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文 / 腾讯创业 郑可君 杨雨林
一纸诉状,来电把街电告上了法庭,因专利纠纷累计索赔6000万人民币。随后,街电花费1亿元购买了三个专利,又将来电告上法庭,索赔300万元。
自从王思聪与聚美CEO陈欧“隔空”喊话打赌后,共享充电宝彻底“火”了。而操盘着“街电”的陈欧还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专利将是街电的“核武器”,将会利用这项武器,让后来者无法入场。
看来,专利问题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下一阶段竞争的重要一环。
近一年来,关于共享充电宝的专利纠纷已经引发45次诉讼案件:
让我们一起看看来电科技和街电科技在专利纠纷中的详细信息:
2017年3月起,来电科技就有关6项专利技术对街电发起了累计24件诉讼,涉及赔偿金额6600万元。
在2017年5月,街电宣布以1亿元的价格购买了有关共享充电宝的3项专利,并在2017年7月,对来电提起了的知识产权诉讼,涉及赔偿金额300万元。
围绕来电公司与街电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除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受理的6件纠纷外,尚有深圳中院已受理的6件纠纷,涉及案件共27件。
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提到,来电和街电分别在这四个方面拥有专利,数量如下:
这一次,真相到底是什么?腾讯创业邀请街电CEO原源和来电CMO任牧参与企鹅问答,双方对专利纠纷的焦点进行了详细回答。同时,双方也在答案中“互怼”,指出了对方的一些问题。
焦点①
到底是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在侵权
共享充电宝的专利技术,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1、收纳充电宝的柜机设备,及相关识别技术
2、共享充电宝的租借系统
3、共享充电宝的租借方式
这三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机柜式充电宝从租借方式、租借系统到租借终端的所有环节。但对于专利的细节,来电和街电均在腾讯创业的采访中表示,不能透露过多,否则会让对手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侵权了。
但此次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谁申请专利更早?
来电科技的产品投放时间最早。来电于2013年年底开始研究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及软硬件技术,并且于2015年将第一代产品投入市场进行验证。来电申请专利的时间为:2015年2月10日。
在2016年与“云冲吧”的专利纠纷案件中,二审已经判定来电科技胜诉。
目前街电掌握的专利是刘同鑫先生自2014年11月开始,向国家专利部门申报共享充电宝充电箱及充电更换系统及充电方法等三项发明专利。
而针对来电CMO提到有关来电以入场时间早晚,来判断是否为行业先行者的逻辑,街电CEO并不认同,并表示如果追求时间,不追求产品质量,用一堆存在隐患的产品投入市场,然后自认为行业先驱者的逻辑并不可行。
腾讯创业:专利的申请时间是一方面,但专利的审批时间却是问题关键。
2、谁掌握了核心专利:
在这期间,累计申请了共计67项专利,掌握了机柜式充电宝的核心技术。而街电的专利官方名称是“一种手机电池”,而非共享充电宝。
前面提到的三项发明专利申请系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先期申请,相当于共享充电宝的“从0到1”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是共享充电宝技术的基础。
同时,我们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起对“来电科技”6项专利无效的审查,目前已经进入受理阶段。
(图片来源于街电)
腾讯创业:虽然双方都说自己掌握的是“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但据腾讯创业了解,街电科技的专利技术名称为:“关于一种手机电池的XX”,而来电科技的专利名称多为:“一种移动电源的XX”。
3、申请专利的目的:
专利申请存在盲区,所以经过法律抗辩的专利才有价值。同时应该通过自主研发申请专利,而不是花1亿买,然后靠买专利来碰瓷。
