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木聊房
一个专业还原事实真相的房产老司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5000+岗位!余杭大型招聘来了! ·  9 小时前  
余杭发布  ·  中考“个别生”报名,今天开始! ·  12 小时前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子木聊房

佛系青年和养青蛙盛行背后,是垮掉的一代?

子木聊房  · 公众号  ·  · 2018-01-29 08:36

正文

文丨子木


段时间火了一款手游,就是人口皆传的“养青蛙”。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惊讶且十分好奇。


无论是同好友彼肩战死沙场的“王者农药”,还是惊心动魄老少皆宜的“跳一跳”, 现象级产品背后必有其成功的秘密,那么养青蛙呢?


于是为了一探究竟,我也养了一只名为“小逗子”的青蛙,和我家猫同名。


一屏之隔,每天的游戏内容就是默默地看着小逗子读书、削木头、泡妞,还有迫切地打开小逗子远方旅行寄回来的明信片,不由得也被带入其中。



亲身体验后,明白了其高明之处在于 模拟现实亲子关系


儿行千里母担忧 ”和“ 空巢青年佛系生活 ”的情景跃然眼前,引发了无数年轻人们当妈的感慨。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没有问题的,也让所谓的90后提前体验了一把当妈的“乐趣”。


但“空巢青年佛系生活”这种文化的渲染,则让我十分担忧。


子木曾在《 未来20年房子还值不值钱 》写过:“如果未来房价继续涨下去,房子就势必会成为阶级固化的重要沟壑。”


一旦形成, 年轻人就会被社会逐渐消磨掉戾气, 从愤怒到绝望 ,甚至从拼搏人生到躺着要福利不给就闹事,宁愿吃低保也不肯加班的转变, 最后形成欧美国家的消费主义和及时行乐主义 。”


这,正是佛系年轻人的表现。


首先我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佛系”,就是:


有也行,没有也行, 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看淡一切,万物皆空 ,不动怒、不吵架,一切随缘,以平静的心态笑看云起云落。


简而言之,现在的90后年轻人,淡泊的像一尊佛。



具体典型的日常表现有:


工作:交代的事情从不托辞,但是不会主动给自己揽活儿;任何事情勉强保证合格,不会给你意外惊喜。


学习:喜欢低分飘过分数线。奖学金是啥?那么累干嘛要争取?考过是缘,挂了是命。


恋爱: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交友:从不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但若别人主动与其搭讪,也不会冷冰冰置之不理


购物:能不跟卖家交流就尽量不交流,合适就买,从不讲价。


选择:随你,我都行


总结两个词就是:随缘,认命!


其实中国所谓的佛系青年和日本的草食男、宅文化如出一辙。


1


日本在93年经济崩盘之后,走进了失去的二十年。 大部分年轻人见证了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又突然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惨状。


奋斗如此,不奋斗也如此。当年拼了命努力奋斗买房的人反而在经济崩盘后背了一身债务,更加落魄。


于是在此意识下, 日本年轻人共同造就了一个“低欲望型社会”。


深究起来,其实是因为整个社会都陷落于不上不上的尴尬境地。


日本已经很发达了(其实真正发达的概念就是,穷人不需要太过努力的工作就可以活下来,就像现在的香港),老龄化严重,失业率极低,想温饱很容易。但是想跨越阶级跃迁而上,则很难很难。



大企业大财阀几乎完成了全行业的市场垄断,小企业要想成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几乎为零,再者就是日本并没有很好的制度和金融支持去鼓励创业。


因此,大部分日本年轻人想想还是 混日子算了,总比拼命奋斗后又一无所有强。


反观中国,虽和日本国情相差很多,但中国的佛系年轻人不正是这种心态吗?


中国90后一代,相比上一代,的确少了更多的冲劲和上进心。


曾经在一个研究90后未来职业规划的课题上,对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 90后这一代,很迷茫。


在经过大量争论和总结下,得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因为90后失去了真正的目标和榜样 ,他们的“丧文化”背后其实是他们父母70一代历史上发展必然的结果。


2


例如50一代人 ,他们的父母就是英雄的一代。

这些英雄们战天斗地,从无到有的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的名字虽然比较朴素,例如很多人都叫什么建国,建军,解放等,但是这些名字背后是一段伟大的历史见证,同时整个社会的氛围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这一代深刻明白,生而伟大,只要努力就可以创造奇迹。




到了60一代, 英雄们逐渐慢慢离场,但是英雄思想却牢牢扎根在这代人的心目中。他们从小的成长,伴随着集体农场、厂办幼儿园,青少年宫。


他们喜欢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崇拜保尔·柯察金在坎坷的生命历程中的不屈斗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只要努力就可以让生命有意义。




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但是所有人每天都很欢乐。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厂,对未来满怀憧憬。


而到了70后, 一个崭新的世界把大家原本可以继承下来的精神“信仰”吞噬了。英雄死了,保尔·柯察金死了,就连雷锋也少有人提及了。


大量的人下海赚钱,原本的国企风雨飘摇土崩瓦解,下岗的员工迫不得已去街边摆地摊。


大家的生活,从共同的记忆慢慢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世界。只有偶尔从爷爷奶奶长辈那里,还能听到那个遥远的梦想。


国企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市场经济又如此陌生,他们在徘徊中随波逐流,开始对努力产生了疑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80和90后诞生了…




他们和之前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每个人身上充满了个性的代名词,他们的偶像不再是建国伟业的大英雄,更不是助人为乐的雷锋,也理解不了保尔·柯察金为什么在双目失明后还要艰苦写作,一辈子的奋斗又换来了什么样的美满生活?


他们的偶像变成了世界首富,变成了天皇巨星。万千少女会把王思聪奉若神明,亲切的喊一声老公。


当被提起父母这一代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屑的眼神,并喃喃自语“他们懂什么?他们自己都不是成功的人,又怎么来指导我?”


互联网的爆发让他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超越了历史的任何阶段,他们看到了某某互联网高管因加班猝死,看到了即使奋斗一辈子也永远买不起北京的房子,看到了即使不工作也照样可以找关系飞黄腾达。


他们亲眼见证了父母这一代尽管努力,最后却依然逃不掉碌碌无为的平凡人生,所以他们再也不愿意像父母一样任劳任怨。


于是80、90后就自然划分成了两个极端。


一部分是看到了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等成功人士的背影,打了鸡血似的冲进创业世界;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了命,成为了“一切随缘,看淡一切”的佛系青年。


就这样,一代一代人把“努力”这个词的含义从创造奇迹演变为实现生命意义,再演变为质疑,最后到如今的“命比努力更重要”。


3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人口的问题。因为2016年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口人数达到了1786万,比15年增加了131万人, 也是自2000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


很多人以为憋了好几年的二胎资源终于爆发了,专家们纷纷跑出来预测中国马上迎来第二波人口红利,锣鼓震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