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定晚报
新闻发布、公益服务、读者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坐在家里赚美金,又一万亿新商机崛起 ·  4 小时前  
我是腾腾爸  ·  这个瓜好大! ·  19 小时前  
南方财富网  ·  AI算力芯片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这篇文章帮你 ... ·  20 小时前  
南方财富网  ·  AI算力芯片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这篇文章帮你 ... ·  2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突发!史上最大盗窃案,108亿元不翼而飞 ·  昨天  
厦门日报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定晚报

清淤、消杀、排涝......涿州开启灾后重建

保定晚报  · 公众号  ·  · 2023-08-07 10:45

正文


涿州城区交通供水供电逐步恢复


河北日报讯(记者寇国莹 陈华 霍相博 梁韶辉) 在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援下,涿州市全力做好供水应急保障、抢修受损电力设施、紧急排水恢复出行等民生保障工作。截至8月4日20时,该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难题得到缓解,市区道路基本正常通行,居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来水了,赶紧来接水吧!”
8月4日11时30分许,一辆应急供水车停在涿州市金街购物广场,闻讯而来的市民争相传递好消息,排成一队等待接水。记者看到,很多市民接了满满一大桶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受洪水冲击,涿州市供水设施受损,居民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让受灾群众及时吃上干净水,成为急需解决的民生事项。
为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用水,8月2日、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接连调派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西北基地和东北基地的应急供水救援队支援涿州。目前,西北基地22名救援人员、4辆应急净水车、2辆水质监测车、1辆应急保障车,与东北基地29名救援人员、4辆应急净水车、2辆水质监测车、3辆应急保障车已全部到位。
缺水源缺场地,怎么办?位于该市的两个大型厂区及时伸出援手,提供了场地、电力、水源等支持。
截至8月4日18时,该市已建成两个临时制水供水站点,制水、检测、调试、出水均已完成,预计每天可制水960吨。当天,已及时为缺水的市民送去了生活用水,缓解了他们的生活用水困难。
与此同时,该市还紧急启动多个备用水源井,做好水质采样分析,保障用水安全。
铺电缆、接电线……8月3日22时许,国网山东电力公司8辆应急发电车抵达清凉寺街道翡翠滨江小区。在小区居民帮助下,该公司工作人员全力投入工作,进行应急发电。8月4日3时许,该小区恢复供电。
“目前,这8台供电车可基本满足小区电力需求。除电梯外,空调、电饭煲等家用电器都可以正常使用。”据国网涿州市供电公司清凉寺供电所副所长徐鹏介绍,该供电所服务区域共有42700多用户,是涿州用电户数最多的一个供电所,目前辖区已经恢复90%的供电。
8月4日上午,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调配的最后9辆应急发电车抵达涿州。
连日来,为最大程度保障民生用电,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调度指挥下,93台应急发电车、200台发电机分别从天津、河南、山东等地驰援涿州。
经过30多个小时、200余名工作人员的奋战,目前涿州市区农行小区、军欣家园、工商局小区等居民住宅区全部完成临时电源接入工作,并成功送电。
截至8月4日16时,涿州城区受影响的社区已通过正式供电、应急发电机临时供电等方式恢复供电超7成。
8月4日16时,记者在涿州市范阳西路范阳桥附近看到,这里已经恢复了正常通行,两侧便道也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清扫杂物、铲除淤泥、冲洗路面……此时,在范阳桥桥洞南侧的便道上,来自保定莲池区执法局环卫处十几名环卫工人正在开展清淤作业。
“昨天上午我们一行25人来支援涿州,负责对污染路面进行清洗,为尽早恢复城区正常出行争取时间。”保定莲池区执法局环卫处副处长户瑞礼介绍,他们从保定带来了12辆小型高压冲洗车,还有1辆大型水罐车保障冲洗车用水,采用人工清理加机械冲洗相结合的模式全力清扫路面。8月3日,他们完成了2万多平方米的冲洗任务,直至4日零时才暂作休整。
记者从涿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和23台龙吸水应急排水车,从8月2日至8月4日连续对范阳桥、华阳桥、冠云桥等桥下积水进行抽水作业。
截至8月4日18时,涿州市主城区桥下积水全部排完,大部分道路积水已处置完毕。



菜价基本没变, 供应也很充足”

