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跑个分!小雷(微信 ID:leitech)记得这句话最开始是小米 CEO 雷军说的,早些年,小米还打着“为发烧而生”的口号。为了证明小米手机性能牛逼,雷军就喊出了这句在今天看来有些粗暴的口号。
虽然只看跑分显得有些二,但它确实是衡量手机性能最直观的方式。今天,仍有不少手机厂商在以跑分作为手机宣传的重点,而为了能跑出更高的分数,厂商们都分别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芯片,从最开始的单核到现在的十核,运行频率也在不断提高。那么到底有哪些参数影响着手机芯片的性能呢?真的就是像 OPPO 销售说的那样,10 核比 4 核就强吗?
◆
◆
◆
◆
◆
核心数量
从当初的单核到现在的十核,厂家并不傻,之所以玩命的增加核心数量是有道理的,理论上来说,更多的核心数量可以获得更强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在执行多任务时更加游刃有余。
这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 Exynos 8990 和高通骁龙 820。两者同为旗舰级别的芯片,但是在 Geekbench 4.0 的跑分中,三 星Exynos 8890 的多核心得分比骁龙820高出了 1000 多分。原因就在于三星 Exynos 8890 采用了八核设计,而骁龙 820 仅仅为四核。
联发科 X20 芯片拥有 10 个核心
在实际应用当中三星 Exynos 8890 的多核性能也确实非常残暴,其多核运算能力在如今的安卓阵营中属于顶级水准。
当然,多核心带来的好处不是绝对的,比如像联发科的 X25 芯片,虽然有多达十个核心,但其多核性能依旧不如八核的三星 Exynos 8890,谁让它“一核有难,九核围观”呢。
三星 Exynos 8890 多核得分超过 5500 分
◆
◆
◆
◆
◆
运行频率
这个参数应该是机友们最熟悉的参数了,厂商除了吹芯片的核心数量多只能吹频率高了。CPU 的核心频率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机运行的快慢。这也难怪现在的CPU都一个劲的提高频率。
三星的 Exynos 8890 甚至开发出了动态超频功能,在正常状态下,Exynos 8890 的最高频率为 2.3GHz,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它可以把其中的两个核心可以超频到 2.6GHz。刚刚发布的高通骁龙 835 也将核心频率提高到 2.45GHz!
反正机友们记住,频率高没啥坏处。
骁龙 835 的主频达到 2.45GHz!
◆
◆
◆
◆
◆
核心架构
对于这个概念,不少机友会感到陌生,但
其实核心架构才是真正考验芯片厂商设计水平的。
小雷上文提到,联发科的 X20 芯片十核不敌三星 Exynos 8890 的八核,问题就出在了核心架构上。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核心分为“大核心”和“小核心”两种,也就是 ARM 提出的 big LITTLE 框架。联发科 X25 虽然拥有 10 个核心,但只有其中的两个是 Cortex-A72 的大核心,其余八个都是基于 Cortex-A53 架构的小核心。而 Exynos 8890 则拥有 4 个三星自主研发的 M1 架构的大核心,其每个核心运算能力甚至比 Cortex-A72 架构都要强,更别提 Cortex-A53 架构了。
需要指出的是,
上文提到的核心频率只有基于相同的核心架构才有比较的意义,不同的核心架构是完全不具备可比性的
。因为大核心的运算能力远超小核心。很多厂商宣称采用八核处理器,其实绝大多数都是 8 个小核心,例如高通骁龙 625、联发科的 P10 都只是八核 Cortex-A53 架构,所以实际性能远不如四核的骁龙 820.
核心架构还决定着处理器的单核性能
,这方面,苹果的 A 系列处理器是典型例子,在 A10 Fusion 之前,苹果 A 系列的处理器一直采用双核设计,其性能却秒杀绝大多数安卓阵营的处理器。
秘诀在于苹果自主设计的核心架构非常强大,两个核心足以顶别家八个!
