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疫情,国家教育部1月27日发通知:
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
全国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宣布延期开学,教育机构也都纷纷停课。
1月29日,教育部再次发文呼吁“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平台,让孩子们在网上学。
在这个特殊时期,妈妈们纷纷响应号召在家陪娃,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娃不是放飞自我,就是和老母亲斗智斗勇,着实是一段“难得”的岁月!
但是,身边总有一些娃,他们自信、活泼、勇敢、热情……站在孩子堆里,一开口就是妈妈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小天使”!
前两天朋友圈里,一个2岁半的小宝宝,读英语的视频火了!
(
点击观看视频)
妈妈们纷纷点赞:
这个妈妈太了不起了,养育出来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娃还背着我们偷偷学会了英语。
成功的父母不会错过娃出生后的这几年,他们一早就做出了规划。
但在我们中国,很多小朋友在
6
岁前,属于“散养”的状态。
如果你家的娃能够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会英语,那咱们做妈妈的还有什么不能尝试的呢?
之前,电视上大火的3岁萌娃赵梓言。
在节目中,不论是和主持人,还是与李湘对话都十足有底气,毫不怯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让人觉得十分可爱。
(点击观看视频)
虽然年龄只有3岁,但他的词汇量已达到7岁水平,连外教老师都心生佩服。
和其他小朋友相比,赵梓言灵活聪明,想象力丰富,特别讨叔叔阿姨、幼儿园老师的喜欢。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
孩子在3岁前学习第二语言,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大脑灵活性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所以我更建议,在娃还小的时候进行英语启蒙。通过正确的启蒙方式,让娃在幼小阶段嘻哈玩乐聊天中,不知不觉中自然习得第二语言。
那几岁开始,适合给娃进行英语启蒙呢?
每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都超厉害,能分辨出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但这种能力在6-12个月的时候会急速下降。
而且,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的区域布罗卡区在娃2岁左右开始快速发育,12岁就会关闭了。
所以
早一点给娃做英语启蒙最好,并且越早开始,后续就会越轻松
。
我之前给朵朵进行英语启蒙的时候,就是
在家
从
“磨耳朵”
开始的。
(朵妈实拍,请勿转载)
但是“磨耳朵”光听不看,是不足以达到启蒙效果的。
真正的英语启蒙,是能够同时调动
视觉
和
听觉感官
,让娃将
图片画面
、
词汇语句
和
发音
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常见的
动画片
、
游戏
、
绘本
都是比较好的视听结合方式。
许多绘本中都会重复一些简单语句,这个时候我读出来给朵朵听,朵朵就会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并牢牢记住。
(朵妈
实拍,
请
勿转载
)
在听、读、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
互动
来更形象地帮助娃理解语言,并记住它。
-拿儿歌举例-
1.用实物呈现的方式让娃理解常见名词。
儿歌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动物,比如「rabbit」,我就会和朵朵一起
准备“兔子”的实物卡片,在唱歌的时候拿出来看。
2.通过互动游戏来模拟英语中表示的场景。
比如儿歌《Row Your Boat》,我会和朵朵一起手拉手做划船游戏,并跟着歌词的变化加快或是放慢动作。
你看,英语启蒙,是不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如果宝妈们还是不知如何入手,或者担心自身英语水平不够,怕影响到娃,那不妨尝试一下
适合0-6岁孩子的英语小神童启蒙课程
。
这是我推荐过多次的课程。因为朵朵体验后觉得效果不错,并能一直坚持学下去,所以我也认可和信赖它。
虽然开学延迟了,但娃的学习还是不能延。
与其在家躺着、闲着,不妨充分运用起来,让娃在假期也能稳扎稳打,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今天我特意为大家申请到了
100个限时免费的集训营名额
。感兴趣的宝妈,可以扫描文中二维码免费领取哦~
英语启蒙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老师是妈妈。
英语小神童致力于打造家庭陪伴式英语启蒙,让英语融入生活。
课程内容从娃每天的吃、穿、住、行等日常场景出发,保证娃的每一次输入和输出都有意义。
比如,在儿歌课《Brush Your Teeth》中,不仅会学习brush、up、down等单词,更教会了娃刷牙。
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课程都能在生活中用起来!
课程严格遵循娃的语言发展特点,根据娃的大脑发育阶段确定学习内容。
从
韵律儿歌
到
绘本
、
动画片
、
自然拼
读
等,难度梯级上升,让娃的语言能力轻松循序渐进。
一整套课程下来,从level1-level6,娃能
掌握1152个单词
,幼儿入园、幼升小都绰绰有余!
英语小神童从娃爱玩的天性出发,采用
“卡通+实景+互动
”
的课程形式,融入了游戏环节、趣味动画、韵律儿歌、好玩手工等,把枯燥的ABC,变成趣味互动。
试听课《walking walking》中,课后的“彩纸玩偶”游戏,娃们就特别喜欢,宝妈陪娃一起玩着纸偶,在游戏中玩着就能学会“walk”“hop”等单词!
在绘本导读部分,还加入了踢足球、拼图、小火车等游戏,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每天15分钟
,带着娃玩中学英语,收获温暖亲子时光。
我们这代人学英语最大的痛就是口语,一张口全是塑料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