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像老师眼里的一个个指标了”,参加完开学家长会的同事,回来后发出了感慨。
“在老师的KPI里,第一是:听话,乖,遵守纪律的孩子,不配合的孩子,就是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其次是成绩好,能给班级争光的孩子;
如果这两样都不符合,孩子就成了班级默默无闻的一员,成绩单上的一个序号,“鲜花”边上的绿叶。
找老师聊天,老师也是三言两语,‘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给孩子的夸奖寥寥无几,回家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
听得我们几个妈妈心有戚戚然,即使已经做家长了,面对老师时,我们还是会变成当年的“学生”,老师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就像落在自己身上一样,让我们内心焦灼——
孩子怎么在学校表现成这样?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误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贴上了“负面标签”,以后怎么办呢?
有些年级换老师了,家长们也会担心,老师之间会不会“交接”,上一个老师又把“被标签”的孩子告诉下一个老师,好像孩子一旦沾上这个标签就撕不脱了。
站在老师的角度,一个班级那么多孩子,一些非主科老师同时上好几个班,很多老师都是通过第一印象认识孩子,表现突出的孩子,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容易被老师记住,贴上“标签”也许是为了方便管理。
但站在家长的角度,听到老师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真的挺难受的,尤其是一些“偏主观”的标签,比如学习能力差、没有纪律性、注意力不集中、爱惹事、爱顶嘴/接话……
有些家长会为孩子争辩一下,有些家长则被老师刺激到,和老师站在一边,去责备孩子。当然更怕的是,孩子也会回应这样的标签,最后真的变成这样。
老实说,现在校园里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了,限制越多,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就越少,除非蹑手蹑脚,否则很容易触碰到“电压线”,成为违纪惹事分子,孩子也很委屈。
记得一位朋友和我吐槽说,孩子的学校,课间十分钟不准剧烈运动、跑跳,而老师评判的标准是“有没有出汗”——如果走进教室看见一个孩子满头大汗,一定是课间跑跳了,要扣纪律分。
听完我只想大呼:天啦!
而她家被扣分的孩子只是因为新学期分班了,去楼上找曾经的好朋友聊天,忘了时间,打铃了才匆匆回教室,被老师看到扣了分,还调侃一句:我以为只有男同学才会疯跑疯跳,没想到今天轮到了女同学。
孩子心里不好受,家长也无可奈何,毕竟学校“已经算好的了”,比严苛,永远还有更严的,还有些学校课间除了接水和上厕所,都不许出教室的。
再结合前段时间“高中生晚上11点后上厕所,被定重大违纪”的新闻,规章制度大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也难怪家长觉得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眼里的一个个指标。
在只见成绩、纪律,不见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的校园,不得不承认具有某些性格特质的孩子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
除了成绩好、温顺、听话的孩子还能“安于一隅”,其它孩子则像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加速改造,遵守规则的孩子被夸奖、触碰规则的孩子被批评、投诉。
限制越多,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就越少,按照同一套模版去修剪树苗,最后产出一批大同小异的树木。我们希望孩子未来能成为独立、有主见的人,但孩子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却被一次次告知要听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被动型人格”的调查。
具有被动型人格的孩子,就是当老师或父母叫TA干什么,TA就干什么,一旦没有外在的指令,TA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什么都不想干。
结果发现:
3岁以前的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
但是进入幼儿园、毕业以后,大约就有5%的孩子有被动型人格;
小学毕业的孩子当中,大约有15%是被动型人格;
中考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也是转变最大的环节,在那之后,大约有50%的孩子是被动型人格;
而到了高考之后,总体上有75%-85%的孩子是被动型人格。
越来越安静的课间,不被允许出教室自由活动的孩子们,只能坐在位置上写作业、玩“座位游戏”,这个现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一年级开始,坐不住、想出去玩的孩子一次次被扣分、批评,投诉到家长,最后所有孩子都能安安静静、行为得体了。
与此同时,焦虑抑郁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找不到出口的情绪,在学生群体里暗流涌动。
《十三邀》第8季第6集里,许知远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林小英教授一起到“县中”和学生们进行交流,里面有一个高三的孩子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不是一个孩子这么想,而是底下许多孩子都这么想。
在访谈里,林小英教授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教育的底线”越来越高,达不到底线的孩子就是不够好吗?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评价“好孩子”的标准越来越严苛,也越来越单一了。
更何况,用孩子的表现来衡量TA的价值,本来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孩子被贴上负面标签?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人对我们的期望最终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教育领域,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现为:
受到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或课堂表现上会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歧视的学生更容易退步、表现不良。
1968年,罗伯特·罗森塔尔等人进行了“教室里的皮格马利翁”试验:
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所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随机选择一批学生编入“高智商学生名单”,并告诉老师这批学生有很大的学术潜力。
学年结束时,所有孩子再次参加智商测试,学生们的分数都有所提升,其中“高智商学生名单”里的孩子提高最为明显。
这项研究提示,老师的期望构成了学生成绩的影响变量,特别是对年纪最小的学生来说。
但“皮格马利翁”的魔咒并不是不能破除,比如“高度个人主义”的人并不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期待。
又比如,内核稳定的人,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也不需要别人定义自己。
甚至连正面的标签也不需要,因为期待也有重量,期待越大,孩子感受到的压力也越大,好学生一旦跌落,打击更大。
我觉得我们需要慢慢教孩子理解,老师有老师的角度,其他人有其他人的角度,但是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不能定义你自己,你需要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你需要知道你是谁。
就像我对酒酒说的:
在姐姐眼里你是调皮的弟弟;
在妹妹眼里,你是暖心的哥哥;
在老师眼里,你是热情的小男孩;
在奶奶眼里,你是超级乖顺的孙子;
在老师眼里,你可能是做课堂作业总是拖延的学生;
在同学眼里,你可能是个子小又爱打闹的同学……
每个人眼中的你都是不一样的,别人看到的也不是全部的你,只有你自己能定义自己。
感觉说教不起作用怎么办?绘本、书籍也能提供“解题思路”,从故事中孩子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是独一无二的。
奶奶说,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棵造型不同的树。
树的种类是天生的,我们无法选择,
但我们可以决定怎么去培养它、装饰它。
树的大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欢自己的这棵树。
我们擅长的事情不一样。
没有谁能擅长做一切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在某类事上很有天赋,做起来非常轻松;还有些时候,我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做好一件事。
人们会擅长做各种不同的事情,这样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擅长:科学研究、绘画、给予赞美、制作东西、礼貌待人、演奏音乐、快速奔跑、探索大自然......
