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湖南工商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  23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物理金句】2025年一大波物理金句来袭 ·  2 天前  
青塔  ·  985学院,迎来新院长! ·  1 周前  
青塔  ·  “管”纳贤才,与“理”同行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从少女失踪案而来的悬疑小说

译言  · 公众号  ·  · 2024-03-25 17:31

正文

雪莉·杰克逊有三个特征:女性,不符合美国美女标准和哥特女王。同时,机敏、富有讲故事的才能。


雪莉出生于1919年,一个算不上温馨的家庭中。她的母亲便第一个不待见这个女儿,一方面认为怀上雪莉破坏了与丈夫的两人世界,另一方面她想要一个美丽、听话的女孩,而却得到了一个整日做梦、游离于人群之外、固执、身材超重的女儿,对写故事的兴趣要比对打扮的兴趣大。


也许,杰克逊的创造潜能就集中在将痛苦的回忆带入写作,并通过想象力重新发现其他世界。1946年12 月1日,本宁顿学院一名叫做保拉·让·韦尔登的女生独自走到学校附近的步道并神秘失踪,至今没有下落,当时,雪莉的丈夫就受雇于本宁顿学院,她以此为启发,创作了小说《汉萨曼》,讲述了新生娜塔莉在专制的父亲和悲惨的母亲的影响下,陷入压抑生活,无法融入大学的故事。传记电影《雪莉》的背景故事也发生在创作《汉萨曼》期间。书中少女孤独、沉重、敏感的心思被雪莉展示得淋漓尽致。


汉萨曼


点击进入阅读




01

娜塔莉·韦特十七岁了,可她认为自己是从十五岁左右才有了真正的意识。她住在这个世界的奇怪一角,这个角落里的声音及影像盖过了父母日常的声响和他们令人费解的行为。在过去的两年里——事实上,这件事始于一个明媚的早晨,那天,她突然一转身,就从眼角余光处瞥见了一个叫娜塔莉的人。她就在那儿,被钉在地面上,占据着一寸地板,无处可躲。她耳聪目明,四肢健全,身穿一件大红毛衣,活得不声不响——她完全是遗世而独立的,就连父亲也无法走进她内心深处。她去过一些陌生的国家,耳边还总是萦绕着那些异国邦民的话语;父亲一开口说话,她就能听到远处的笑声,这笑声与父亲的讲话声交织在一起,除了娜塔莉,大概谁也听不到。


“嗯,”在又以上帝的身份度过了一天之后,韦特先生通常会这样说,“再过二十一天,娜塔莉就要离开我们了。”有时候也这样说,“再过十四天,巴德又要走了。”娜塔莉要去读大学一年级,比弟弟回高中的时间要晚上一个星期。有时候,二十一天可以说成是三个星期,那就像是怎么都过不完似的;而有时候又像是几分钟就能走到头,转瞬即逝。时光荏苒,匆匆似箭,以至于根本来不及细细考虑就要去读大学了,也来不及调整好心态。就算父亲为她挑选的那所学校距离此地不过三十英里,娜塔莉也还是对离家求学这件事忐忑不已。不过她还有两件值得欣慰的事:首先,根据以往的经验,任何地方在住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变得像自己的家,所以她有理由认为,只需一个月左右,大学就会变得熟悉,而真正的家却会变得陌生;其次,她还多次这样想,只要自己愿意,她就可以放弃读大学,一直和父母待在家里;这样的设想很可怕,所以,当娜塔莉满怀信心地思考这些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几乎是在享受着即将离家的恐惧。


02

所有一开始新奇又新鲜的事物,最终都会变得陈旧和愚蠢。教育机构当然也不例外,尽管培养年轻人暗指一门专属于老年人的艺术,教育中的新颖性类似于叛变。而且,单纯的学习过程本就类似于叛变。再进一步讲,单纯的学习过程让人如此痛苦与困惑,以至于没有任何可想象的措辞或哲学组合,能够让它在所谓的成长时期中成为标记时间的实用方法。在经过多次讨论之后,阿诺德·韦特决定把自己的独生女送进这所大学,这也是一个令人极度痛苦的组织,它成立时所遵循的崇高与先进的原则与更古老的学府完全一样,但是应用起来细节上却略有不同;这所大学年轻的创办者们向世人平静地讲道,教育,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态度。他们还说,学习,严格而言是一个使自己习惯在成人世界成熟理智地生活的过程。他们以专家一般冷嘲热讽的口吻指出,成年人是很难突然之间就长成的。他们因此得出结论——这一点或许仍然可以在他们的目录册中找到,尽管许多原始的论点已被理事们修改和淡化——上大学,无论对女孩还是男孩来说,都必定是一种戏剧化的经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