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行业】
【一】
电解质是固态电池的核心创新点。从液态电池转变到固态电池生产的主要变量在于电解质的改变:从液态电解质变为固态电解质。
因此,固态电池主要生产路线也是按照使用的不同电解质材料来划分的。
根据电解质材料类型的不同,目前固态电池生产只要有三大技术路线: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
(一)氧化物电解质:
国内目前主要走氧化物路线。
(二)硫化物电解质:
因为理论上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电速度,在电动汽车领域适用性极高,具备较大的商业化潜力。一旦在工艺上取得突破,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
(三)聚合物电解质:
率先在欧洲实现商业化运用,已开始小规模量产。但其电导率低,电化学窗口窄,仅能和铁锂正极匹配且性能上限较低,也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各国技术路径的选择:
日韩企业:硫化物体系,丰田主导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推进。
美国:Solid Power:硫化物电解质和电池厂商,已经向BMW交付了60Ah样品,BMW计划24年装车测试;获得Skon电解质订单,在韩国合作建厂;第二代产品已有30吨产能,第三代产品在选址建厂;
Quantum Scape:氧化物固态电池厂商,最近传出他们在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PowerCo的测试结果非常给力,1000 多次充放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超过 95% 的原始容量,按照 WLTP 标准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 500-600 公里,而实际驾驶中,行驶 50 万公里几乎不会出现明显的续航衰减。
欧洲:以聚合物电解质为主流。
国内: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这种电池是把氧化物、聚合物和电解液混在一起变成果冻状的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500WH/KG。
清陶能源:2023年8月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单体能量密度达368Wh/kg,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达到1083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成本与三元电池相当。量产半固态电池已经用于上汽智己新车型中。2025年预计在上汽实现固态电池车型十万量规模销售。
赣锋锂业以无机锂镧锆氧和无机硫化物为主的固态电池;
东驰科技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为主的聚合物固态电池。
比亚迪:2016年就将固态电池确定为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硫化物电池路径,传言过几年可上车,消息真假未知;
卫蓝能源:氧化物固态和半固态电池厂商,2026年计划产能20GWh,深度绑定蔚来汽车。
辉能科技:氧化物锂陶瓷路线,台湾省企业。最近开设了全球首家千兆级固态锂陶瓷厂,计划27年在法国大规模量产汽车固态电池;
因为氧化物这个路线的难度最低,短时间可以实现对锂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所以目前国内厂家的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方案作为主流路线。
据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元,2030年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991亿元,172亿元。
国内市场预计:
到2025年前后:主要应用集中在聚合物固态电池与无机锂镧锆氧等半固态锂电池。
到2027年:准固态电池开始产业化,应用领域为无人机领域,储能领域,新能源车动力领域等,
2030年后:全固态锂电池大规模产业化。
氧化物路线中,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里最大增量是锂镧锆氧,其中锆所占的比例是20%。因此氧化物电解质里最大的增量物质是氧化锆。固态电池一旦量产,二氧化锆的需求将爆发增长。
锆储量:国内储量低,产量较少,多依赖于进口。2022年全球锆矿处理6800万吨,同比减少3%。澳大利亚和南非分别占了全球储量的70.6%和8.7%。中国储量为50万吨,占比仅为0.7%。
锆产量:2022年全球锆产量约140万吨,其中国内产量仅占全球的10%。2022年国内锆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21.58吨。
