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如今房地产在中国处于急速发展时期,恰又是国家、人们观念的一个过渡转变期:没有更多的生活乐趣,只有单一的金钱崇拜,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家”与“房子”结合的传统观念仍然十分顽固。
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于房子的疯狂追求。有意思的是,学者总结:对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人们的归属感越差,就会越疯狂地买房子——这也许是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人们对房子产生执念的部分真相吧。
当然,“房奴”现象如今已经不只局限在中国。那么,中国人在国外的“房奴”生活又是何种样子?
1.韩国: “男人有房,什么缺点都可以原谅”
成俊,34岁,韩国首尔,公务员
据说韩国婚龄女孩中流行一句话,“男人有房,什么缺点都可以原谅”。成俊倒也不怪女孩们势利,“实在因为首尔的房价太贵了。在首尔一般的区,最普通的公寓楼一平方米普遍在三四万元人民币以上,如果是富人聚集的江南区,那么这个数字要换成10万,我的朋友在京畿道某处山上居住,买地加上盖房子大约两三百万元;但这样的房子如果搬到首尔,动辄需要耗费千万以上,只有富人才住得起,中间阶层的人更愿意住公寓”。
在首尔,一般大学生刚毕业时收入在8000至13000元左右,像李成俊这样到了结婚年龄,月收入接近两万元,但买房子依然不轻松。“我打算在40岁左右买房。现在韩国的年轻人想法都和我差不多,即使结了婚,七八成都会选择租房,过八九年存够了钱,就一次性把100平方米左右的房钱付清,就算贷款也几年内就能还清”。
在韩国还有一种租房方式很流行,就是将四五十万元至100万元交给房东,就能够免费租住房子,等租约到期时这笔钱会全额返还。
2、日本:“蜗居”都设计的很精致
姚远,29岁,日本东京,形象设计师
在日本,“高房价”与“买房难”的问题同样纠结着老百姓。和国内情况一样,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买一套房、安一个家,是很多人穷一生之力才能完成的事。
不过,生活在东京的姚远认为,“远远没有国内那么恐慌”。 房子并未给日本民众带来太多焦虑和压力,日本年轻人很少有为了结婚而购房的想法,多是租房居住,购房的大部分是30多岁到40多岁、有家有口有稳定工作的中年人。
在日本很多人一辈子就买一套房子,所以会非常慎重,有人甚至看房子看了好几年还无法定下来。
在姚远租的36平方米的房子里,厨房和餐厅都是开放式的,小得可怜的客厅由一个日式的推拉门相隔,卧室则是榻榻米。就在这个小小的蜗居里,厕所、洗脸池、浴室都是分开的,这样的设计在日本很普遍也很实用,因为早晨起来全家都赶时间时,三个空间可以各自派上用场,可见日本人的煞费苦心。
3、新加坡:求婚语通常是“我们一起申请组屋吧”
马冬霞,35岁,新加坡中学国文教师
马冬霞是2004年结的婚,丈夫是新加坡人,婚后很自然地随夫落户新加坡。到现在她还很庆幸他们第二年在新加坡买了间二手组屋,虽然要180万元,但是居住在120平方米的高层,而且面向河流、森林,生活设施也非常完备。如今房子已经升值到300多万了。
其实当年他们夫妻还有另外的一个选择,就是排队购买一手组屋。她还记得当年的一手组屋非常便宜,77万左右就有约100平方米的房子,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等候政府的开发和建设。
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新加坡人早就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社会诉求, 有80%的新加坡人现在还居住在组屋里。“不少人以为组屋像国内的廉租房或者限价房,但其实不是的,组屋跟商品房没太大区别,环境不错、设施方便,有的还临近地铁和购物中心,可以说是政府为保障中低收入市民生活的一项民心工程”。
由于购买一手组屋有很多限制条件以及需要排队轮候,因此二手组屋市场也非常火爆。
马冬霞说她买房子时刚碰上移民潮和赌场建设期,整个房市开始活跃起来,为打击投机风潮,新加坡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使楼市降温,所以虽然很多新加坡人想有自己的物业,但不一定能实现。
那时新加坡人单身的话,只有超过35岁才能申请组屋;超过22岁的已婚人士也可凭结婚证去申请,因此很多新加坡年轻男生求婚时不会说“嫁给我好吗”,而是说“我们一起申请组屋吧”。“嫁给房子”在新加坡不是一个伪命题。
