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3招教你学会讲故事,提升职场竞争力。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9-05-09 23: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和大家聊聊怎么讲故事。

我们之前聊过,

而且聊过很多次。


1


前两天有朋友问我,说日更还是太难了。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呀?

还必须是干货。


其实没那么难,先不说你每天都有输入,就是那些你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就够聊很久的。这也是 一种验证你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个知识的方法:

第一,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它总结出来。

第二,你能不能用10000种方法把它演绎出来。

前者是本质,

后者是积累。


2


之前我分享过一个耐克模型:

主人公 (令狐冲),

因为某种原因,

掉到了山洞里 (思过崖)。

走投无路之际,

遇到了一位导师 (风清扬)。

在导师的指引下,

终于战胜困难 (打败田伯光),

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携手任盈盈笑傲江湖)。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故事模型。

很多故事都是这么写的。

尤其是商业故事。


咱们 昨天那个故事,

基本上也是这个套路。

主人公(大奥蒙德街医院),

因为某种原因,

掉到了山洞里(儿童的死亡率非常高)。

走投无路之际,

遇到了一位导师(法拉利的维修团队)。

在导师的指引下,

终于战胜困难(提高儿童存活率),

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恢复往日荣光)。


这是最简单的写法。


2


现在我们把它扩展一下。

看看一个做产品的人是怎么讲故事的?


主人公 (栗子,一位新生宝贝的妈妈,特别担心宝宝,生怕照顾不好。),

掉到了山洞里 (有一次在网上买回来的某款尿不湿,透气性特别差,宝宝的小屁屁上起了很多小红点点,妈妈心疼死了……),

有一天,问题出现了转机 (她听朋友介绍,同时在朋友圈也看到了我们的产品,所以决定买点试用装回家试一试),

(被她同时放到购物车里的,不仅仅是我们一家的产品。还包括……) 障碍,竞品,

aHa时刻 (在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之后,宝宝从来没有因为小屁屁的问题哭闹过,就连原来屁屁上的小红疙瘩也下去了,妈妈特别开心),

回落 (她决定以后就给宝宝使用这个牌子,稍微贵一点也可以接受,关键是用的舒心)。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品故事。

让我们看一下它的结构:

主人公(产品的用户),

掉到了山洞里(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转机(知道了我们的产品),

障碍(用户的使用习惯,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用户对我们产品的认知),

aHa时刻(我们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痛点、痒点、兴奋点),

回落(用户最终的使用习惯)。


这类故事的衡量标准是,它的真实度到底有多高?真实度越高,产品的成功几率就越大。


和前一类故事不同:

前一类故事由用户买单,

这一类故事由你自己买单。


只要有钱,你爱怎么编怎么编。

尽管写一些能把自己都感动的稀拉哗啦的故事。

反正是你自己买单。



你写这类故事的时候有多草率?

最后失败的就有多惨。


3


你看,同样是故事,

结构都大同小异。

但角色不一样,关注点就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我之前做过程序员。

也讲故事。

和前两类角色不一样的是,程序员讲的是开发故事。 关注的是实操性。


你不需要了解代码。

遇到代码的时候,权当图片看好了。


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切一个小场景:

宝宝的尿布剩的不多了,所以宝妈准备在网上再购买一些。

这里面可能遇到的场景细分起来很多。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成功支付订单。

也可能支付不正确。

比如账户的余额不足?

又或者是库存里没货了。

都可能造成购买失败。



和产品故事、营销故事不同的是,

开发故事的粒度很小。

当产品故事确认之后,我们需要把产品故事拆分成若干个开发故事。

然后逐个击破。


以成功支付订单为例,让我们描述一下它的场景。



非常细节。

需要一边做一边思考。


很多产品做的不好,用不起来。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故事不真实。


这是用户每天必须使用的产品啊。


好的产品到底是什么?

解决用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要不然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故事写好了以后,

编程环境是会自动帮你生成代码。



然后你如实的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用代码描述即可。



账户(Account),订单(Order),余额(getAccount()),

这些对象都不是你创造的,在生活中本来就有。 你不过是用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处理器听而已。



你还是在讲故事,但听众变了。


4


为什么讲这三类故事?

因为它正好是一个闭环。


产品设计。 首先你要了解用户,知道他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时候你讲的是产品故事。

主人公(产品的用户),

掉到了山洞里(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转机(知道了我们的产品),

障碍(用户的使用习惯,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用户对我们产品的认知),

aHa时刻(我们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痛点、痒点、兴奋点),

回落(用户最终的使用习惯)。


产品开发。 有了产品故事之后,要把它实现出来。这些用户真的会在这样的场景里,使用我们的产品。

他下了一个订单。

支付的时候要检查一下账户余额的情况。

看一下够不够支付这个产品的价格。

你讲的是开发故事。

Scenario:

Given:

When:

Then:


产品营销。 产品做出来了,要把这个产品推广出去。你需要告诉别人这是个什么东西?解决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用完以后可以怎么样?

这是一个营销故事。


三类故事。

三种不同的写法。

关注点也不一样。


知识就是这样,

你要有能力用一句话去总结它。

同时你也要有能力,

用10000种方法去演绎它。



和讲故事有关的几篇文章:

不是吹,3分钟包你学会讲故事

用户故事地图

你为什么会穷?你又该怎么讲故事

乔布斯还是比尔盖茨?





如果想和我聊聊,我在这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