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运维  ·  再见 ... ·  昨天  
运维  ·  服务部署—— Vsftpd 服务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未来所有行业都逃不了共享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05-03 17:15

正文



编者按 2017年是互联网科技发展共享经济爆发年,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之后,越来越多的共享经济开始出现在我们身边。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睡眠、共享汽车、共享KTV、共享篮球、共享家具,共享健身仓等等,各种共享让中国人忙的不行。这是一个超前的概念,也是一个拥有无限商机的领域。今天我们聆听鲁老师对共享经济的独到理解。

“享权”的兴起

“经济”和“财富”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要把“经济”和“财富”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财富”更多地指有用性和价值的享用性,共享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用性程度,它并不一定让经济的GDP总量增加,但可以让财富增加。“经济”强调人的私利性,强调拥有的权力,这也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础。但这样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攀比,企业营销也是按照这套理论去所谓开发需求。比如人人都要买车,但一天却只有上下班一个多小时用到车,空置了23小时,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却又更进一步强化了人的贪婪性。

因此, 今天提倡共享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在“权”上也是种突破。 以人类为例,最早产生的是“天权”,大自然给了我们所有资源。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地权”,劳动开始起作用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个概念对中国文化来讲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始终想把自己的东西护住不给人家,同时要把人家的东西搞点过来,变成自己的,认为这是荣耀的事情。

经济发展到有富裕时,这时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权”和“易权”就起作用,产生了市场、交易。随着人的欲望越来越膨胀,财富向少部分人集中,但事实上多余的财富对富人也没有用;一般现象是,越是富人,他的财富利用率越低,而且占有这些东西需要动用大量的资源。怎么让更多人有更多的财富呢?不是拥有,而是能够使用,这时提倡的就应该是“享权”。

享权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用,而是建立在交易的基础上,它也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否则就变成做慈善了。我的东西利用率提高时,我的价值就被放大了,意味着我有更大的机会去使用人家的东西。

移动互联、智慧经济时代到来了,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更广泛的联系,“享权”这个概念就顺势而生。利用移动互联,我们把所有权抽象了,以公众这样一个机构去管理。而这样一个机构就变成半公共化,它不是一个完全的私营机构。我分享的其实不是一辆具体的车子,而是一辆车的万分之一,但是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能用车。因此,享权的出现并没有否定有权和易权,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了。

现在我们还是在强调拥有得越多越好,但以后的价值观是谁能够用我的东西,我才感到开心。价值观的转变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消费者也是需要教育的,不断教育之后,他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没有什么比社会教育来得更快。

单车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共享以后就是社会的一种哲学、一种普遍现象。目前一些破坏、独占共享单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无非是一些人观念上自然性、占有性的表现。如果明天科技手段又有提高,能对车进行精准定位,这些行为就藏不了。一旦出现这个问题,他的信用就没有了,那就是贪小失大。慢慢地,社会价值取向也会变,从怎么索取、获得,变为怎么能帮助人家。至于现代人的道德水准什么时候能够成熟,这是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求太高。但我们可以知道它的方向一定不会错。

“生态、网络、平台”时代到来

共享和分享有什么不同? 享权从宏观来讲是指共享,这个“享”是有规则的;但从微观层面,我们要建立的观念不是共享,而是分享,分出去的是用权,有权还是自已的。

以前人们都会把重点放在拥有,但它最根本的不是为了有权而是为了用权。现在我们已经走向更高一级的用权,有权只是为了实现用权的一个基础与游戏规则。而强调享权不是不要有权,而是让有权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所以, 以往时代强调利己主义、英雄主义、机会主义,它的基本假设是利己;今天的智慧时代,强调的是共享主义、生态主义和创造主义。 共享主义逐渐替代了利己主义;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生态主义强调整体;不再是哪里机会多你抢得到,而是给人家分享的东西一定是你特有的。

我总结了一个模型— Y=A×B。Y指的是财富量,A是所拥有的对人家有用的价值,B是使用者。只有A和B都大的时候,Y才会大。乘号是什么呢?就是平台和网络。有了平台和网络,我们就专心致志地创新,高度专业化。最终平台上的我们、用户以及给我们服务的机构,全部加在一起,这个整体就构成了生态。 所以,以前的资源要素是土地、资本、劳动,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就变成了生态、网络、平台。

未来哪些行业将实现分享?应该都逃不了。

第一个,比如大学,以前我们谈论的仍然是哪个大学有名师、专业好、品牌响,因为好大学占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名师可以在网上给全世界上公开课。这样一个没有上过哈佛的人,也可以听到哈佛教授的课。我们只要有一个平台把全世界的师资都整合到一起,让所有想学习的人都来看。

第二个例子是医疗,以后完全有可能实现医生在杭州,手术却是在美国做的。用机器人操作,让远程一个很普通的医生,也能做一个高难度的手术。

现在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明天驾驶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因为汽车将实现无人驾驶。第二个缩减的会是食堂,员工用餐实现配送。第三,明天会计也会消失,常规的做账完全可以外包给会计财务公司,而且你聘用的会计专业化水平可能还没有他们那里高。第四是采购,采购猫腻是最多的环节,而且一家企业跑去采购,谈判能力也不够。专门的采购公司相当于团购,不存在腐败,信息透明。我相信,未来分享将会涉及到每一个角落。

未来,大量普遍性的知识都将放开给大家用,这样一来真正能产生价值的东西就只有一样了:你的创造性。因此, 任何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要有自己的绝活,要始终保持高强度的创新能力,人的创造力会变得非常关键。

鲁老师提问

[鲁博士布置思考题]

1、 谈谈“未来所有行业都逃不了共享”给你带来的启示。你做好准备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