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头条
倾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第一新媒体集群,是“中博热搜榜”系列榜单首发平台。拥有博物馆头条(视频号)及“文博头条”“美术馆头条”“文博发展大会”“馆长圈”“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专业发布矩阵,每日速递文博艺术行业前沿动态、权威数据、独家访谈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播报  ·  知名歌手四首歌选入课本!网友:时代之声 ·  10 小时前  
新播报  ·  知名歌手四首歌选入课本!网友:时代之声 ·  10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大脸猫的幸福时光! ·  2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日 ·  昨天  
ZaomeDesign  ·  建筑师的垂直村落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头条

深中通道引爆参观热 中山博物馆精心推出六大活动

博物馆头条  · 公众号  ·  · 2024-07-10 20:25

正文




随着6月30日深中通道的正式开通,不少珠江口东岸游客选择到中山游玩。快乐暑假也正式开启了,一大波旅游“特种兵”波浪式涌入博物馆,“人从众”模式成为常态。

为了让市民游客的参观体验更加便捷,自2024年7月3日起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实行免预约入馆。在深 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周末,中山市博物馆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接待来自深圳、广州、香港等大湾区城市的游客近3万人次,较以往周末参观人数同比增长约250%。



正值热闹暑期,中山市博物馆紧跟时代脉搏,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让进馆游客火热开启文化之旅! 快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活动吧!




活动一:中山市博物馆“风·雅·颂”系列活动之瓦当之美“非”拓“莫属——非遗体验活动

此项活动以汉代“云纹”瓦当为主题,采用拓印的形式,让观众以沉浸式的方式体验汉代“瓦当”艺术和“拓印”非遗,在实践中碰撞出的“瓦当之美”。



活动时间: 2024年7月6日至9月1日每周六、周日14:30-16:30。

活动地点: 中山市博物馆伶仃洋展厅出口外长廊

活动对象 :入馆观众
活动二:2024年中山市博物馆“我是小小讲解员”暑期夏令营活动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充分挖掘香山文化的深厚内涵,此项活动以中山历史陈列和汉代文化展览为主题,依托馆内藏品与展览资源,在暑假期间开展夏令营活动。


活动时间: 2024年7月23日至26日,上午9:30-11:30

活动地点: 中山市博物馆

招募对象: 9-15周岁在校学生,限30人

具体报名方法请关注中山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活动三:深圳、中山两地青少年融合研学夏令营


2024年8月,联合深圳市宝安区青少年宫、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红+蓝”中山、深圳两地青少年融合研学夏令营活动。旨在融合中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深圳科技资源,让两地青少年充分感受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强两地青少年的交流沟通。

活动时间:
第一期:8月5日至8月8日(4天3晚)

第二期:8月12日至8月15日(4天3晚)

招募对象:9-12岁的青少年,每期50人,深圳、中山各限25人


活动四:“讲好中山故事”主题教育体验活动

此项活动立足中山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示内容,设计一系列适合中小学的中山历史文化专题课程和研学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

第1期:
结合非遗活动(醉龙)开展《香山先民的生产生活》《南宋香山县城的选址》主题研学。
时间:
2024年8月3日
10:00—12:00

第2期:
结合研学卡任务,开展《香山沙田大开发》《香山县小人物中的大故事》主题研学。
时间:
2024年8月10日
10:00—12:00

第3期:
结合非遗活动(拓印),开展《留学先风——香山留学生群体》《音乐世界——走进萧友梅与吕文成》主题研学。
时间:
2024年8月17日
10:00—12:00

第4期:
结合非遗活动(小榄刺绣(暂定)),开展《敢为天下先——香山近代名人系列》主题研学,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时间:
2024年8月24日
10:00—12:00
活动地点:中山市博物馆历史陈列展厅、社教活动中心。
活动对象:9-16周岁在校学生。
招募人数:每期招募30人。
具体报名方法请关注中山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活动五:出口成“章”——探展集章互动活动

活动以中山历史陈列展厅展览和汉代文化主题展为主要内容,由“探展、答题、集章”的互动形式组成,激发观众能动性,积极深入探索展览内容,并以“集文物特制印章”的形式,让观众把博物馆里的“宝贝”带回家。

特别提醒:特制印章每周更新!
活动时间: 7月6日——9月1日每日(周一闭馆除外)下午14:30—16:30

活动地点: 中山市博物馆大堂

活动对象: 入馆观众均可参加,无需报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