——探访涿州城区农贸批发市场和超市


8月5日,市民在涿州市冠云路便民市场选购新鲜蔬菜。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 摄

□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
涿州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难题目前得到缓解,“菜篮子”供应是否稳定?8月5日,记者在涿州城区进行了探访。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涿州市莱菜综合农贸批发市场,市民张先生正在菜摊前买菜。
张先生拿了几根黄瓜和几个西红柿。菜摊摊主杨京丽装好袋、上完秤说,“三斤多,您给9.8元就行。”
“菜价基本没变,供应也很充足。”张先生告诉记者。
在杨京丽的菜摊上,有豆角、黄瓜、西红柿、白菜、青椒等十几种蔬菜,而且都很新鲜。
“这些菜是今天早上从高碑店拉过来的,进货价跟之前差不多。”杨京丽说,“除了不易保存的绿叶菜价格稍有上涨外,其他菜的价格基本没变。”
除了蔬菜摊,莱菜综合农贸批发市场里也有几个水果摊,上面摆满了西瓜、葡萄、苹果、桃子等。一位水果摊主介绍,现在香蕉每斤3块多、西瓜每斤1块多、哈密瓜每斤2块多,价格都没有上涨。
离开莱菜综合农贸批发市场,记者驱车前往物美超市涿州宜佳旺店。一路上,记者看到十几家蔬菜店、水果店、粮油店开门营业,不时有快递小哥骑着装满生活用品的电动车驶过。
在物美超市涿州宜佳旺店果蔬区,五六名员工正有条不紊地整理货物。“目前,我们这里的果蔬货量充足,顾客人数、购买量和上个月相比也差不多,没有出现明显的抢购现象。”超市生鲜部经理田宏敏说。
田宏敏介绍,每天早上6时,员工们会将到店的蔬菜水果整理好,保证8时开门营业后顾客可以正常选购。同时,对于尖椒、西红柿、茄子、黄瓜、豆角、芹菜、洋葱等销量较大的蔬菜,超市会多订购几十斤,确保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这段时间,我们超市的菜价一直很平稳,有些菜还降价了,比如今天尖椒每斤就降了1块钱。”田宏敏说。



全面消杀,涿州在行动


8月6日,在河北省涿州市刁窝镇白塔村,志愿者在民房前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穿好防护服、倒入消毒液、背上弥雾机……8月5日16时,在涿州市范阳路与甲秀路交叉口附近,几名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对范阳路主干道、便道等进行消杀。
“负责这个区域消杀工作的工作人员有20多人,配有12台弥雾机、2台雾炮车、1台消防保障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自14时30分至16时,他们已对范阳路2公里范围内的路段进行了消杀。据介绍,他们采用的是机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主干道采用雾炮车消毒,对不方便进车或垃圾桶附近的区域,则采用人工消杀方式。部分消杀人员来自各地救援队。
除主干道外,社区消毒工作也逐步展开。
4日下午,记者在涿州市双塔街道文昌祠社区看到,该社区已经没有积水。
该社区下辖4个居民区,消杀人员已对3个居民区进行了消杀。“下午有10名消杀人员对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垃圾桶周边区域等进行消杀。同时,我们还提醒居民做好楼道内、室内的消杀工作。”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朴磊表示。
据了解,8月5日起,涿州市开始对主城区开展全面消杀。
正在主城区进行消杀作业的天津市红十字东方救援队队长李俊岭介绍,他们是随中国红十字会一起来涿州参与救援的,前期开展的是搜救工作,接下来主要进行排水、排涝、清淤、消杀等工作,“我们队伍有六七十人,有喷雾器、弥雾机等160多台设备。”



保障大灾之后无大疫

涿州市强化灾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赛) 为进一步做好洪涝灾后动物防疫工作,切实阻断受灾死亡畜禽造成的动物疫情传播,严格落实涿州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在8月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灾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涿州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灾后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
8月3日,涿州市内积水开始消退,在百尺竿乡大邢各庄村,记者看到涿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徐水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挖掘机将羊群尸体搬运到无害化处理车上。
据涿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李晓东介绍,市农业农村局启动应急机制,组织、指导辖区内因洪灾死亡畜禽的打捞、收集、无害化处理工作:组建一支50余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协调铲车、吊车、钩机等打捞设备,调度涞水无害化处理中心和徐水无害化处理中心,每天派出25辆转运车,将收集的死亡畜禽送到无害化中心进行集中处理。截至目前,已转运处理死亡畜禽350余吨。
在受灾区域,记者看到身穿防护服的消杀人员,挨家挨户按照“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乡镇、养殖场和街道等重点环境区域进行全方位集中大消杀,确保做到消杀工作全面、彻底、无死角、全覆盖。