国内主要锆生产企业:
东方锆业:
国内唯一在海外拥有锆矿资源的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龙佰集团深度合作,公司在多个澳大利亚矿产项目中拥有权益(其中铭瑞锆业项目正在重启,WIM150项目储量大,适合长期开采,Image的Bonnanaring(布纳伦)项目品位高,盈利稳定;Eneabba项目和McCalls项目储量丰富,未来长期布局等。已形成采矿权证,保留许可权证,勘探权证(未来可以转换成采矿权证)布局,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现有2.6万吨电熔氧化锆,0.94万吨二氧化锆(国内份额40%),5万吨氯氧化锆(国内份额20%)产能;在建电熔氧化锆产能2万吨。
锆英砂已经实现完全自给,在锆英砂涨价过程中,公司年内已经累计5次提高产品售价。公司目前仍处于提供样品供一些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的阶段。
三祥新材:
现有2.6万吨电熔氧化锆、2万吨氯氧化锆产能;在建氯氧化锆产能8万吨。已送样给清陶能源。
另外,根据4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研究所)最新消息,该所在硫化物电解质研究取得新进展,解决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叠层工艺的行业痛点及瓶颈问题,打通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大型车载电池制作工艺的最后一道难关,在硫化物软包电池叠片技术上取得关键性突破。
硫化物路线包括:原材料包括硫化物,二氧化锗,硫化锗等。
锗储量:2022年全球锗储量约为8600吨,中国储量为3500吨左右,份额为41%(仅次于美国占比45%)是全球第二大锗矿资源国。
锗产量:2022年全球金属锗产量约为182吨,其中国内产量占比接近7成。锗是重要半导体材料。
国内主要锗生产企业:
云南锗业:公司拥有已探明锗资源量约633吨,具备年产锗47.6吨的生产能力,致力于锗的精深加工。
驰宏锌锗:拥有已探明锗资源量超600吨(均为铅锌伴生),具备年产锗约60吨的生产能力;驰宏锌锗是一家综合型的矿业公司,锗业务在其主营业务中所占比例较小。
国内主要硫生产企业:
粤桂股份:国内硫精矿龙头,占全国硫铁矿富矿资源的85%,居世界前列。拥有产能:300万吨/年硫铁矿,120万吨/年硫精矿,52万吨/年硫酸,20万吨磷肥、24万吨铁粉的。(资料来源:南雅投研)
【二】
汽车是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产业,尤其汽车可以出口,
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会达到1000万辆,直接出口金额1万多亿
间接拉动各行各业数万亿。
中国在汽车行业的先电动化后智能化的弯道超车,
对于整个西方经济支柱的摧毁,
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建,整个中国经济未来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把握好这个汽车大转折时代。
【三】
今天早晨,酝酿一周多的地缘事件出现进一步动作,动静不小,跟前年和去年的都不太一样,现在处于一个回合制阶段,事件还没结束,目前就看另一方怎么反击,将继续影响短期全球市场情绪。
地缘事件对大宗影响较大,其中黄金、原油在2022年和2023年都是上涨的,去年事件发生后,黄金一周拉升了5%,原油一周拉升了7%。
并且本次还有同步的实质性的制裁:周六,美英宣布对俄金属新制裁,即日起,伦交所和芝交所不得使用4月13日及以后产自俄的金属,欧美将全面禁止进口产自俄罗斯的铜、铝、镍。
这是2022年之后,对俄金属的再一次明确限制,将对目前本就供需紧张的铜、铝等金属造成进一步影响,全球供给将雪上加霜,尤其是海外期货市场短期反应会更明显。
目前俄产铝镍铜占LME库存比重分别为91%/36%/62%,其中铝非常高,本次欧美制裁俄罗斯金属将导致短期的集中交仓,使得库存大幅上升;交仓结束后,由于俄金属无法流通,海外交易所很容易出现库存短缺。
现货从2022年制裁的影响来看,短期进一步影响供给,中线主要是东移,俄主要向全球输出的金属为铝、镍、铜,产量占比6%/6%/4%,全球贸易占比26%/14%/6%。2022年俄乌以来,欧美已大幅减少了对俄金属的进口,但考虑到目前铝、铜本身就紧张,所以短期影响也不容小觑。
地缘事件对A股来说一般都是短期的情绪冲击,2022年本身环境不好,下跌趋势,所以地缘加速下跌,而2023年就没有太大影响,全球市场都是涨的。
对A股来说,永远都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A股接下来两周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四月政治局会议,近期披露的三月经济数据CPI,社融都是中性偏低,又可以预期下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