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那本《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我很喜欢。
在书的的开篇,她说到柏林动物园里一个不同寻常的展位,那个展位的玻璃箱里陈列着从一头死去的海象腹中找到的所有物品:
一枚粉红色打火机;四根棒冰棍(木制);一枚贵宾狗形金属胸针;一把啤酒起子;一只手镯(大概是银的);一根发卡;一支木头铅笔;一把儿童水枪……
说游客们知道这些东西成为展品纯属巧合,但依然会有一个诗意的想法,那就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东西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微妙而神秘的联系。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人一辈子用过的东西也许同样如此。只不过,就如乌格雷西奇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我们的耐心才会显现,又或者,所有这些琐碎之物的聚集,最后展现的正是一个人的生活。
说远了,今天这篇推送,是介绍点最近爱用的东西,都还可以的。
那么,进入正题——
01/咖啡杯
这三个咖啡杯都是同一个品牌,Modernista。
它们的造型和细节都很有意思。当初我看到第一个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感觉很有建筑感,并且有点幽默和可爱。
事实上,这三个杯子的确都跟建筑风格有关。其中有两个源自同一个流派,叫“捷克立体派”,也叫“捷克立体主义”。
这个流派只在上个世纪初的捷克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Josef Gočár, Pavel Janák, Vlastislav Hofman,画家Emil Filla、Antonín Procházka,以及雕塑家Otto Gutfreund 等人。
建筑师Pavel Janák
捷克立体派的风格往往是舍弃细节,将外观简化为几何斜面,用这些斜面的拼接,来组成晶体结构一般的空间。
除了大型作业,捷克立体派的建筑师们还为所属的协会Artěl合作社设计过餐具,比如这几个咖啡杯就是。
当然,我买的这些都是Modernista的复刻。
这个杯子的作者就是建筑师帕维尔·雅纳克 (Pavel Janák)。
原作设计于1912年。他做的餐具特色在于用白釉来呈现表面,再用颜色条纹来突出边缘和交界。
这个杯子有12个面。杯碟上的蓝色条纹看起来像是跳舞的腿一样,很有动感。
这个杯子的作者是弗拉斯季斯拉夫·霍夫曼(Vlastislav Hofman),他不止是个建筑师,还活跃于绘画、家具、戏剧场景设计领域。这个杯子的原作设计于1911年,杯子每个角度看起来都是既矛盾又统一,表面的这些图案,又简洁又神秘。
这个杯子,是Art Deco风格,其作者鲁道夫·斯托卡 (Rudolf Stockar)也是个捷克建筑设计师,原作设计于1920年。
我很喜欢这个杯子的“小圆脚”,很可爱,端起这个杯子,像是一个小太空舱升空了。
02/咖啡
Pcup是家靠谱的咖啡店,我已经在他们家买豆子买了快三年了。
得感谢我一个朋友苏兆阳,是他给我介绍的这家店。知道我喜欢喝酒,于是让我试了用威士忌酒桶发酵的香草雪莉豆,一尝就很喜欢,直到现在都是我回购次数最多的豆。
另一个豆子,是去年开始买了多次的,哥伦比亚珍宝庄园的辣椒瑰夏。不必因为这豆子带“辣椒”俩字就觉得它是个重口味的,我感觉它更多体现的是辣椒的另一个精髓——清新,入口微微有点酸,有活力,会在舌尖感受到一丝清凉,之后的口感又慢慢沉下来,能品味到浓郁的花香和果香。
03/唱片
一张是Bill Evans的《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关于那张唱片,此前介绍过,我有个意想不到的经历。
吉村弘是位日本音乐人,被誉为日本环境音乐的先驱。早在1982年的时候,他就发布了首张专辑《九张明信片的音乐》(Music for Nine Post Cards)。这张《Green》,是他1985年到1986年之间,在家里的录音室录制的。
吉村弘会从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中寻找声音来进行创作,他说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贴近空气的音乐”。这种描述真是妙,让我想到ECM厂牌的格言,“寂静之外最美的声音”,The Most Beautiful Sound Next to Silence。
比如这张《Green》里的同名曲,听着听着,像是看到一棵植物在发芽生长。
04/香氛蜡烛
最近老是阴雨天,所以看书时候都会点一会儿伊索的这个托勒密蜡烛,感觉很适合。
一来是它的气味,雪松、柏树的木质香,让人想到在潮湿的森林里散步。这么一想,也就不会那么烦阴雨天了。
“no age is too early or too late for the health of the soul.”
