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傻瓜扯扯淡
以史为鉴,多读少想。——一只金融狗的自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傻瓜扯扯淡

一个基于“动词”的经济学—《复杂经济学》读后感

傻瓜扯扯淡  · 公众号  ·  · 2018-10-04 23: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布莱恩阿瑟开创了复杂经济学研究体系。他从进化论的视角剖析经济学,将静态均衡扩展到动态非均衡,发展出基于“动词”的经济学。美国传奇基金经理比尔米勒由此启发,理解和把握了美国在线和亚马逊等投资机会。《复杂经济学》是阿瑟研究论文的合集,推荐阅读。


结构


传统经济学解决的是配置问题,给定资源约束下的收益最大化。经济学研究目的是静态均衡解。所有的经济运动到最后必然收敛于一个均衡值,只要初始条件明确通过数学工具能够推算出经济现象的最终状态。但是在阿瑟看来,虽然配置问题被完美解决,但是现实世界的运动却并不是最终收敛于均衡值,而是在大部分时候处于非均衡状态甚至泡沫或者崩溃。在非均衡状态下,钟摆从来不会停留于任何一个静态值,经济规律的动态摆动成为常态。


理论和现实的背离促使阿瑟突破经济学传统的配置问题,更深入地从结构出发研究经济学。从结构角度看待经济学是研究系统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如何生产整体模式,整体模式反过来又如何导致这些要素发生变化,简言之就是系统如何进化。传统经济学是研究静态均衡点A;复杂经济学是研究系统如何从状态B发展到状态C的路径,是一个基于“动词”的经济学。


从静态均衡状态的研究发展到动态非均衡路径的研究,微观个体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传统经济学的微观个体无差异,理性预期等假设统统被打破;复杂经济学认为:1)微观个体的预期依据环境和他人的情况不断变化,个体之间差异显著,个体按照归纳理性而非演绎理性发展自己的预期,呈现触发型的递归结构;2)技术是社会变化的最重要元素。体制和预期等等元素不是技术发展的原因而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组合进化的过程,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符合熊彼特的破坏性创新;3)抛弃了宏观静态均衡态的束缚,微观和宏观的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变化。在一个网络社会之中关键节点和关键事件在局部发酵最终导致整体突变,阿瑟称之为中观层面的涌现,这是系统发生“相变”的最重要推动力。


预期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无差异,都持有理性预期。无差异的理性个体行为可以预测,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价格最终回归到静态均衡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微观个体的预期是外生变量,稳定没有变化。冯诺依曼等人首先突破个体预期是外生变量这个假设,创立了博弈论。冯诺依曼等人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之中假设每个人的预期和行为都依赖于他人的预期和行为而变化,个体预期成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然后纳什等人发展了博弈论成为一套严密和完整的科学理论。


虽然博弈论将个体预期变为内生变量拓展了经济学的应用边界,但是依然隐含假设个人预期生成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个体预期依然是静态的,因此博弈论的核心观点依然存在静态均衡解,也就是纳什均衡之中揉皱的第二张纸投射到第一张纸的那个点。阿瑟的复杂经济学突破博弈论的个体预期稳定假设,认为微观个体预期的形成是一个带有触发机制的递归结构。


阿瑟认为微观个体的差异性巨大,个体预期依赖于他人预期变化,个体预期形成具有复杂性。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个体根据经验和环境生成预期和行为,如果行为的结果有效则预期生成机制不变,如果行为的结果无效则个体将学习新的预期“触发器”调整行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不仅预期随环境和他人变化,而且生成预期的机制也在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进化特征。具有优势的预期生成机制将成为主流观念,类似于进化论的存活者,越来越多的个体习得之后生成一致预期和行为,整体层面表现出明显的报酬递增现象。信息发达的网络社会进一步加速优势机制的蔓延,优势机制“赢者通吃”。