龙吸水全力排涝,机械化组合全力清淤,三维车载雷达检测道路塌陷,潜水抽排小区地下室积水……

排涝净城祛隐患

——保定“城管蓝”立体驰援涿州扫描


保定市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将两组移动公厕,连夜运送到涿州茨村大桥,驰援涿州抗洪抢险第一线。

□保定晚报记者 耿静
通讯员 严长生
8月4日凌晨3时,涿州市范阳西路两公里便道上,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市执法局)组织的环卫支援队伍还在忙碌。
11辆洗扫车辆以及22名工人,通过连续作业,不仅将便道清理干净,还对商业广场5000平方米地面进行了全面冲洗。
彻夜洗城的环卫队伍,只是市执法局在保定市委、市政府统一调度下,组织多支救援队伍驰援涿州,齐心协力排涝净城祛患的一个缩影。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短时间强降雨导致涿州城区主要道路、地道桥、低洼路段产生严重积水,对救援工作造成不小困难。
面对灾情,全市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8月2日,市执法局排水服务中心5名退役军人组成防汛抢险突击队,分别驾驶1台500吨移动抢险泵车、1台3000吨“龙吸水” 排水泵车前往涿州进行驰援。经过连续18个小时作业,排水突击队与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通力合作,打通了涿州市范阳桥地道桥这座城市的“生命通道”。
而今,在涿州市天伦湾小区,市执法局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正操作着3台“龙吸水”排水泵车,加紧抽排这里的36万立方米积水,预计需要48小时抽完。
汛情之下,如厕成了抗洪抢险一线人员的大问题。
8月2日凌晨3时,市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紧急行动,组成6名党员突击队,联系调用板车和吊车,把两组移动公厕连夜运送到涿州茨村大桥,驰援涿州抗洪抢险第一线。
突击小组配备了除臭剂、卫生纸、垃圾袋、消毒剂、冲刷用具及近千升冲洗用水,安排人员全天候在岗在位,定时对两组移动公厕进行保洁、除臭、消杀,及时解决了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3000多人入厕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8月3日7时,在接到紧急支援涿州的命令后,市执法局环卫处和环卫作业单位200余人、近100台环卫作业车辆及一批应急工具,组成救援队伍紧急奔赴涿州。
根据涿州市不同路段的污染程度,按照先清泥后清洗原则,采取机械冲洗+深度洗扫保洁+人工冲洗的方式,环卫突击队对淤泥道路进行全方位清理。截至8月4日,迎宾路、东兴大街、华阳路、永济路、永济便民市场东侧背街小巷、永济市场对面背街小巷等多处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路面已全面恢复。
如是这般的场景,在市执法局的统筹组织下,正在涿州各地一幕幕上演。
在供水方面,保定供水有限公司化验人员深入涿州未被水淹的备用井区,对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并协助涿州供水公司对涿州市区开启的自备井,进行水质化验,确保出水水质合格。
在安全方面,市执法局组织市政建设管理处、市政维护中心、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华北地质勘探局五一九大队等单位25人,携带设备驰援涿州市政道路,对涿州市主城区内所有道路进行空洞检测。
市执法局项目中心和11家抢险施工单位,携带抽水泵48台赶赴涿州市翡翠园小区,对小区内10栋高层的地下室4米深积水,进行24小时全力抽排。
市执法局园林绿化中心派出救援队携带3台抽水设备,积极投入到涿州小区排水救援工作。由于积水超过两米且水中到处都是杂物,经常堵塞水泵进水口,队员们就潜入积水中,反复用手将卡到水泵进水口的杂物一点点清理出来。
全市“一盘棋”,拧成“一股绳”,打赢防汛抗涝攻坚战。
在市执法局的统筹组织下,徐水、满城、顺平、唐县、高碑店、望都、安国、曲阳等地城管部门也纷纷派出应急救援力量,加入到救援工作。
清积水、查空洞、掏杂物、扫路面……截至8月6日下午,市执法局应急救援涿州人员约530人次,救援涿州车辆近200台次。抢险救援中,时时可见保定“城管蓝”的身影涌动在涿州一线。洪水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市执法局统筹城市管理系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涿州人民打通一条条生命之路、希望之路。



