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吉伟
王吉伟自频道,关注IOT与产业互联网,专注互联网+、产业升级及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探索IOT时代产业升级新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突发,“寒王”爆发,首次突破800元!AI ... ·  15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全红婵,拟被保送暨南大学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小龙MMMM ...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Gottheimer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吉伟

阿里云、华为云、谷歌云都已入局,盘点13家云计算厂商的RPA

王吉伟  · 公众号  ·  · 2020-12-18 11:42

正文

阿里云、华为云、谷歌云都已入局,盘点13家云计算厂商的RPA
13家云计算厂商进入RPA行业,人人可用的自动化时代正在开启

全文约6600字,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文/王吉伟

在RPA行业,云计算厂商RPA的声量并不算大,但它们却是一股后劲十足且不容忽视的力量。 甚至,很有可能在未来左右RPA市场。

7月28日,阿里云正式发布了RPA4.0。相较去年7月在伙伴峰会简单发布阿里云RPA3.0的场景,这次新品发布的声音要大很多。当然,也因为关注RPA的人更多了。
两年发布两个版本,阿里云RPA的迭代速度也算很快了。
4个月后,12月3日,华为GTS也发布了AntRobot RPA 2.0。 从之前的零星报道,到现在的正式发布,华为的RPA列车也驶出了站台。

事实上,除了两个正式发布的云RPA产品,其他云计算厂商也没闲着。9月,谷歌云推出了低代码自动化开发平台App Sheet Automation。11月,IBM发布了全新的Cloud Pak for Automation(20.0.2)。而微软的Power Platform,也于6月份正式在中国商用。
你以为推出RPA的云计算厂商就有那么几家吗?那就大错特错了。目前,除了阿里云和华为云,国内推出RPA的云计算厂商,还有京东云、百度云、紫光云、苏宁云、浪潮云等等。初步统计,至少有13家已入局RPA。把这些厂商往这一放,简直就是云计算市场分析的节奏。
能看到的是,在RPA厂商们催马奋进的同时,云计算厂商RPA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这些云计算RPA,在正式推出之前就已经在为企业自身的各种业务流程自动化场景服务,有的则已经在大量为云平台客户提供服务。
这些云计算厂商推出的RPA产品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发展战略又是怎样的?
本文,王吉伟频道为大家解读。

第一部分: 国内通用云RPA


1
阿里云RPA
2019年7月26日,阿里云正式发布了阿里云RPA3.0,定位专业、智能、被集成。今年发布的阿里云RPA4.0,则围绕“更专业、更智能、深化集成”方向,同时对可视化开发、录制和AI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重大升级,以进一步满足客户业务需求,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服务。
阿里云RPA4.0采用主流C/S架构模式,前端客户端采用.net平台,基于Windows系统具有自主研发的SDK及各项功能,后端服务端采用Linux(CentOS)操作系统,提供各类后台服务和组件。同时本次升级将服务型机器人、有人值守机器人、无人值守机器人的客户端归一,使架构更加精简。
阿里云RPA 4.0相对于之前版本的升级,品牌、视觉、可视化开发等无需多讲,这方面有RPA产品的趋同性。其在录制方面比较有特色,官方将其总结为无限录制:全面覆盖。意即,用户想使用的自动化的地方,都能实现录制。
RPA 4.0的录制分为标准录制、图像录制以及OCR录制三个板块,在后两个板块中通过AI算法及OCR引擎实现更多图像与文本在内的非标控件的自动化,已覆盖更多应用场景。
阿里云RPA前身叫作码栈,2011年诞生于淘宝,是国内最早一批的RPA类产品。开始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内部工具,主要为解决内部员工工作量过大、重复性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双11期间提效表现突出。
2017年就已服务30万电商商家,日流程运行数达千万级。2018年阿里云RPA进军财税、金融、数字政府等领域,在多个行业拥有超过100项的成型案例。
目前,阿里云RPA已被超过50万各行各业的用户采用,可跟踪到的执行总次数已突破120亿次,阿里云RPA为用户提升了3-10倍的效率。
2
华为云 AntRobot RPA
事实上,去年华为就低调发布了RPA产品。 所以,在12月3日的华为GTS首届技术服务伙伴大会,所发布了新品版本为AntRobot RPA 2.0。
AntRobot RPA 2.0较之上个版本,在界面、架构、特性和智能加持上都有了质的提升。


  • 界面设计以自动、简洁、人性化为核心,大幅提升RPA的开发和发布效率。

  • 采用企业级超自动化架构,覆盖“发现-设计-运行-管理-人机协作-持续运营”的全场景和全生命周期.

