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和平,超维景创始人,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
在科学探索的浩瀚宇宙中,科学仪器被赋予了“科学家的眼睛”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的美誉。长期以来,国外品牌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几乎垄断了科学仪器市场,占据了超过九成的份额。然而,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稳步提升和国内创新型企业的崛起,这一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近日,高端生物医学设备研发领域的新兴领军企业——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维景”)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健资本星未来基金、深创投社保基金及自有资金联合领投,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联合投资。所融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动公司在高端科学仪器和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以及加速其在海内外市场的拓展,助力公司全球化布局。
超维景作为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杰出代表,其起源可追溯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的成果转化。公司由“十三五”“多模态跨尺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程和平院士带领北京大学跨学科团队于2016年正式创立。自成立以来,超维景始终专注于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领域,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唯一经过市场验证、能够提供微型化多光子显微成像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其高端多模态生物医学成像平台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医美研究和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为各领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打造多学科交叉团队,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与制造对技术水平和工艺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过去,国产仪器在技术水平和零部件质量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随着国家对原始创新的重视,科学仪器的国产化已成为保障科技成果自主可控的关键,这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超维景组建了一支由程和平院士领衔的跨学科团队,依托北京大学和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大设施,团队成员涵盖光学、生物、电子、转化医学和管理等多个学科的顶尖专家,拥有光、声、磁等领域的底层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超维景通过独立设计与研发,已实现高端透镜、特种光纤、超快激光、扫描器件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降低了对进口部件的依赖,更标志着超维景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从核心部件生产到高端科学仪器与医疗器械生产的全方位自主可控,为公司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产业树立了标杆。
基于这些创新突破,超维景的高端多模态生物医学成像平台展现出了极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累计运行数万小时,成功完成数百个实验项目,并助力全球科学家发表了数十篇顶级科研文章,为全球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成立近十年来,其创新成果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Nature Methods》“2018年度方法”,并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外,超维景还是中国目前唯一连续两次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企业,并于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源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布局严肃医疗领域
高端科学仪器是推动基础研究的重要源动力,也是我国众多下游关键领域被“卡脖子”的根本原因。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作为生物学领域至关重要的成像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激光与生物组织内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释放荧光光子,以荧光成像的方式实现对组织细胞的在体、原位、无创、实时、无标记观测。
然而,传统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推广落地过程中存在诸多局限。一方面,设备体积偏大,人机工程学设计不够完善,导致临床使用时检查部位受限,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临床需求;另一方面,其内部光路结构复杂精密,稳定性与可靠性欠佳,阻碍了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突破这些困境,程和平院士带领团队展开多年技术攻关。2017年,超维景成功研制出探头重2.2克的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大幅缩小设备体积和重量,并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动态图像。2023年,团队再接再厉,研制出探头仅重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进一步突破成像深度极限,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深脑动态成像,为脑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超维景自主研发的在体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是国内首款基于双光子显微成像原理且获得NMPA注册证的医疗器械产品。该系统能够显著提升细胞成像技术水平,为医生提供更清晰、精确的图像信息,并可与其他诊断技术融合,构建多模态诊断系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解决方案。该系统面向的是价值千亿的临床医学检测和诊断市场。目前,公司正在与国内头部医疗机构和顶级专家开展合作,推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临床场景的普及落地,加速医学新标准的建立。
破局欧美核心市场,量产出海销售额突破数千万元
当前,国内科学仪器企业正处于关键的破局点。一方面,核心技术与零部件面临“卡脖子”困境,亟待突破;另一方面,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探寻新的商业机遇。
在此背景下,超维景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公司不仅连续两年参加全球最大的神经科学年会——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年会,向世界前沿展示了中国在微型化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和创新成果,还在2024年首次参展欧洲最大的国际性神经科学会议——欧洲神经科学学会联合会(FENS),持续向全球高端科学仪器市场进军。
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化运营,超维景的微型化多光子成像系统已获得数千万元海外订单,用户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州医学中心、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宝洁新加坡创新中心等全球高校与研究院。通过更广泛的国际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超维景将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
超维景联合创始人、CEO张国玺表示:“多年来,超维景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引领者,已实现从创意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全流程打通,创新生命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超维景为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创新、优质、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公司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得到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这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实现前沿创新技术的产业转化和应用。超维景也将进一步坚持出海战略,用‘中国智造’的高端装备赋能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为全球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复健资本星未来基金表示:“复健资本星未来基金高度重视挖掘和培育医疗健康领域的优质创新企业。超维景在技术突破、国产闭环、量产出海等方面已取得卓越成果,展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家对科学仪器、医疗健康、生命科学研究的政策引导和投入加大,超维景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复健资本星未来基金坚定看好微型化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并将在投资后依托复星医药的产业链背景和全球化投资布局,为超维景提供产业协同及赋能支持,助力其全球化发展,共同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深创投及全国社保湾区科创基金表示:“科学仪器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中国的基础科学仪器,特别是尖端的生命科学仪器,长期以来被海外品牌垄断。然而,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正在被打破。超维景团队是中国科学家团队与产业化团队通力配合的成功案例,将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从实验室的科学概念转化成商业化产品。经过近十年的打磨沉淀,公司已步入高速成长阶段。我们高度认可团队‘科学仪器牵引、医疗器械落地’的产品理念,期待在程和平院士和团队的带领下,见证中国高端科学仪器和创新器械品牌的崛起。”
来源: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