阿瑟模拟了人工股票市场进一步阐述其中机理。当环境变化较小,缓慢预期变化的时候,以往预期尚能适应变化,经济系统在某些时候确实向静态均衡值收敛,市场成交量收缩,市场波动率下降。当环境变化较大,快速预期变化的时候,以往预期不适应环境,个体开始新的探索和学习,经济系统呈现出复杂性和混沌态,市场成交量放大,市场波动率上升。在优势预期出现的时候,局部市场出现依据交易信号操作的“噪声交易者”,他们跟随市场趋势放大交易量提升波动率,正反馈进一步强化优势预期的蔓延,噪声交易者越来越多,最终造成泡沫或者崩溃。


技术


阿瑟坚定地认为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元素,其他元素都是产物而非驱动力。阿瑟在另外一本专著《技术的本质》中详细阐述了技术作为驱动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进化过程。


首先,技术变革是一个技术组合的进化。大部分时候每个子技术缓慢升级,在特定时刻一批技术组合在一起实现跳跃性变革,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毁灭性创新,比如飞机的出现是空气动力学和内燃机技术组合的产物,空气动力学和内燃机技术早已有之,只是两者搭配在一起才出现了飞机。单独一项技术的升级无法产生创新。


然后,新的创新出现之后带来新需求,包括体制的变化和预期的变化等等。比如,蒸汽机应用于英国纺织工厂之后,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长,圈地运动与此相关;大量劳动力的生活配套需求带来了集中式生活区的出现;繁重的工作量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令工人苦不堪言,争取工人权利的理论和体制出现,包括马克思主义、工会组织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最后,环境的变化对于新技术提出升级的要求,新技术体系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当新技术体系复杂到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取而代之的创新便以简单的形势出现重复着这个过程,比如螺旋桨式飞机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却始终无法突破音障,最终喷气式解决方案出现取代了螺旋桨式技术。


复盘2013-2015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发展和市场反应也体现了这个技术推动的过程。随着4G的覆盖扩大和智能手机的渗透深入,移动互联体系取代传统互联网极大地改造了人类生活和工作。视频、音乐和支付等生活信息和场景都演绎成为可变现的平台;工业4.0、车联网等工业活动也都成为实时跟踪和实时控制的平台。大势面前,政策体系随之改变,鼓励创新的融资工具和政策工具纷纷推出。资本市场更是奖励移动互联技术极端的估值水平,动辄几十倍上百倍PE的股票俯拾皆是,流动性和情绪共同催生了泡沫。周期往复是历史规律,当移动互联网技术触碰到发展边界的时候,无论是政策还是流动性都弃之而去,股价则是认知对于移动互联新技术的反应。移动互联技术之中的泡沫消失,有价值的精华留在经济体系,这些精华成为经济体系周期性变化的一部分而永恒存在。


中观


阿瑟眼中系统演变的关键部分不是微观也不是宏观而是中观。美国心理学家米伦格尔提出人类社会的六度空间,任何一个庞大的连接系统都可以表达为A(b)的幂律形式,比如1亿个节点=10(8)。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关键节点不多但是影响力巨大,关键节点的变化或者关键事件的突袭都可能带来整个系统的颠覆,阿瑟称之为涌现。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当中,相互竞争的技术路线最终胜出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一些小事件却实质性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比如键盘布局的QWERT形式,因为各种偶然因素,从打字机时代厂商就树立了QWERT布局便捷的印象。到了计算机时代,即便有苹果这样强大的厂商力推更加便捷的DSK布局也没能撼动业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最终QWERT赢者通吃形成了键盘布局的垄断性结果。


所以即使我们有能力正确地预判系统的方向,也未必猜对系统的路径。任何一个微小的关口都有可能改变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紧密跟踪现实和客观调整观点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美国著名战略学者加迪斯在其名作《冷战》的文末总结意味深长:近眺不远的过去所看到的,注定与从遥远未来的远观不同。在当下看似重大的事件,可能会变得微不足道而且不可思议,就像南极洲的游客或许会关注漂流的冰川上一群难以分辨的企鹅之间的争吵一样。但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潮流却有着某种意义。布莱恩阿瑟等一批复杂经济学开创者提供了认识经济世界的新工具,我们不但要认识潮流更要分清游客和企鹅之间的异同,因为路径和结构同样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