  • 在特性上,聚焦易创建和易管理两大理念,致力于让自动化变得更加简单:推出了包括小程序生成、全面录制功能、自定义控件、用户成功管理、需求管理和安全管理六大新特性。

  • 在智能加持上,同时提供通用化能力及智能定制能力,包括文档理解、专业OCR、人脸以及活体检测和训练能力,高效应对复杂多元化的业务场景,满足企业的定制化需求。

在架构方面,AntRobot RPA 2.0采用了超自动化架构。将AI能力所带来的流程发现、数据挖掘与自动化深度融合,以让自动化能够应用于更多的业务流程。使得RPA能够在企业内部持续生长,不断为用户创造商业价值。
AntRobot RPA由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GTS)孵化,起初用于解决一线技术专家的交付流程和IT工具中断点及堵点问题,让专家聚焦如何更好地为电信运营商服务。
现在,除了电信服务领域外,AntRobot RPA产品已被大量应用于华为的制造、供应链、财经、零售、IT、HR等多个部门,有效支撑了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同时,AntRobot RPA也已对外应用于高端设计、金融、零售、制造、政府等领域。
AntRobot RPA致力于构建企业级的RPA平台,愿景是通过数字员工塑造新的工作方式,构建智能组织。
3
京东RPA
电商业务流程中的大量重复的、规则性的操作,天然适合RPA的生长发育。 就像阿里云RPA根植于阿里的电商业务,京东RPA也是这么诞生的。
京东RPA在对外曝光之前,也已经历了京东 6 年的内部验证。承载京东商城 618、11.11 等大促业务场景,接管京东及海量商家中的重复性高、耗时多、易出错的人工操作。
从架构而言,京东RPA更加深入操作系统底层,不再以UI 界面模仿的方式运行。这样设计,可以更高效的实现系统底层交互,直接与软件内部控件句柄进行交互。通过 UI 集成方式,连接不同的业务系统,高效率自动化执行业务流程,配以可视化和代码编写的 IDE 环境及高级 SDK 功能,以此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以京东智联云云市场/NeuHub 平台为生态载体,京东智联云还联合了 2500 家生态服务厂商随时待命,提供各方面技术能力补充。
京东RPA在京东集团内部,为包括京东零售、物流、数科等业务版块提供场景化的 RPA 服务及能力,帮助这些业务版块降本增效,提升企业信息化、自动化处理水平,保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京东RPA不仅在京东内部各个版块有大量应用,还在营销推广、商品订单、物流仓储、客服售后、财务运营等行业应用场景中得到验证,帮助很多企业实现了增效降本。
4
百度云IPA
百度云没有正式发布RPA产品,但其已低调上线数字员工IPA。
百度IPA智能流程机器人,通过感知AI、认知AI技术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使得"机器人"具备模拟人工完成图像识别、信息抽取、报表解析、文档审核、报告生成等多项工作的能力。可实现对业务繁复人工流程的优化,为企业提供7*24h稳定高效、精准智能的虚拟劳动力。
百度数字员工IPA也是主打AI+RPA,目前已被应用于金融智能化、智慧政务、未来银行等解决方案中。AI技术自然是百度的,目前尚不知RPA产品是自研的还是与第三方厂商合作。想来RPA并不算高深技术,百度自研产品的可能性能很大。
而且,百度也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Ripcord等几个RPA项目,同时英诺森ProcessGo等第三方RPA产品,也已经上线了百度云市场。
事实上百度是否自研RPA没关系,既然推出了数字员工IPA,已然表明其对RPA市场的态度。
5
紫光云IPA
紫光云于2018年3月进入公有云市场。目前,其产品体系包括基础服务和平台服务共有12个大类,多达267种云服务产品。随着业务的逐步完善,紫光云也推出了RPA产品。
紫光云RPA不是纯RPA产品,在平台架构上它被放置于人工智能平台业务中。以智能流程自动化(IPA)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紫光云IPA是紫光依托多年ToB行业业务理解与积累,基于自身公有云/产业云的全国资源支撑体系,推出的智能与自动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与RPA技术对外提供RPAaaS服务,减少人为重复、繁琐、大批量的工作任务。
目前紫光云AI+RPA机器人已经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政务信息统计系统等多个行业进行了落地实践。
王吉伟频道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单从RPA的发展趋势而言,IPA会是其最终形态。基于人工智能的流程机器人,将基本流程重新设计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紫光云直接推出IPA解决方案,显然对业务流程领域的野心不小。
6
苏宁云RPA机器人
RPA进入大众视野后,苏宁云RPA一直是比较活跃的云厂商RPA之一。 同样也是电商业务对于对于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催生了苏宁云RPA的诞生。 现在,也走向了对外开放。
苏宁RPA机器人是一套集开发、部署、发布、调度、监控、管理于一体全生态RPA管理平台。自然是RPA应该具备的优点,它都有。苏宁RPA机器人已成功落地多个实践,在苏宁内部运行期间,累计完成55万多次任务执行,涉及行政、财务、法务、人事、连锁平台等多领域的解决方案,约节省了42000人力每月,促进了生产经营的降本增效。
在苏宁云的业务架构中,RPA被放置到了管理云业务。苏宁云RPA定位降本增效连接器,赋能商户业务数字化运营和管理,实现标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达到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今年以来,苏宁相继发布了“苏宁豆芽”协同办公服务计划、RPA数字员工开放计划,并将在12月31日免费面向全社会开放RPA生产工具。
由此,能够见到苏宁大力发展RPA业务的决心。
7
浪潮云企业智能机器人EAbot
浪潮云,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组织,能够提供覆盖IaaS、PaaS、DaaS、政府应用、企业应用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浪潮云现在已形成囊括云中心、云平台和云服务在内的系统基础架构,通过全国7大核心云数据中心以及69个地市云数据中心,为全国25个省220+地市政府以及100万+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承载了10000+政府部门、超过6万个应用。
浪潮云GS推出的智能机器人EAbot(易宝特),是基于浪潮多年服务企业信息化的经验,面向财务管理、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三大领域推出的智能机器人。在浪潮GS产品的基础上,运用智能预测、语音交互、人脸识别、OCR、RPA、批处理等技术,深度融合业务处理与人工智能。
从技术构成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类AI+RPA产品。从业务架构上看,浪潮直接将RPA放到了ERP业务单元,这个逻辑与云化ERP厂商推出的RPA产品类似。当然,整体上还是在浪潮GS这个大型集团企业管理平台架构之下。