此外,购买一手组屋的限制还有很多,例如夫妻月收入不得超过8000元新币(约4万人民币);必须其中一方是新加坡人;购入5年才能进行转让等。这些措施必须要严格执行,因此新加坡的楼市也没有经历太多的大起大落。
4、加拿大:在蒙特利尔买三层花园洋房花了270万
张澜,34岁,加拿大蒙特利尔,从事外贸
张澜用40万加币(约人民币205万)在蒙特利尔买了栋约300平方米、3层高、带花园的楼房,还是离市中心较近的西人区。相比她在北京的住房,花费少了几十万,面积却多了3倍,而且房子的舒适度和周边环境还远甚于北京。
房子是按揭付款的,据说在加拿大买房即便买家很有钱也不会一次付清,因为这与所需缴纳的税额、福利等息息相关,在银行考察信用额度通过后,首付为25%,剩余房款可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慢慢还清,大大减轻买房负担。
加拿大房产交易市场的规范有序让张澜买房省了不少心,和国内情况不一样的是,在加拿大房主只能委托一家中介公司,价格、酬劳都事先商定好,在合约期房子的销售问题由这家中介全权代理,购房者不用像国内一样要多方奔走以了解最低报价,也不会遇到中介公司极力推销或巧妙抬价赚取更多中介费的情况。基本上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搞定。
事实上,按照加拿大的国情,只要工作稳定买房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租房。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过着“月光”的生活,讲究享受和自由,完全不会因为房子而困扰,没有买房才能结婚的文化风俗,也不存在“丈母娘的硬性要求”。
而且,很多房主也愿意出租房子,因为租金高,而且房子出租出去可以用折旧费、维修费去抵税。张澜将自己房子的顶层出租以后,每个月可额外收到5000多人民币的房租。
5、南非:买地便宜,但现成的公寓贵
李虎,32岁,设计师,南非约堡生活四年
李虎在约堡的生活算是中等水平,每月的收入在4.5万兰特(约人民币22475元)。“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地主。因为这里土地可以私有。比如我买了一块地,我可以空着、自己盖房子,也可以把地留给孩子,所以在这里买地比买房子更有成就感”。
“但是,也不要以为自己买地就是占了便宜。南非空地多,盖房子的成本要远高于买地的成本,很多南非人都不想买现成的公寓,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用多出来的钱再买一块地。”李虎说,他还计划明年加入“房奴”行列,他看中了约堡唐人街附近一套翻新的公寓,价格在50万兰特左右,“虽然暂时没当上地主,但是我正在往那个方向努力”。
6、英国:更多的英国人喜欢“漂泊”的生活
张磊,25岁,居英国伦敦12年,从事保险业
英国人对于中国人耗费数月、请中介带自己到全市各大楼盘一个个考察的事表示费解。 在他们看来,房子只不过是个暂时居所,考虑就是几秒钟的事情。今天买了,明天不喜欢就可以卖掉换套新的,就好比买新衣服绝不会货比三家,看着合适就出手。
旅居伦敦多年的张磊表示,“伦敦市中心的一室一厅公寓均价在35万英镑(约人民币301万),而白领的年收入在2万英镑(约人民币17.5万),如果能提供全面详细的财产报告,只要交5%的首付,就可以随时入住”。张磊再三强调,英国人崇尚享受,拼命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拼命地旅游、度假,绝不会把钱吊死在一套房子上。一般的中产阶级贷款会选择最长期限50年。政府政策也非常优厚,甚至可以只交贷款利息,不交房钱,这样都能住个十几、二十年。
在伦敦当地房市稳如泰山,对于房子英国人没有投机取巧的消费观念。张磊解释说,“在公司里,年薪上百万的高管都开个小破车,住个一般的公寓,他们从来不攀比这个。英剧美剧里演的那些大财阀,他们真的是吃饱了撑的才会选择g给子女购置豪宅”。
更多的英国人喜欢“漂泊”的生活,他们今天在这个城市居住,明天可能会奔向别的城市,买房对他们来说是累赘。在英国生活这么多年,张磊自己的观念也受到影响,他根据上班、读书的便利程度租过不少住所,“过两年我就会回国照顾父母,即便有那个钱,也不会随随便便一次性把钱都交出去,要留着孝敬父母带他们周游世界”。张磊身边也有华人同学,他们基本上工作一两年后都在伦敦购置了百平米左右的公寓,首付50%(缴纳35万英镑左右),大部分同学的父母会赞助一大笔首付,基本白领都能支付得起每个月的房贷,再不济就生个小孩,政府替你养并且还有补贴,买房就绰绰有余了。
7、澳大利亚:平均10年左右房价才会翻一番
Amanda,29岁,居住于澳大利亚悉尼,留学移民顾问
