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通信头条  ·  AI上阵,联通在线为蛇年增添数智新年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谣与诗

日本原版9.1分,中国版2.3,实在看不下去了,请把《深夜食堂》还给我们!

民谣与诗  · 公众号  ·  · 2017-06-13 21:56

正文

这是我们改版后的第12篇文章

今晚,我们一起来吐槽本土版《深夜食堂》




昨晚,中国版《深夜食堂》电视剧开播了,本着对黄小厨厨艺的期待,我也兴致勃勃地把昨天更新的两集看完了。


虽然明知国内近些年翻拍的作品鲜少有质量上乘之作,也看着《深夜食堂》的评分从3.2一路跌到了2.3,但我在点开之初,看片头黄小厨切菜做菜,蘑菇丁大小匀称,葱花细碎,红烧肉肥而不腻,冬瓜一块一块如玉石般透亮,还是觉得美感满满,食欲也被调动起来,心想应该不至于那么差吧。




但越往后看,就越看不下去。一句话概括:不中不日,不伦不类。


说好听点,叫“还原度高”,说难听点,叫“不考虑我国国情”。


先说布景。


不得不说,居酒屋式的小餐馆布景与日版《深夜食堂》几乎一模一样,甚至主角黄磊的着装也跟小林薰的着装几乎一模一样,但怎么看怎么违和。



因为小林薰身在日本,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历史悠久,食堂的格局,也是日本的传统餐台。但在我们国家,日式料理店一般都奔着高端去的,而我们的夜宵文化,难道不是烧烤摊、麻辣烫和小龙虾吗?哪里会有如此陈设的餐馆?


小林薰是日本人,穿着日式的小袖合情合理,但黄磊也穿成这样算怎么回事?如果一定要这样拍,名字应该叫《日本厨师在中国开了一家深夜食堂》。



再说菜式。


大佬阿龙点的开花肠在国内来说,不算一个很常见的菜,但好歹也有这种做法。那厚蛋烧是怎么回事?



原版中的“茶泡饭三姐妹”换成了“泡面三姐妹”,茶泡饭在日本是一种很常见的简餐,国内泡面倒也常见,但你见过有几个人去餐馆点泡面吃的?最常吃的中式简餐难道不是兰州拉面、福建馄饨和蛋炒饭吗?


尤其是,黄小厨是用统一老坛酸菜桶装面煮好再装盘,可以说非常不伦不类了。就算是泡面,一般餐馆用的也是散装的方便面吧?



第二集那个后来留在餐馆帮忙的小女孩,点的也是非常少见的“鱼松拌饭”,根据原版中的“猫饭”而来,在日本,猫饭算是一种廉价食物;但黄磊给做的,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似乎是用的鳗鱼?上面还淋了沙拉酱?



撇开这些不谈,中华八大菜系在这里算是白瞎了。


选址奇特。


日本的深夜食堂似乎是在一条老旧的小巷子里,周边都是民居和植物,青石板的路也证实了这一点。而在中国版,这家深夜食堂分明是在闹市,周边是KTV,大马路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按说这样的地方,应该开个24小时便利店或大排档才正常吧?



而且在国内,这样的地方,店面租金一定是非常昂贵的,不太符合原版中老板勉强维持生计的设定。


广告多到影响观感。


广告多到什么程度呢,感觉像是看了两集加长版的老坛酸菜广告,全程老坛酸菜,吃的是老坛酸菜,桌子上、柜子上摆的全是老坛酸菜。


另外,除了老坛酸菜的广告,剧中也还穿插了各种其他的广告,江小白、百事、安居客、金龙鱼对于这样的生硬到辣眼睛的广告,观众们调侃说:“禁止在广告中插播剧情!”



生搬硬套的剧情。


剧中的演员刻意模仿原版,却完全没有其神韵。什么好贱组合、泡面三姐妹、龙哥,演技都极为浮夸。原版龙哥给人的感觉是不怒自威,中国的龙哥若是手里拿了棍子,我绝对会怀疑是不是盲人。



可怜的宋洋,在徐浩峰手底下拍的《师父》多么经典,为什么在《深夜食堂》变成了盲人阿炳?


放在高考作文中,这种翻拍手法叫生搬硬套,还不用修辞手法的那种。


不符合主题的延伸。


深夜食堂暖人小店的故事,是建立在日式小吃和传统饮食基础上的,借美食言人情,美食仍是这部剧的基础和灵魂。而在这部剧里,泡面三姐妹的故事在食堂之外无限延伸,又狗血又刻意,就这一点来说,倒是非常符合国情。



我还是喜欢原版里,所有的故事都在食堂自然发生,看似闲散,实则草蛇灰线,一呼一应。不做过多的延伸,而能自然衔接,尤其能见导演功力。


尴尬的演技。


演技就不谈了, 因为在照搬日本剧情的前提下,苛求大家扮演另外一个国家的人,还是要求太高了点。


吴昕在剧中被吐槽得尤其多,因为她扮演了一个浮夸的智障版傻白甜。



唯一让人感觉非常亲切的,大概就是阿龙的小弟了,一股子国内地痞的气息扑面而来,对路人霸道又嚣张,对大哥毕恭毕敬,完美演绎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小跟班形象。



如果不看所有的故事背景,将它整体架空,还是可以一看的。毕竟黄小厨做菜时那种认真,那种一板一眼,一招一式,还是非常养眼的。


端出来的菜式也都色香味俱全,让人看着就胃口大开,说真的,看的时候我都有点想吃他做的泡面了。



有人说,如果真要完全接地气,拍一个中国版的《深夜食堂》,该是什么样子?


那么,老板开的应该是一家夜宵店,而食客们,不会是这些莫名其妙的人。


12点左右,大学生们组团来吃小龙虾和烧烤;2点左右,金融男走进来喝咖啡,吃披萨,畅聊名利场;3点,互联网创业者吃火锅,聊VR和人工智能;4-5点,下夜班的工人们来吃一碗炒河粉或蛋炒饭;6点左右,刚从网吧出来的学生出来吃碗米粉;7点,结束夜班的出租车司机过来吃馒头喝豆浆,从川普上台聊到二胎和房价……


完美。



— END —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



中 国 的 深 夜 食 堂 

是 大 排 档 好 吗 !



关注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