而到了 A10 Fusion,单核性能进一步加强。看看 A10 Fusion 变态的单核跑分就知道了,居然高达 3300 分以上!多核性能也不差。
◆
◆
◆
◆
◆
制程工艺
各位机友一定听过厂商在发布会上吹嘘说这个芯片是 16nm 的,那个芯片是 14nm 的。很多小白会觉得不明觉厉,其实这个所谓的 16nm、14nm 就是指的处理器的制程。制程是指单个晶体管的宽度。
制程越小,单个晶体管的宽度就越小,晶体管漏电也就越少,同样的核心面积就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相应的,处理器性能就越强。
三星已经准备量产 10nm 的手机芯片了。
目前,旗舰级别的处理器大都采用 14 或 16nm 制程工艺。这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制程。而稍微低端一点的处理器则采用 20 或 28nm 制程。
先进的制程有利于处理器提高主频和降低发热量。这样,处理器就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持高频运行,而不会轻易出现降频的情况。
记得当年高通骁龙 810 被机友们调侃为“一秒真男人吗”?这是因为骁龙 810 采用了比较落后的 20nm 制程,导致发热降频严重。
◆
◆
◆
◆
◆
GPU 性能
手机的芯片和电脑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它的集成度非常高,除了 CPU 之外,一般的手机芯片还要集成基带、GPU 等。而
GPU 无疑也成为影响芯片性能的因素之一,它主要负责设备的图像处理能力,而这是手机最占计算资源的部分。
手机的 GPU 是无法随意更换的,它被内置在芯片当中,GPU 和 CPU 一样有分核心数量和频率。例如三星 Exynos 8890 和联发科 X25 芯片都集成了 Mali T880GPU,但两者的核心数量和频率都有差异。
联发科 X25 芯片内置的是 Mali T880 MP4 GPU 频率为 850Mhz,而三星 Exynos 8890 集成的则是 MaliT880 MP12,频率为 650Mhz。那么问题来了,“少核心,高频率”和“多核心,低频率”这两种组合到底哪个好?
经过小雷(微信ID:leitech)实测,发现“多核心,低频率”的组合拥有更好的表现。
◆
◆
◆
◆
◆
内存
一般的厂商都只会告诉你内存的容量,比如 3GB 或是 4GB。但除了容量之外,手机内存和电脑内存一样分不同种类。现在主流的有 DDR3、DDR4 和 DDR4X。在内存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当然是 DDR4X 最好,联发科最新的 P20 芯片内置了 DDR4X 内存。DDR4/DDR4X 比 DDR3 内存拥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内存带宽,也更加省电。
DDR4X 内存
◆
◆
◆
◆
◆
芯片体质
体质这个概念有点玄学,但它确实影响芯片的性能。
所谓体质,指的是芯片本身素质的好坏,这个参数在芯片出厂时就已经决定,无法改变。
即使是同一型号的芯片,不同体制下,性能也是有差别的。之所以会产生体质差别,和手机芯片的生产过程有关。芯片的原材料是从晶圆上切割下来的,在切割时,越靠近圆心的部分体制就越好。体制好的芯片能以更低的电压达到更高的频率,因此发热量更低,也更加省电。
以三星的 Ezynos 8890 为例,小雷(微信ID:leitech)的 Galaxy S7 内置的这块芯片,GPU 要达到 650MHz 只需 700mV 的电压,而另一台要达到同样的频率就要 756mV 的电压。大家不要小看这几十 mV 电压的差别,它对整个芯片能否长时间维持高频影响非常大。
况且,小雷举的这两个例子体质还不算非常差的,如果体质更差的,在使用中差别会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发热,耗电。
不过体质这东西还真是看运气,买到体质差的芯片的机友只好哭晕在厕所了……
以上的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了一款手机芯片的性能。可以说,一款性能强劲的芯片不是单单做好某一方面就行了,凡是旗舰级别的芯片一般来说在各方面都不会有啥短板,各位机友以后在买手机时也要综合来看待一款芯片,不要只是听厂商吹嘘有几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