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地产内参
致力打造文旅地产、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民宿酒店第一平台,提供最优质系统解决方案!(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转发微博-20250210132044 ·  昨天  
吴大看楼市  ·  从番禺广场的价值看绿城玉海棠的价值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2025年南京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公布 ·  3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事关住房!这一地官宣:补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地产内参

特色小镇解读:乌镇的得失与反思

文旅地产内参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8-02 22:35

正文

乌镇作为商业、品牌、利润最成功的小镇典范和旅游集团,可资借鉴的东西全都含在了《陈向宏语录》中,不过,在此还是先大略地总结一下乌镇的成功经验。


其一,先讲“玄”的东西,也就是乌镇的一些极深的“隐秘”结构。分四小点。第一小点,基本为木头建筑的乌镇衰落了,这些木头遇到了陈向宏的发心、初心,有了这些心,然后呼唤出了木头的心——简称木心,心向一处,最终激活出了奶茶刘若英的“心的乌镇”,再往后,就全都归入了陈向宏总结出的“善良之心”。第二小点,陈向宏觉察到了用“美”作为已残破的古镇最大的规划原则和方法,“美”变成了“工艺美术”,又“同性相吸”地感应来了妙手“陈丹青”,然后再以“木心美术馆”作为一个高潮收束。第三个小点,沈约的四声谱及对诗词韵律的开蒙,及其后对戏剧的影响埋下的种子,连通了周氏兄弟的乌篷船、乌桕树一类的文化之“乌”,以及仿佛一体生长其中的“社戏”,垫底了一个戏剧的种子,到乌镇戏剧节为一大成。最后一点,乌镇,青镇之色,点种而出了“蓝印花布”一类的小资情调。



其二,讲几个陈向宏具体的做法和经验。第一小点,先想好想透一个小镇到底有多美,概念上完成“总体风貌”描述。二,用总图把它们美化出来。按这张图,把凡是不符合总体风貌和美的部分,全拆。三,整体搬迁,获得景区资源的产权完整性,建好后再返租给住户。四,小镇最主要的是做一个古镇的“壳”,再装入完全是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需要的内容。五,功能上必须是游客和原住民的复合,由原住民的生活和新植入的生活构成内容,每一个内容绝不重复。六,小镇的民宿就是小镇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必须全部自己经营和管理。七,小镇必须要定位为以文化为最后的总成,以文化力打造强力IP。八,列出一百个以上的细节,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慢慢绣花一样绣出来。


其下只讲乌镇以及陈向宏的“失”。


1、缺乏完整的艺术构造力量


乌镇的第一文化意象是江南水乡,站在高维的策划,则首先应以水为镜面、为折射、为倒影、为露珠、为水运、为气象、为涵韵、为推涌、为基座、为清音、为哲思、为江南诗心、为意趣、为妙笔,以合于传统中国美学的丝丝入扣、妙不可言的境界和格局。



水为无形,为能量,为阳(本为阴,但在此偏向能量,为推动,所以为阳,以与有形的建构筑物对应),木构及白墙青瓦为阴,为“有”,“有”是生于“无(水)”的。在“有无”也即水木之间,再生出“三”,“三”即为生活场景或内容——其典型的象征体为“船”。



2、对乌镇的“第一性”概念不清


看陈向宏和乌镇每走一步似乎都有很多巧合,或者说都是“赌”,是险中求胜,但他成功了。


现在复盘,他的每一步都可以分析,分析的结论都可以通约在一个共同的概念之下,也就是说,乌镇是“无意”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或者叫“文化范式”。


3、缺少文化战略,也没有多少文化创意


对普通游客来讲,戏剧节和国际互联网大会的吸引力还没有陈向宏说的那么大,至少在目前,她所带来的效应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以此放大了些游客的“凑热闹”。


然而,对问题判断的高下也就在这里。陈向宏把问题简化为了一个“壳”和装入其中的“现代的内容”,这话听起来十分熟悉,跟早年李书福“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是同一个语式。



陈向宏太自信了,自信到他以为他能把整体风貌画出来,能以美做基本检测,以为能把生活内容做到位,他就能掌握出一切。


显然,仅仅有这些还不够,太自信也不行,人的精力有限,事无巨细地憋着一口气总有泄气的时候,我看到龙形田和草木染坊的做法,把我自己逗笑了。在乌镇一周,我也没看到一个类似台湾“云门舞”那样真正的文化创意节目;看到木心美术馆和大剧院外形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有一点愤怒。


4、对生活方式无感


陈向宏把在古镇做生活内容看得至高无上。不重复的建筑,加上不重复的商品,不重复的内容, 看得见的形式,看得见的内容——两者加起来,再往上推一级的、看不到的东西是什么呢?


这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这个思考项,把陈向宏紧紧地固化在了一个画图匠人、日常生活家这一个层面,这也是我所看到的陈向宏还需要密集闯关的第一个关口。


5、对木心的精髓没有吃透


木心是乌镇的一个符号,这是陈向宏当年面临的一个大难题,也是吸引他不服气,在木心说过绝不再回来的狠话之后,他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他从海外迎回来的动力所在。刚好,如果能让木心都满意的一个中国原乡古镇,也是检验古镇是否做到位的一个尺度。


木心由内而外的帅气,中国人中,有此精神轮廓的难得一见


我需要重建木心的精神世界。如果说这是个起点,我希望这是个能配得上木心的原点。木心精神的原点在于——他说——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这是一种关于人类的诚信、慈爱、道德、人性的通约与拯救性真诚,其最简洁的表达方式是用他理解的音乐来“合”世间的一切。


音乐,于是成了木心艺术的表达形式。


而经过提炼和升华的木心,才是乌镇的精神。



6、木心的“文艺复兴都是先从小镇发起”没有后续承接


我十五六年前还写过一篇万字长文《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革命》,而木心给陈向宏讲过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小镇开始的。



这样的带有神圣使命感的“策划”,才是最省力的策划,才是能一开始就有更高的目标,以及由此目标指导下的具体达成步骤,才是真的契合了木心的梦想,才是真正能将乌镇、周边的街区,农村,纳为一体的乌托邦共建,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以文化做口红,边抹边看,边调整,边验证,最后追认。


7、对戏剧节的重点未能把握


陈向宏从黄磊那里得到了做戏剧节的主意,又实地地去看了上海的话剧以及阿维尼翁的戏剧节,于是,也做了乌镇戏剧节。


乌镇显然需要更大的剧本。常规的策展人不一定搞得定这样的策划。



我深深地知道这种难度和重要性,因为这一切的要害都归于木心心头一亮的“从小镇开始的文艺复兴”。


8、对博物馆怎么做不清楚


乌镇博物馆也不在陈向宏最初的策划之中,是临时起意的。 他先是看到旧木头市场一堆木雕建筑构件,4500块拉回来做了一个木雕馆。 继而花了8000多块买了一个床,后来“索性”又多买几个,做了一个“百床馆”。



“老街+博物馆”,这是陈向宏理解的现在中国所有的古镇还在做的事情,他知道这不合适,太低级了,但他因为对别的内容有信心,于是,也做了很多的博物馆。因此,乌镇也跻身在了博物馆小镇之列。


博物馆在陈向宏那里应该还不是一个生命体,推荐陈向宏先生阅读一下这方面的教科书《文化造城》。



9、对善良的发现并没有深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