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翼,作者投稿并授权早读课转载
公众号:上海人在北京(ID:owen1413)
编辑:Juvae
以前看过一本书,书上是这样说的:BAT作为最成功的3家互联网公司,分为连接了不同的东西。百度连接了人与信息,阿里连接了人与物,腾讯连接人与人。对此,大家都深信不疑。
可是作为电商产品,真的和物连接了吗?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和商品的信息进行了连接和交互。并没有真正的连接了商品。如果真的可以跟商品进行连接,那我们早就可以不逛街了,商业街早就倒闭了。
回到产品形态上来说,PC时代,你百度一下还是能找到淘宝和京东,并不会因为他们有多少的巨大盈利额,就可以不在百度展示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一样的。我们使用淘宝还是京东,本质还是通过商品的信息去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
这里举一个例子:airbnb(作者这里的电商产品定义是广义的,包括OTA、O2O等类型的产品。)是如何成功的?就是通过发现用户对于照片信息认知去决定旅行时是不是住这里。所以airbnb雇佣照相师去纽约拍了很多照片,放到了网站上,结果马上就提升了订单量。
所以,作者认为电商本质其实就是信息的连接。而这个信息重要性决定了每一个电商的未来走向。
比如,你在购买一个商品和服务前,一定会经过对于想要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筛选,最后决定是否购买。
因此作者将电商信息定义为内容、用户、商品三者之间的交互。
从三个方面来说电商产品中的内容:
第一个就是商品本身的详情页,这个是在产品中必不可缺的。对于商品本身来说,会有sku和spu的拆分。简单的来说,就是颜色、分类、样式等等的区分。这个选择会造成价格的不一样。还有就是对于商品本身的描述,比如:商品详情、规格参数、服务详情等等。还有就是基于用户的评论。
第二个就是通过运营诱导产生的内容,比如appstore评论、论坛的评论、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SEM竞价推广的信息等等。还有在线与客服聊天产生的内容,也是属于这部分的内容。线下内容产生的方式,可以有地铁广告、电视广告等。
第三个就是基于外在认知导致的内容信息,这个比较难懂。举个例子:在需要打车的时候,我们现在一定会打开滴滴出行。在我们需要骑自行车的时候,可能会打开ofo或者摩拜,但需要根据实际是否有该app的自行车。这里的内容可能是品牌导致产生的信息内容,也可能是需求产生的信息内容。
内容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获取内容信息?
这里其实就是指电商产品获取渠道的方式,按花钱方式分的话。可以分为付费方式和免费方式。付费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用户主动搜索产生的。比如:百度、360。而免费方式则是通过用户非主动而进行查看方式产生的。比如:自媒体推广的软文、在用户群转发的相应内容。方式有很多种,不再展开。
内容在什么时机下曝光内容?
获取内容的时机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热点、或者产生大波流量块时,内容的曝光量会陡然增速。所以要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进行内容曝光。
另外一点,就是在需求上,是否可以连接上下游。比如,你要购买一支笔。那么你的上游需求产生一定在学校,那么你是否可以在学校中曝光你的笔?然后你的下游,就是笔的生产厂商。在下游合作上,是否可以为你定制相关的个性内容?当然这个例子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也是一种需求时机点发生的不同,产生的价值也不同。
获取内容的方式有哪些呢?
怎么获取相关的内容呢?比如内容方面可以做资讯内容,这样在消息流可以查看到我们的内容。但是这里资讯内容一定是消耗用户的时间的。这个消耗时间在后面会有说明,会造成什么影响。另外,内容获取方式也可以是通过app推送这样的方式。在推送机制上,需要采用相应的分层用户的推送策略,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喜欢你的app推送。
所以说内容本质就是信息交互。
而内容信息的电商产品主要有:内容类电商、直播类电商。内容类电商有:礼物说、小红书。直播类电商有:洋码头等海外代购类产品。
这类电商产品主要把信息做一个整理,然后节省用户挑选产品的时间。直接通过有效内容进行筛选产品。这是一种最有效的信息交互。
用户分为二种:第一种是就是对于自己想要买的东西是明确的。这种用户对于信息的认知是建立在一定的用户本身知识基础上的。第二种就是对于自己想要买的东西是明确的,但是对于具体选择品牌、或者大小等方面,是有疑惑的。所以对于信息的认识是非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