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恩数据
艺恩是泛娱乐大数据平台领航者,从电影数据情报为起始,并将产品与服务逐步渗透至泛娱乐产业;通过数据洞察驱动行业变革;整合多屏终端消费数据,为市场洞察、项目孵化投资、营销发行、渠道经营提供策略支持和运营辅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Deepseek教我数据可视化看板实时更新 ·  2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史上最全!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大总结! ·  昨天  
数据派THU  ·  清华团队 AI ... ·  昨天  
大数据文摘  ·  对于那些出来卖的DeepSeek课程,我有些 ... ·  3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用Deepseek处理复杂数据效果好吗?小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恩数据

刘慈欣VS卡梅隆:《三体》可以有?这个还没有!

艺恩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9-02-19 14:59

正文

《流浪地球》爆了,中国终于有了科幻电影。

与此同时,在好莱坞,“十年磨一剑”的卡梅隆携《阿丽塔:战斗天使》“重出江湖”。

截止目前( 2月19 12 时),艺恩数据显示,《流浪地球》票房已逾 39 亿元,成为了中国票房第二高的院线电影。

《阿丽塔》虽然还未上映,但购票指数却已经达到了 8.6 ,与《惊奇队长》并列即将上映电影的第一位。作为春节档后第一个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卡神的加持让观众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

正在两部电影“正面交锋”的时候,两部电影背后的男人——刘慈欣和詹姆斯卡梅隆也上演了一场“神仙打架”。

《流浪地球》和《阿丽塔》的背后,却是随时出现的《三体》

如果说 10 年前,中国还只能惊叹于《阿凡达》无与伦比的特效和卡梅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话。 10 年后的今天,随着《三体》的风靡全球,以及《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科幻界 “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历史有望被终结。中国人已经有了讨论科幻文学和电影的底气。

在谈及走上科幻道路的原因时,刘慈欣和卡梅隆都认为对遥远未知世界的好奇是引领自己走上科幻道路的重要原因。

刘慈欣首先说到了自己的“引路人”亚瑟·克莱克:“他的作品使我走上了科幻创作的道路,我对科幻最感兴趣的领域就是那些描写特别遥远的世界,描写我们只能想象力才能到达的未知世界的科幻小说。”

詹姆斯·卡梅隆也谈到了自己的经历:“我最初读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物理,也学过天体学。我个人感兴趣的东西也正好就是这些未知的东西,尤其是我想要了解最新的科技发现是什么,我也想去寻找上帝。后面的科幻的助推力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好奇心。”

短暂的交流过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把话题转移到了《三体》上。

在被问及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期待时,卡梅隆干脆地表示,自己最想看到《三体》早日被拍成电影。

首先卡梅隆提到了自己对科幻电影和《三体》的几点认识, 我觉得科幻电影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从荒芜人烟的逃亡到非常黑暗的世界都有。《三体》有一些黑暗的部分,也有一些自然的部分和人性的部分。当自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恶魔。电影有声光电的效果,所以让人感到震撼很容易,但能像《三体》这样用文字让人产生这种感觉就非常难。

虽然对《三体》表达了极大的感兴趣,但卡神也同时提出了拍《三体》的几个难点。首先是电影实现方面, 我在读《三体》的时候,我不知道《三体》能不能真正转化成一部电影,因为电影能呈现的东西非常的有限。一部内容如此丰富的小说浓缩成一部电影,难度是很大的。况且《三体》已经有很多粉丝了,这也是我们在改编过程当中需要去考虑的。“

除了篇幅和原著粉的问题,卡梅隆也以《阿丽塔》的改编经历,提及了小说改编中与作者沟通的问题,“拍之前我去东京找了木城雪户先生,我和他聊了一下‘阿丽塔’,我当时就跟他说这应该是一个非常英雄式的人物,但是木城雪户先生告诉我她是一个单打独斗的人,她不是一个领导者。当时我有点气馁,我说那我就不碰她好了。但最后我们还是做了,通过和原著作者的沟通,我还是把的一些对《阿丽塔》的理解放到这个角色当中。拍好一部原著改编作品需要作家和导演有很大的默契。”

正因为改编路上的这些难题,对于《三体》电影的难产,卡梅隆也表示了理解“好莱坞也有很多电影很多年都拍不出来。不过现在有了《流浪地球》的成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对于《三体》未来的改编,刘慈欣同样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至于《三体》,却还需要“从长计议”,“我希望先拍一些比较容易一些的,至少在视觉上比较容易一些,故事上比较容易一些的。就我们目前的经验和能力来说,拍《三体》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

接下来两个人也就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商业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作为一名作家,刘慈欣认为,作家在创作时最好不要思考“如何改编电影”这样的商业问题,“我在写作时会尽量不去想拍电影的事。现在写作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恶魔式的念头缠绕着,但我还是试着摆脱它。”而对于科幻小说与电影的关系,刘慈欣则认为,原创剧本,而非小说改编才更适合中国科幻电影。

作为一名参与过多部科幻电影编剧工作的导演,詹姆斯 ·卡梅隆认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是共生的,但也是独立发展的,“科幻文学不要以商业化为出发点。科幻电影比起科幻文学有一定滞后性,文学一直是在前沿,但是电影的观众比较挑剔,他们不一定喜欢这些很阴暗的故事。之前很多科幻都在讲核武器,或者流行病,都是非常悲观的。电影公司已经不推出这样的产品了,比如后来的《星球大战》和漫威、DC 的超级英雄。当然也会有像《降临》这样一些严谨、认真的科幻文学被改编成电影。

两位科幻界大师的交流是短暂的,但却余音绕梁。 从达芬奇的画作,到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科幻作品在历史上一直都在扮演着拓展人类认知,促进人类发展的作用。

在《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大获成功之后,中国的科幻文学和电影被推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上。 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文学和影视行业也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璀璨的星空和浩渺的宇宙。《流浪地球》创造的票房奇迹不会是终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和电影人创作出更多发人深省的作品,给观众和市场带来更大的惊喜。

更多文娱行业资讯,可点击小程序了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