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茅台大消息!30亿至60亿元回购,有新进展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居然真的有很高的相关度 ... ·  2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60后”如何再当弄潮儿?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叮!今日情绪指数来了!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快看呐!超3900只个股上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篇论文获奖1350万!值不值?网友吵翻了!当事人回应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05 12:24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最近,四川农业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获奖1350万。这个消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没想到一篇论文这么值钱。当事人回应……


来源丨摘自中国青年报 (ID:zqbcyol)综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日报(ID:scrbgfwx)、封面新闻APP等


川农大水稻所论文获奖千万


近日,“一篇《Cell》论文奖励1350万”的消息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



6月29日,全球顶级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以四川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的论文“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


6月30日,四川农业大学官网上发布一条消息,其中提到,学校对陈学伟研究团队进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并特聘李伟滔副研究员为教授二级岗。


学校新闻通报截图



质疑: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


据四川日报报道,重奖消息传出后,有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名为《一篇Cell论文重奖1350万,你怎么看?》的文章,文章中称,科学家需要奖励,科学家也需要荣誉,然而因为发表了一篇高分期刊的论文而获得成百上千万元的重奖,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甚至由此滋生为拿奖金而发论文、为写论文而做研究的倾向,甚至不惜学术生命,干起造假、抄袭的买卖。


该公号认为:“把发论文变成政绩工程,过分崇拜刊物,不看内容,迟早会出问题。”


随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讨论。



更有网友认为,“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



当事人回应:奖金只有50万


那么,这篇论文到底值不值1350万呢?当事人来回应了。7月3日,当事人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题为《关于Cell论文学校奖助的那些事》一文,对“1350万”进行了解释。


李平写道:“作出负面评价的人,多半没有认真看奖励文件的内容,不加分析就开始评论。如果认真看了奖励文件,其实只有50万元是奖励给团队的奖金,其余1300万中,50万元是一次性资助的科研经费,1250万元是分5年资助的科研经费。好在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还是认真看了奖励文件的,虽然得出的奖金是50万还是350万有分歧,但总不至于是1350万。”


李平教授还透露,奖励金额是根据学校的《教职工奖励办法》,奖励制度在四川农大都执行过多年了。而且,他们看中的也是最为高兴的是能得到连续五年的持续经费资助,这样可以让陈学伟的科研团队更加专注于科研。


论文的部分表格



这篇论文究竟多厉害


这是四川农业大学甚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首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Cell》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术期刊,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


据统计,中国在Cell主刊上发表涉及植物研究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研究论文6篇。除了川农大这次发表的论文外,涉及水稻的研究论文仅1篇(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


这篇论文的研究有很大突破,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全新路径。自2011年,陈学伟从美国回校组建实验室,就投入到此项研究中。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的“癌症”,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30%-50%。川农大教授陈学伟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专家合作,经过七年多的探索研究,终于发现水稻天然变异位点,这将有望提高水稻自身免疫力,解决抗病基因耐药性的国际难题,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新路径。


同时,本研究是在国家和地方多个项目的资助下,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完成。投入的力量远超一般人想象。



李平:科研工作不能推得太高也不能看得太低俗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也就网上的言论为团队人员解释,在博客中,李平写道,科学工作者不可能为获奖而去作研究,因为谁也预见不了科研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课题。


川农陈学伟和李伟滔的科研团队


“从事科学研究也是一种职业,既不能推得太崇高也不能看得太低俗。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艰辛,守得住清贫,还要接受得了可能一生无为的凄楚。”


7月4日下午,记者也联系上李平,他认为,每一种职业都有每一种职业的特点,不管怎样要遵循自己职业的规律。“像我们科研,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也有可能一生碌碌无为。要以平常心去看待每个职业,整个社会。”


对于网上“奖多奖少”,甚至对比科研工作者和娱乐明星收入的评论,李平也表示,可以理解类似的言论,但是他认为任何职业间都没有可比性,应该尊重每一个通过自己诚实劳动获得的成果。“更何况,我觉得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我们的成果获得了社会的关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块领域。”


刚开始,网友们还对上千万的奖励还有一些不解。但李平教授解释之后,大部分网友都表示支持,也称赞科研人员了不起。


@PNR小睿是幼儿园扛把子:我感觉值,比那些明星一下赚那么多钱来的值!支持科研!


@多读书少说话18:每次娱乐新闻都有人在那喊,明星赚钱多,对科学家不公平。好了现在科学家刚拿点经费你们又开始质疑了。


@哈噶Man:当然值,这是推动科技发展,关乎民生。以后造福全人类都有可能。


@疏影横斜水清浅lxy:顶级期刊发表文章,说明文章质量很高。  难道在大众眼中,所有研究人员要甘于清贫?


@小才菲菲:这篇文章真的是很厉害,生物方面能发表在cell也是很霸气,作为一名生物科研学生,跪服,大牛!这是团队合作的论文,这个钱一点都不算多。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科学研究人员并不应该是一副清贫模样,做出贡献的学者应该得到奖励。科学研究也是一种职业,既不需要太拔高也不能看得太低俗。


21君

小伙伴们,这件事,你怎么看?


百万读者都在看……

被“梦想”窒息的乐视:再遭冻结160亿!困局是如何形成的?乐视是姓贾还是姓孙?


你不能忽略的转折点:我们可能迎来一个钱越来越值钱的时期


本期编辑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