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美城镇
华易研究院立足“智慧社会,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秉承“创新、发展、智能、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中国智美城镇建设与运营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联盟体,主营业务涵盖新型智慧城市、特色小镇和产业新区三大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场上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昨天  
澎湃新闻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珍惜那个和你聊得来的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美城镇

【行业分享】高质量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 为数字中国建设擘画新蓝图

智美城镇  · 公众号  ·  · 2024-07-16 17:53

正文

行业分享

高质量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

为数字中国建设擘画新蓝图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这为我国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新要求、把握发展新机遇、应对时代新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发展方向。国家数据局组建以来,数字中国建设迈入新征程,亟需以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为抓手,加速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推动数据要素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总结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数据基础制度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将为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01


深刻理解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四大内在逻辑



(一)顺应生产力变革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从生产要素演进变革的角度看,农业经济时代,推动生产力提升的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以及农业技术。工业经济时代,推动生产力提升的要素主要是劳动力、资本以及工业技术。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能够促进各类要素融合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


(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数据作为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之外最先进、最活跃的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深入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环节,能够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机协同、高效利用,有效提升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从经济形态视角看,数据要素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通过促进数据链、产业链、价值链、制度链协同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从全面推动社会治理角度看,数据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治理模式、治理机制提档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效率,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应急情形高效化、政府决策科学化,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四)提升国家战略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数据是国家层面持久保持发展活力、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有助于推动全球高端要素快捷流动、创新主体加速融合和创新效能显著提升,对于全面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02


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完善



(一)稳步推进“1+N”制度体系。数据基础制度形成了以产权、流通、分配和治理为核心的有机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在产权界定、流通交易等方面细化政策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产权制度方面,我国创新性提出了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形成了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既符合法律规定,又满足了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使用需求,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数据产权制度留出弹性空间。流通制度方面,将进一步围绕交易场所、数据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交易模式、流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出台专项政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分配制度方面,结合各地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实践探索,将进一步研究出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文件,以公共数据高质量供给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治理制度方面,针对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数据基础制度建设鼓励新技术、新模式在各行业领域创新应用,推动构建高效统一的流通规则机制和标准规范体系,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数据流通利用环境。


(二)行业配套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各行业部门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等领域出台多部政策。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针对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强化行业数据共享、加强数据资源管理等提出相关建设意见。财政部出台《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健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等12方面的任务。随着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各行各业数据资源体系将逐步完善,不断打通制约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卡点堵点,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0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