涿州5000余名民兵奋战在灾后重建第一线


新华社石家庄8月6日电(记者贾启龙) 河北涿州近日每天出动5000余名民兵参与宣传发动、卫生清扫、淤泥清理、环境消杀、物资转运和安置点生活保障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早日实现“三通”。
码头镇、刁窝镇、东城坊镇等乡镇是这次涿州汛情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记者在现场看到,暴雨过后,乡镇街道两边堆满了生活垃圾、枯枝烂叶和黑色淤泥。在东城坊镇,民兵专业操作手开动推土机、铲车,推开街边倒塌的围墙、大树等,其他民兵以组为单位紧跟其后,用铁锹、扫把和簸箕迅速将街道上的砖块、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一些民兵乘着冲锋舟,逐段打捞漂浮在河面上的枝干树杈、塑料包装等杂物,将其集中转运至垃圾回收站。
为了防止灾后疫情传播,各乡镇民兵深入社区、农户进行宣教。民兵医疗分队队员背着药箱走街串户,为村民发放止泄、消毒、退烧等各种药品。民兵洗消分队队员身背药桶,逐一对垃圾存放点、积水处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进行消杀,并对淹亡的动物尸体作消毒、深埋处理。
针对部分灾区群众面临的食宿保障难题,各乡镇民兵协助转运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并帮助家中缺乏劳力的农户打扫庭院、归置家具、检修线路、接通电源。刁窝镇专业民兵提着维修工具,帮助农民修理被水浸泡的家电和农耕机械。
“每个民兵都有守护家园、建设家园的责任。”涿州市人武部指挥员朱宏业说,8月4日起,涿州每天调度5000余名民兵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同心同德的涿州军民正打响一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攻坚战。



涿州市东仙坡镇下胡良村积水退去

“过段时间,再邀请你们来看重建后的村子”


□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
“来,一二三,走!”
8月4日下午,记者蹚着淤泥来到涿州市东仙坡镇下胡良村,看到村东南一户人家正用铲子将院子里的淤泥推出。
“村里水位涨起来的时候,我们一家4口转移到了其他地势较高的村子。听说水位落下来了,我们赶紧回来收拾。”这家的主人付建新介绍。
由于靠近胡良河,且地势低洼,下胡良村东南几户人家受灾严重。
“前几天,水最高时能到门头,2日下午开始往下落了,今天街上基本上没什么水了。”付建新的对门刘学强说。
这几天,刘学强一直守在村里。从水位暴涨到缓慢下落,他与墙上的一道道水印一起见证着洪水的消退。
“现在我们家也通水了,看你们脚上都是泥,快过来冲冲。”刘学强拧开水管,对记者说。
正说着,刘学强的儿子搬着一箱方便面和一箱矿泉水从远处走来。“村里正在发物资呢,每家都有,前面十字路口左转就能看到。”腾出手,刘学强的儿子给记者指了指方向。
沿着路往前走,记者看到了排队的村民。下胡良村党支部支委刘学志正在搬着物资,满头大汗。在他挽起来的裤脚下,红斑爬满了小腿。
这几天,下胡良村成立了由党员、积极分子、退伍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他们忙着寻找被困人员、上门送水送物,几乎都是蹚水前行。
“好在水退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安顿好村民,抓紧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刘学志介绍,目前他们已得到通知,将有4辆车往村里运送物资,“除了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之外,还有一些床垫和被子,正好可以给那些房屋受损严重的村民。”
由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刘学志双眼通红,嗓音已经沙哑。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灾情不退,他就不会退。
提到村里的重建计划,刘学志说,村“两委”班子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第一,要把淤泥清走,把死亡的牲畜及时处理掉,在村里进行一次消杀。第二,要把玉米地里的水抽干净,看看庄稼的生长状况。”刘学志说,如果庄稼受损严重,他们将组织村民们收拾农田、重新播种。
正说着,刘学志电话铃声响起,原来又一辆运送物资的货车已到达村口。“不好意思,我得去接货车了。过段时间,再邀请你们来看重建后的村子。”刘学志说。



安置点里的“蓝马甲”

□保定晚报记者 李岩 郝子帅
“快点,帮厨去了。”8月3日下午,涿州市职教中心安置点内,15岁的王梓林和表弟穿上蓝马甲,从学生宿舍向餐厅跑去。
“叔,有啥需要我们干的活?”在餐厅门口,小哥俩恰巧碰到负责厨务管理的李明。
“你们刚帮着卸了水,多歇会儿吧?”
“没事,都是肌肉,有劲儿。”王梓林抬起胳膊。
李明笑着摸了摸王梓林的胳膊:“馒头刚送到后院,你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