许多企业利用专利申请的盲区,任何企业任何技术都去申请专利,当在市场竞争不利的局面下便采用专利碰瓷等手段博眼球博出位,而街电购买专利则是为了预防“专利碰瓷”干扰到街电的正常市场行为。
焦点②
诉讼是否是浪费公共资源,博取眼球
特意用买来的专利发起诉讼,是利用公共资源博取眼球,同时利用舆论打嘴炮。
来电科技任牧认为,街电购买这三个专利之前街电柜机便已经推出,购买这三项专利并不是为了保护其现有的研发成果。主要是希望,通过“一拖二缠”的方式,让吃瓜群众看热闹,博取关注。
用刚刚买来的三个专利,占用公共司法资源恶意起诉来电科技,再经由公关引导搅浑舆论,属于利用司法诉讼“博取眼球实行不正当商业竞争”。
同时,任牧还阐述了来电起诉街电的原因:来电之所以用24个案件进行起诉,主要针对的是不同的使用者,只要有侵犯来电专利权的行为,来电都会将维权进行到底。
街电购买专利的初衷是,作为自身合理的市场保护行为,同时认为来电发起的24个诉讼,才是浪费资源。
街电购买专利的初衷是:作为自身合理的市场保护行为。
据原源介绍,在很早之前街电便与刘同鑫先生取得了联系,双方一直在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并没有过早公布自己在专利方面的布局,更没有想过用专利来打压竞对手。购买专利只是一种市场保护行为,我们希望堂堂正正的在市场上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同时对于公共资源浪费的质疑,原源表示,来电科技把一个侵权案,用4个不同立案时间*6项专利侵权的方式进行组合,通过司法通道分时段的扩散传播,才是浪费资源。
焦点③
怀疑对方搞小动作背后抹黑
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背后搞小动作,偷袭街电点位
原源表示:来电科技在正当竞争背后,利用信息不对称抢夺街电点位。
来电在对街电发起诉讼后,利用商家不知道具体信息,主动策划了一些倾向性严重的PR稿件传播,歪曲了诉讼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用这些稿件配合线下地推人员进行不正当竞争,歪曲事实。
同时,街电对来电进行起诉后,北京知产法院目前也已经对来电的产品进行了“司法查封”。
(图片由街电方面提供)
利用小号生产素材,各种渠道发稿抹黑来电
任牧表示:“司法查封”和“证据保全”,完全不同,对回答中所用的词语表示激烈反对。
而街电除了在多个渠道发公关文章混淆视听,同时还在微博上寻找大量小号,以照相的方式,配合黑稿文章进行发酵抹黑。
比如,有一个叫“想有一个哆啦A梦的小知了”的微博账号,连续发布关于来电科技设备被法院调查的内容:
接着,一个叫做“互联网深度分析”的微信公众账号便在微信号上发布了“来电”机柜被法院查封的消息。
(图片均来源于来电)
在本次的问答中,虽然在某些焦点问题上来电与街电并未达成共识,但对于专利的重要性,两者的观点都非常一致。
双方都认为:专利是未来共享充电宝的一个基础门槛,同时专利也是企业的护城河,拥有更多更全面的专利,相当于用技术搭建起足够高的城池和壁垒。
而除了当事人,相关领域的自媒体、律师事务所和知名律师也对共享充电宝的专利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观点①
企业竞争在运营,不在知识产权
林华 沪江法务总监
观点: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案例的发生,知识产权将会越来越重要,但企业的竞争最后还是会回到运营上。
技术只是共享充电的核心之一,产业链、制造、品控、成本、运营、渠道和品牌,都不比技术的分量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充电设备并不具备高技术门槛,所以把竞争焦点放在专利上更多的目的,在于宣传和法律攻防,和专利本身对这个产业所能造成的影响分量并不相称。
就涉诉几项专利,甚至包括被告所称购买的基础专利来看,很难看成这些专利都是共享充电必不可少和无法规避的。随着诉讼的进行,运营在企业竞争中的决定影响会逐步超过专利,双方也会回归到竞争应有之义。
观点②
专利诉讼的作用是新闻效应
常金光 法天使创始人
观点:如果想通过专利来控制垄断市场,对专利布局的要求会非常高,专利诉讼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新闻效应,通过专利诉讼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
随着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专利诉讼会越来越频发,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成为一些新兴技术产业的生命线。对于“共享充电设备”领域的专利大战谁会成为最终的赢家,现在尚难以定论。
在专利诉讼中,一般会伴生着专利无效,要想在专利诉讼中获胜,首先便需要经受专利无效的考验,很多专利诉讼都因专利被无效而终结。
