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你们终于能够一起周游世界了。”
△ 4分37秒视频,请在Wi-Fi下收看
叶落归根,是很多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像骨灰撒入江中,让故人随波逐流的做法,在以前是很难被接受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理念的改变,和一些现实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了江葬、树葬等一系列的生态殡葬模式。
老人名叫李学锦,今年68岁。
在李学锦18岁时,因父母工作调动,一家子迁移到内蒙古包头,支援当地的铁路发展,之后全家就扎根在了那里。
“我的父母都是杭州人,在铁路上工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生活在杭州。”说到这里,李学锦停了停,好像想到了什么,“我和哥哥也都是在杭州出生的,我小名叫浙生,我哥哥叫杭生。”
1994年前后,父母俩先后去世了。
“我父母一直对杭州念念不忘。”李学锦说,“他们在世的时候就有去世后把骨灰撒入钱塘江,归于自然的念想。”
尽管想着尊重老人的遗愿,但无奈包头与杭州距离遥远,李学锦和几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如何将骨灰带到杭州撒江,所以就先将父母俩落葬在包头的公墓里。
这一入土就是20余年,可父母的遗愿子女们都没忘,时时记挂心中。
年前,李学锦无意间在网上看到杭州这边的殡仪馆和殡葬行业协会在网上征集骨灰撒江的生态葬。
“我当时很激动,想着终于可以完成父母魂归钱塘的心愿了。”李学锦赶紧联系了几个兄弟姐妹,在上海的大姐和在内蒙古的二哥身体都不好,下不了床无法参加撒江仪式。
“放心,我一定把全程都拍下来,刻成光盘寄给你们。”
3月21日,李学锦夫妻和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六人坐了26个小时火车,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内蒙古赶到杭州,同行的还有父母亲的骨灰。
3月23日,天气湿冷,复兴大桥北岸的浙江第一码头,一早就来了许多人。大家三两为伴,手捧着黄白菊花,气氛静默。
船已经等候在岸,据说今年共有112位先人的家属报名参与,这个数字比往年都要多,因此往年一船来回,今年跑了两趟。
一位头发泛白的李学锦手持小型摄像机,一边拍摄一边小声解说,一下子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
“今天,我们一共来了7个人,除了我和弟弟妹妹,小辈们也有代表出席。”
李学锦几度眼眶泛红,但他努力噙着眼泪,但对于仪式的解说,他极力地呈现出正常情绪下的声音和语气。
远离主城区江域,目的地越来越近,安放骨灰的另一艘轮渡逐渐与家属船靠拢、合并。
船上的家属们按照序号,依次去往隔壁船上,与亲人见“最后一面”,并完成骨灰撒江的长久告别。
在篮子中,骨灰铺上厚厚的菊花瓣,家属们捧着花篮,走向船舶一侧的抛洒点,压抑的情绪在这一刻释放。
“爸、妈,你们终于能够一起周游世界了。”
“我舍不得你。”
“好好的,好好的,好好的……”
骨灰溶入钱塘江,花瓣浮在江面。凝固的是船舶、眼泪和空气,唯有后人的思绪漫天。
第一趟50多位先人魂归钱塘,两艘船体分离,家属乘船返程。大厅的气氛仿佛也被江水淘洗过一般,变得轻松,人如释重负。
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留下一封“时空信笺”,写给离开的他们。有人快速写下,有人却沉思久久无法落笔。
李学锦的妹妹接过纸笔,先是写下“爸爸、妈妈”的称谓,然后默默说出:“你们的笑容永远在我们心中。”
这时,正在一旁录像的李学锦,很快就接上一句,“你们的声音永远在我们耳边。”
此时,一位蹲在船舱玻璃旁,伏在窗台边的姑娘,望着江面沉思了一阵,撩了撩头发,快速写下这样一段话。
“愿你们,清澈的灵魂,能乘风破浪。”
寄托哀思,为逝去的亲人点亮 天堂之路。
文/杨子健 史洁 视频/杨子健
编辑 左手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 诚意出品
24小时新闻热线0571-8510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