我感觉澳洲的老师给孩子们“做自己”的鼓励也很多,类似的鸡汤,妞妞可以说出一套套的,10碗不重样,比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擅长的都不一样,
尽力就好,
我很特别.....
各种脱口而出,就像有一次,在博物馆,妞妞一直扭来扭去在搞怪,队友说她,你能不能正常一点?她的好朋友立刻接话道:她不正常,因为她特别!
“做自己”和“遵守规则”也不一定就是冲突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天性,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去理解规则、调整行为,让TA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为什么需要这么做,比如课堂上不能乱动打扰其它同学、老师,但是在操场上就可以跑跳了,你不需要成为时刻都安静的小孩,只需要注意挥洒热情、精力的场合。
让孩子明白自己不需要被标签定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相信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能减少老师对孩子的负面标签,如何与老师建立沟通就成为了关键。
我是那种不排斥与老师沟通,但也不会去主动沟通的家长,和老师的关系都是“看缘分”,除了真诚相待,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但不久前,我和青豆书坊的媛姐一起做了一场育儿聊天直播,媛姐提到一招和老师搭话的技巧,我觉得非常有用,感觉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也特别想和大家分享。
媛姐提到的技巧,就是和老师沟通要“以美好的事物开头”。
△ 小丸子的老师家访时,老师和妈妈沟通也是先夸奖小丸子(以美好开头),再点出问题。
反过来,家长和老师沟通也需要以美好开头,再聊关于孩子的问题。
我想起我和酒酒的班级老师,通过“妹妹”搭上话的过程,酒酒经常和老师聊自己有个妹妹,老师对酒酒说,真想见见妹妹啊。
然后某天放学我就把妹妹带到了学校,老师正准备下班,看到了妹妹,还特意带我到他们班上转了一圈,我感觉这也算一个“美好的开头”吧,和老师的关系一下就变近了。
媛姐还举了一个她们家的例子——
某天她儿子喜滋滋的回家,妈妈问他: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是有什么好事吗?
儿子对妈妈说:今天老师让我把全班的作业收上来。
妈妈虽然觉得一点小事也能让儿子这么高兴,有点夸张了哈,但还是给老师发了一条消息,大意是:
“儿子今天回来特别高兴,说老师让他帮忙收作业了,谢谢老师能给儿子展现的机会,希望以后也多多给孩子布置这种体力活!”
老师收到了感谢的消息也很开心,因为老师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被孩子和家长看见并尊重,需要自己的工作被肯定和理解。
所以,比起“老师,为什么孩子这没做好、那没做好......”上来就质问,换成“最近辛苦老师了,在老师什么样的帮助下,孩子有什么进步,但可能在......还有欠缺”,在和老师沟通上或许会更容易一些。
在美好的开头过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谈对孩子的担忧,最重要的是,提供给老师更多关于孩子的参考,比如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感兴趣的事、孩子在学习的困难.....帮助老师理解孩子,有什么问题,家长和老师也能一起努力,看怎么做对孩子是有利的。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减少孩子身上的标签,但真正要撕脱标签,还是得看孩子的表现,寻找机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新形象,改变先前留下的印象。
如果暂时改变不了,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找突破口,让老师看到孩子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最后我想说,人很难不“贴标签”。见到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第一眼我们就会在心里自发给TA贴上一个标签,食物好不好吃、衣服好不好看、这个人好不好相处,这似乎是人性的一部分,家长、老师都不例外。
但每个人都是成长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标签”不应该成为一个人永久的“标签”。
我也相信,即使大环境已经卷得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了,始终会有热忱教育、不麻木的老师,坚持有教无类,愿意点拨每一个心灵,见证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无论TA们最后是长成一株草、一朵花,还是参天大树,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