第二部分: 国内行业云RPA


1
平安云RPA安小峰
平安云,由平安集团旗下平安科技自主研发,现在是金融行业内最大的云平台。作为平安服务的综合输出平台,平安云为客户提供IaaS、PaaS、SaaS等全栈式云服务。目前,平安集团超过80%的业务系统已上到平安云,涵盖了95%以上集团业务子公司,服务5亿左右的互联网用户。
金融行业是应用RPA最早的行业之一,金融科技机构最早尝试RPA并不新奇。平安多年来一直深研运营自动化及经营的数字化。为了满足中国本土客户的业务需求,平安科技整合既有自动化流程场景和功能,研发并推出了基于平安云的RPA产品安小峰。在平安云产品体系上,平安云将RPA放到了企业应用的办公板块中,与协同办公平台并列。
安小蜂结合平安科技在金融行业沉淀的预测、认知、决策等AI技术,实现从RPA到IPA进程的完整一体化,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流程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安小峰已在平安集团主要行业公司及领域成功落地实践,应用场景覆盖了金融、房产、汽车、医疗、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2
兴业数金"金田螺”RPA
在RPA领域,另一个经常现诸媒体的专注金融行业的产品,是兴业数金的金田螺RPA。
兴业数金是兴业银行集团旗下的公司, 是一家专业的金融行业云服务与数字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可为企业提供从IaaS、PaaS到SaaS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2017年10月,兴业数金正式推出“金田螺”RPA。去年5月,兴业数金发布了“金田螺”RPA流程机器人,一口气推出信贷机器人、客服机器人、报表机器人、运管管理机器人、财务机器人等多个产品系列。
至2019年5月,“金田螺”系列产品已涵盖信贷审批、客服服务、报表制作、信用卡业务、运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众多业务领域。兴业数金在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超过20家金融行业客户中上线了200余个流程机器人,为客户的降本增效、营收增长带来了显著成效。
目前而言,安小峰RPA与金田螺RPA是比较活跃的行业云厂商RPA产品。
推出自有RPA,是企业自建云平台后的必然结果。本质上是企业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量,不想从技术上过多地依赖第三方。
既然金融行业云平台能够推出自有RPA,那医疗、制造、建筑、能源等行业的云平台,都有可能诞生自有的RPA。 当然,考虑RPA未来市场空间以及投资回报率等因素,更多的企业可能会选择更专注于技术的RPA厂商进行合作。

第三部分: 国外云计算厂商的RPA


1
基于微软云计算的Power Platform
严格来说,微软推出的Power Platform低代码应用平台,已经完全超越了RPA范畴,并且微软没有刻意发布RPA产品。
Power Platform提供完全可视化、低代码的全民开发体验,并且与微软智能云“三驾马车”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实现集成、定制和拓展,帮助企业快速创建应用,加速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Power Platform的愿景是,在未来让程序开发如搭积木一样,人人都能开发。
Power Platform平台由Power BI、Power AppS、Power Automate、Power Virtual Agent四个产品构成。而Power Automate,就是用来实现业务流程和应用处理自动化的。
同时微软投资与收购的RPA产品FortressIQ和Softomotive,也都已被整合进入Power Platform。所以,Power Platform可以看作是云计算厂商的RPA平台。这与华为GTS的GDE平台,将AntRobot RPA作为应用资产来使用,是一个逻辑。
目前,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里面,有97%的企业都在用Power Platform。Power Platform每月活跃用户数量,也已达300万人。
2
谷歌云的App Sheet Automation
在低代码开发与智能流程的布局上,谷歌云一直以资本运筹帷幄。去年曾有传闻,谷歌想以2500亿美元收购CRM巨头Salesforce。但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Salesforce,怎能轻易被谷歌收购。
倒是谷歌在今年1月份收购了无代码开发平台App Sheet。在此之前,谷歌还投资了UiPath、Ripcord、Quiq等多家RPA创企。所以就在9月,Google Cloud推出了低代码自动化开发平台App Sheet Automatio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