托勒密和伊壁鸠鲁都是古希腊的学者,想到之前看的一本讲植物的书,
说最早的园林,就是学识的乌托邦,那些哲人们就是在园林里边散步,边“吵架”……
05/香水
潘海利根 The Omniscient Mr Thompson
这是年前朋友送我的一瓶潘海利根
The Omniscient Mr Thompson,也就是兽首系列的“大象”,巧的是,我们当时见面的酒吧,名字里也有一个“
Thompson
”,并且还是个古典风格的英式酒吧。
我所认知的
潘海利根,是个很喜欢讲故事的香水品牌。兽首系列每一支都有一个角色设定,对应19世纪末的贵族乔治勋爵和他身边人的故事,也许不妨理解为香水版的“唐顿庄园”好了。
这个“大象”,正如名字所写,是一位叫汤普森的管家先生,智慧,体贴,沉稳,可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当知道这支香水跟管家有关时,我脑中立马勾勒出的是两个人的形象。
一位是蝙蝠侠的管家阿尔弗雷德。说靠谱,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比他还靠谱的。只不过若是以这支香水的气味反向推断的话,
阿尔弗雷德可没有那么活泼,他在履行管家职责时,还肩负了一个父亲的形象。
另一位,是石黑一雄的著作《长日将尽》里的管家史蒂文斯。这是个让人心碎的角色,可悲,又有点可恨。他兢兢业业,恪守本分,以自己的管家身份为荣,操劳了大半辈子,直到晚年回首往事,才发现生命中一些重要的时刻和选择,诸如亲人的离世,爱情的可能,都让位给了自己的工作。还有更黑暗的,那就是他当年的主人,是个亲纳粹分子,于是在那座庄园,在
史蒂文斯
的眼皮底下,他的平庸之恶,助力了将欧洲推向深渊的邪恶之手。
恐怕没有哪个品牌会以
史蒂文斯作灵感来做香水,太沉重了,但《长日将尽》真是个迷人的故事,而
史蒂文斯又是那么真实。文学不必写作事实,文学吐露真相。
很少有人能望向黑暗,人们通常会像
史蒂文斯那样,躲进自己的房间,或者背过身去。
啊,说香水呢,我这跑题跑远了……
但也不是,潘海利根最吸引我的正是故事,而按照博尔赫斯的理论,全天下的故事都属于同一个故事。
甜美的香草,清新自然的粉红胡椒,馥郁粉质感的鸢尾,是我认为这支香水的气味特点,上身一会儿后,是比较温暖的木质感,很适合冷凉的天气用。联想”管家“这个概念,也许前中调是为了突出管家汤普森先生的无所不能,而后调,则体现了可靠。
对了,潘海利根的香水,我此前一直觉得可能会是成熟的人
(不是年龄大的意思,也不是说我比较成熟的意思)
会比较喜欢,毕竟是个有底蕴的英伦品牌,直到有天一个朋友说我懂个P,说某某动画片里的谁谁就很喜欢潘海利根,我们年轻人也很喜欢。
然后那天我突然留意到潘海利根“大象”盒子上的这个男人(应该就是管家汤普森吧),他并非我想象中的一个中老年人
的形象
。
06/本子
这个本子是曾梵志限量套装,封面是他一幅原画的特写。去年正好在浦东美术馆看了他的回顾大展《过往与此刻》,他的画作,像迷宫,是线条和色彩的厮杀。
套装里附送的彩色铅笔我很喜欢。每一支上都有一个词,像是一个个祝愿。我最喜欢“明亮”,也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
另一本,是把几年前买的David Bowie限量版拆了一本来写日记。
说起来,我以往并没有正儿八经写日记的习惯,但前些天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决定了今年再试试。
那本书是Brian Eno的日记《A Year with Swollen Appendices》,是他1995年一整年的记录。
Brian Eno说,在那之前,他从来没写过超过1月6日的日记,所以他对自己生命中1月头几天是最熟悉的。看到这里我乐了,心想我也差不多,哈哈。
Eno还说,那本日记起初他只是想给自己和妻子做一些计划安排,但后来这个目的并有达成,不过日记倒是坚持写下来了,并且,这本日记后来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渐渐开始起了变化。
总之,Brian Eno给了我动力和启发,让我也想试试,写日记最终会把我带去什么地方。
为了认真点对待这个事,我就用了一本David Bowie本子。
对了,Bowie跟Eno也是好朋友,两人合作过《“Heroes”》这样的专辑。
07/酒
麦卡伦A Night On Earth
麦卡伦的这款焕新系列之前介绍过,
它是麦卡伦专为辞旧迎新的节日而推出。
英文名字我很喜欢,
叫“A Night On Earth”,地球之夜
,和贾木许的那部电影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