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走势震荡,报收2964.18点,涨幅0.20%,市场围绕3000点展开了激烈的攻坚战,但没有成功。11月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下降5bp;此外,近期人民币升值,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上周前两个交易日沪指一度收复3000点,随后指数持续震荡下行。板块方面,上周亮点缺乏,科技股回暖,区块链一度活跃,金融板块则相对萎靡,导致A股周五高开冲击3000点失败后翻绿。
上周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差,权重股护盘之余,并无其他明显拉升力量,结构性行情仍是市场主流,横盘震荡仍是后市主线。
MSCI扩容刺激下,北向资金上周延续流入势头,净流入136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流入。11月8日,MSCI宣布当前268只成份股和本次204只新增(含189只中盘股)的MSCI中国成份股合计权重比例将从15%提升至20%。行业分布上,扩容后大盘股仍集中于金融地产和大消费,中盘股则侧重计算机、电子等成长类行业。北上资金持续买入的行业中,银行、医药、家电、消费中的低股价、低估值的高性价比品种较为集中,最近一周成交活跃股中,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为北上资金净买入最大标的。
短期内MSCI扩容将成为北上资金流入的主要驱动,预计北上资金仍将维持净流入态势。
国内经济方面,上周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下降5bp,此前滞胀引发货币收紧的预期得到缓解。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CPI同比上涨3.8%,环比0.9%;PPI当月同比-1.6%,环比+0.1%,连续两月为正。结构性通胀明显:畜肉类涨价对CPI同比增速的贡献率达到77%。虽然上周猪肉价格已录得6月初以来首次单周环比下降,但供给缺口仍需时间修复,年关将近,传统猪肉消费旺季到来预计仍会推动猪肉价格上涨,CPI仍有上行压力。PPI方面,同比持续为负主要受内需疲软拖累,在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国内房地产调控保持定力的环境下,内生上行力量仍然偏弱。10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速为-0.9%,较9月回升2.3个百分点,数据超出预期。原因主要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自10月31日起对中国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产品启动排除程序。
鉴于去年11月基数较低,外部环境缓和下出口增速预计有望继续改善。
市场3000点久攻不下,香港局势有所变化,为市场走势埋下了疑云,我们短期转为观望,看经济或者政策是否有进一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