同时,在实践中,侵权方有很多规避的方法,如果想通过专利来控制垄断市场,对该公司的专利布局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专利诉讼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新闻效应,通过专利诉讼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比如本案,首先让非常多的人知道了“共享充电设备“,然后知道了深圳来电和深圳街电,从这个角度讲,本案虽然还没有具体审理,但双方就已经成了最终的赢家。
观点③
专利诉讼可以检验专利含金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李俊慧 中国政法大学知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观点:大范围的专利诉讼,一方面是对于所持专利的含金量进行检验,一方面还可以把企业从市场竞争拉回到技术创新,激励更多的企业技术创新。
当前,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司法判赔额度屡创新高,动辄千万元至亿元水平,让很多埋头技术积累和专利布局的企业,包括新创企业看到了通过专利许可或专利诉讼换取商业回报的可能,不仅将坚定它们的创新热情,也必然会激发它们发起专利诉讼的动力。
让创新者获得创新回报,让侵权者付出惨痛代价,是构建更加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期待更多手握技术或专利的企业,积极主动维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观点④
专利诉讼可以通过拖延战术,让专利无效,充满了不确定性
张颖北京瀚仁律师事务所
观点:从诉讼策略角度来说,专利诉讼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可以质疑专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无效专利将不会构成侵权。
专利诉讼的风险通常较大,被诉侵权人的抗辩理由通常为:1、产品未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未侵犯专利权;2、质疑专利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第二种理由是被诉侵权人惯用的诉讼策略,同时也是专利侵权诉讼的最大风险所在。街电和来电互相诉对方侵犯专利权的专利均为发明专利,经过了实质审查,可以认为稳定性相对较高,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被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同时,现在江湖上还留传着“没有无效不掉的专利”这样的传说~~
另外,双方还可以以提起管辖权异议的手段来拖延诉讼的进程增加诉讼的不确定性,同时也给专利无效争取足够的时间。双方的专利是否能够最终维持全部或者部分有效还要看法院和复审委的判决/决定。
观点⑤
TMT领域产品迭代快,可以用快速迭代的方法规避风险
游云庭 知名律师事务所
共享充电宝有可能靠专利消灭竞争对手,但风险过大,TMT领域的产品迭代快,对手可以用快速迭代的方法来规避风险。
首先我认为,共享充电宝是有可能依靠专利消灭竞争对手,但如果单单只靠专利来消灭对手,风险太大。
目前专利侵权的诉讼判定都比较复杂,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时间,专利诉讼非常耗费时间。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拥有专利权的公司都倒闭了,官司还没结束。
所以,对于科技领域的创业者而言,仅仅依靠专利,阻挡竞争对手就可能存在被竞争对手拖延时间的风险。同时TMT领域创业的两个特点会放大时间风险:
第一、产品迭代快。这意味着创业者会不断改良产品,改良的目的可以是用户体验,也可以是规避专利技术。
第二、市场格局决定快。TMT领域的创业,一般一两年内就会确定市场格局,如果在竞争中失利,丢失了市场份额,那么即便最后赢得专利诉讼也会为时已晚,因为专利打击最有效果的是在竞争对手的高速成长期,错过这个时间点,专利权人占领市场的目的也就落空了。
所以单靠专利可能无法打败竞争对手,因此除了把核心技术申请成专利,创业者还是应该把快速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执行力放在首位。
对于此次专利大战,你有什么看法?
给我们留言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