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这里我们明白,做领导的可以缺少才华与专业知识,但绝不可以缺“德”。正如彼得.圣吉所说“想要有一天成为真正的领导人,他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人。”
二、《大学》讲,一个人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间的践行是有先后顺序的,不能随便跳跃着做。由此看出,在治国(或管理企业)之前,前面尚有六个环节需要个人去实修。
三、孔子曾大发感慨“知德者鲜矣”,即明白德行修养意义的人,真是少呀。试想,如果一个施行政务的领导人,见不得别人好,有嫉妒心,他做事情又怎能会“据于德”呢?
四、这里孔子仰观天象星辰,体察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奥妙,实际揭示出为政要特别重视上行下效。《礼记》有“哀公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政,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因为孔子一贯强调德与位要相配。领导者的德行如何已不是他个人私领域的事了,而是会在公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孟子说“为政不以德,是播其恶于众”。
五、康德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俱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法。”孔子仰望星空,不仅领悟了德法为上,更进一层地道出了上行下效的人性规律。
六、行道而得于心,叫“德”,说明有德的人会深得人心。而有德的上位者必然得到众人的拥护。本章证明了有德在的地方吸引力法则就必然起作用。
撰述: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