移民澳洲以后,Amanda和老公就一直寻找着独栋别墅。有块地是属于自己的,两三层的独栋房子前有个充满阳光和鲜花的小院子,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当然有大海做背景就更美妙了……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澳洲住到海边别墅,在比较好的区比如北边,一套别墅售价80-150万澳币左右(约人民币416万-780万),海边的就更贵了,普通人还是不要想了。Amanda开始退一步寻找起公寓或单元房,在中等的区一套两房一厅大约40-50万澳币就能买到。但是基本上环境不太好或者房子太旧,剩下的好房价格也是很高。
最后Amanda和老公决定买一套房子来投资。很快,他们就在悉尼西区找到了一套房屋,西区的交通、购物都很方便,升值潜力也不错。整套房子加车库约130平方米,当时售价为35万澳币,相当于人民币约182万元,比悉尼整体房价要低,而且还比国内一些房子便宜!当时政府为了刺激澳洲经济,还实行房屋补贴政策,首次购房的人可以获得2.4万澳币的首次置业津贴(现在降至7000澳币),并且省掉印花税。如今,Amanda一家人已经在此居住了两年多,附近有好几个公园、华人超市、大型购物中心,步行5分钟都可以到达。
澳洲贷款的门槛比较低,一般人首付两成即可,虽然贷款利息比国内可能会有点高,但是基本上还是在承受范围内。Amanda还计划过两三年后,就换一套小洋房住,再过些年,多存些钱,说不定能买到梦想中的别墅。
Amanda曾听过一种说法,澳洲工薪阶层一辈子能买3套房。这话虽然夸张,但的确反映了一些现状,因为国内房价飙升太快,很多中国人干脆来澳洲买房。虽然悉尼房价是澳洲最高的,不过上升的幅度算是平稳更迭,平均10年左右才会翻一番,这样相对国内那些被莫名其妙炒高的楼价,是不是有保障多了呢。
8、美国:大学刚毕业就买房?不可能!
陈宇熙,22岁,美籍华人,刚从美国来深圳
陈宇熙在美国西部出生,在洛杉矶和旧金山都生活过。他表示,刚毕业的年轻人想要在美国买房,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银行根本不会贷款给你,除非家庭足够富裕,可以帮你支付大笔费用。
在美国,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在顾问公司做事,年薪10万美金(约人民币69万)已经是相当高的水平了,大部分大学生的薪水仅停留在每个月2000到4000美金左右。即使你房贷每个月能顺利还完,银行依旧不会给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轻易贷款,因为美国的银行规定非常严格,你月供的金额最多不能超过你月薪的二分之一。
1995年,陈宇熙一家在旧金山高科技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买了房子,是美国人所说的独立洋房,有很大的庭院,甚至感觉比房子还要大。两层高、带车库、4间卧室、2个客厅、3个卫生间一共花了55万美金,并且这么多年里一直匀速上涨,不是中国那样的暴涨,如今房子价格至少在100万美金。
15年左右,美国的房价也不过翻了一倍,算是比较正常的速度。美国也有防止地产投机的政策,譬如你买了套房子,如果没有住满两年就卖掉,要交40%至45%左右的“收入税”,这是非常高的税,实际上可以控制短线投机炒房的人。
美国非常鼓励你长期保留房子,因为这非常有好处,譬如陈宇熙奶奶的房子是1980年买的,当时美国房价相当低,房产税也是按照1980年那个房价来定的,非常优惠,假如这个房子再卖,房产税自然会高很多。
美国的年轻人毕业工作后,前两三年的收入基本都用来还上学时的学费贷款。根据陈宇熙了解,基本上美国人在30岁之前,根本不会考虑买房,他们更愿意租房。没有房子也不会影响你在美国谈恋爱,大家都习惯结婚几年后,存些钱再来买房供房,因此基本上不存在“房奴”的现象和说法。
9、约旦:崇尚享乐,没人当房奴
Marco,33岁,IT工程师,常年外派在约旦
约旦这个国家对中国人来说很神秘,他们对待房子的态度也和中国人不同。
Marco初来约旦十分惊讶,因为约旦没人做房奴。富人阶层买房压根用不着贷款,普通人压根不考虑买房——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租屋,一套公寓的租金大约在1000-1500元人民币之间,而这个数字往往只占家庭收入的5%。
于是,他们就有大把的钱拿去挥霍,至于中国人热衷且擅长的“炒楼炒地”,约旦人似乎也没这个意识,本来嘛,房价单价在海湾战争以前大概折合6000元人民币,现在也才12000元左右,花了20年房价才翻了一番,还有什么投资潜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