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度智能云  ·  首日1.5万后,百度智能云千帆助力DeepS ... ·  12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Perplexity超级碗“0预算”营销,仍 ... ·  10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0代码!2种方式一键部署 DeepSeek ... ·  14 小时前  
百度智能云  ·  @所有企业,您有四款AI原生应用DeepSe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书:妹尾达彦 《隋唐长安与东亚比较都城史》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12-29 23:11

正文

作者: [日]妹尾达彦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译者: 高兵兵 / 郭雪妮 / 黄海静

出版年: 2019-6-1

页数: 504定价: 215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60441368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对七至八世纪东亚各国家地区都城营造的深度探索之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都城比较史”这一学术概念。 七至八世纪,东亚各国都城陆续在这一时间段内建造产生,这一历史现象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在当时,以隋朝大兴城和洛阳城的建造为契机,东亚地区人口聚集,城市规模膨胀,新的国家和都城建造时代即将到来。 都城行政城市网的扩大和维修的需要,是各国城市设施急速发展的内因,八世纪东亚城市网影响了当时东亚国际关系的形成。 这本书以当时的都城图与交通图为线索,对东亚都城比较史进行了宏观研究。


作者、译者简介

妹尾达彦,1952年生,日本广岛县人,立命馆大学文学部史学科东洋史专业本科毕业,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东洋史博士毕业,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东洋史博士后,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中国都市史。 主要著作: 《长安的都市规划》(讲谈社,2001年),编著《都市环境的历史学》(第1集至第4集)(中央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2009年至2015年连续出版)。


高兵兵,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要著作: 《雪·月·花——由古典诗歌看中日审美之异》。 译著有: 后藤昭雄著,《日本古典汉文学与中国文学》; 妹尾达彦著,《长安的都市计划》(长安文化国际研究译丛)等。


郭雪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黄海静,日本中央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东洋史博士后,兼人文科学研究所准研究员。 主要研究唐代佛教社会史。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第一部分 中国都城史上的隋唐长安
第一章 中华的分裂与再生
引言
一、空间: 欧亚大陆东部
二、时间: 3—13世纪
三、汉人与汉民族
第一节 多样性的出现: 3—5世纪
一、气候变化
二、游牧民的迁移
三、思想的多样化
第二节 普遍性的创造: 6—8世纪
一、创造出来的正统性
二、新的统治空间
第三节固有的形成: 9—13世纪
一、东亚外交关系的变化
二、“汉民族”的形成
结语
第二章 都城与王权仪礼——根据中国历代都城复原图
引言
第一节 都城礼仪空间之变迁与持续性
第二节 都城的建筑结构与王权礼仪的模式
结语 城市的历史与人类认识的历史
第三章 城市的生活与文化
引言
第一节 隋唐城市史研究现状——加藤繁、宫崎市定学说的构成与遗留下的问题
一、加藤繁、宫崎市定学说的构成
二、遗留下的问题
第二节 隋唐城市的建筑景观——中国城市史中的隋唐城市形态特征
一、城市景观的研究史
二、隋唐城市的类型论
三、隋唐城市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隋唐城市的生活与文化
一、多种族社会一对前代王朝(五胡、北朝)的继承
二、汉族共通文化之形成以至后世(宋、元、明、清)的传承
结语
第二部分 隋唐长安与东亚国际关系
第一章 东亚都城时代的形成与都市网的变迁: 4一10世纪
引言 都城比较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7—8世纪的亚非欧大陆: 从分裂到统一
一、欧亚大陆横向(东西)和纵向(南北)的历史结构
二、欧亚大陆东部
三、欧亚大陆中央区
四、欧亚大陆西部及非洲大陆
五、世界宗教圈的形成
六、欧亚大陆史视野下的东亚国际关系
第二节 东亚都城时代的诞生和交通网的形成
一、交通史上的7—8世纪
二、东亚都城时代的诞生和行政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隋唐长安的交通和土地利用
一、建设陆路干线与隋唐长安城内的土地利用
二、罗城
三、皇家园林(禁苑)
四、天子(皇帝)制度和天皇制度
五、墓地
结语 世界史的转变
第二章 陪京的成立——8—12世纪东亚的复都制
引言 何为陪京
第一节 复都制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史的整理与遗留的诸问题
二、设置复都的要因
三、复都制的空间类型与王权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陪京的形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