古拉 • 冯默费尔特,等。
图书基础信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